是科學,還是迷信
——探尋超自然體驗背后的心理學
生活中,有人盲目聽信謠言,有人非常迷信,還有人聲稱自己有過超自然體驗……這些現(xiàn)象引起了心理學家們的高度關注,他們想弄清楚,為何人們會相信一些迷信或民間流傳的說法,這些研究結果或將揭示隱藏于超自然體驗背后的價值。
一項最新調研結果發(fā)現(xiàn),有多達3/4的美國人或多或少相信超自然現(xiàn)象,其中1/5的人聲稱自己見過鬼魂。據(jù)說,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二戰(zhàn)訪問白宮期間經歷了一次超靈異體驗,在那里他看到了亞布拉罕·林肯的靈魂,柯南·道爾稱自己曾與靈魂對話,而阿蘭·圖靈則相信讀心術。這三位名人都以敏銳的思想著稱于世,但仍不能阻止他們相信超自然現(xiàn)象。
基于大腦活動的特點,一些超自然體驗很容易解釋。有人聲稱看到物體自由移動,這可能與大腦右半部負責視覺處理區(qū)域的損傷有關。另外還有“靈魂出竅”,已被認定是一種受神經系統(tǒng)控制的現(xiàn)象,某些視幻覺可能會擾亂大腦功能,使患者看到一些不存在的幻象。
比如,一名年輕的意大利心理學家清晨起來照鏡子,突然發(fā)現(xiàn)背后站著一個頭發(fā)灰白的老人。后來他開展的實驗證實,當人在半昏暗的環(huán)境下照鏡子時很容易發(fā)生這種情況,這可能是大腦正在努力分辨臉部的輪廓,于是開始自動添加一些缺失的信息,這樣做的結果是,會讓當事人看到不真實的面目如老巫婆或動物形象。
研究宗教的心理學家認為,人們相信超自然現(xiàn)象的本質是尋求某種自我保護,讓自己不
用面對更殘酷的現(xiàn)實世界。這個理論的基本觀點是,當生活中發(fā)生某些重大變故——死亡、自然災害或失業(yè)時,大腦會不斷尋求答案,要在一片混亂中尋找其中的意義。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研究大腦模式識別、判斷以及決策機制的詹妮弗·魏特森表示:“這是一種令人極其不安的狀態(tài),當人們感到自己對生活失去控制,便會轉而想象在他們的周圍存在著更深刻的結構,即便這些東西其實并不存在?!?/p>
考慮到大腦思維的特點,是否有人天生更容易看到隱藏的模式或動機,又可否解釋為何這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迷信?這是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塔帕尼·拉基教授在過去幾年里一直試圖解答的問題。
拉基近期開展了一項研究,讓那些相信超自然現(xiàn)象的人士(相信者)和不相信迷信的人士(懷疑者)觀察一些由簡單圖形構成的動畫,并在此期間接受大腦掃描。他發(fā)現(xiàn)那些相信者更傾向于看到運動事物背后的某種目的性——比如他們意識到這些形狀之間似乎在進行某種“拔河”游戲,這在他們的大腦監(jiān)測中同樣有所體現(xiàn)——大腦中負責理解他人動機以及構建理論的區(qū)域出現(xiàn)了更多的活動。同樣,相信者更容易在普通的照片中看到隱藏的面部形象。
不僅如此,拉基還發(fā)現(xiàn),相比懷疑者,相信者似乎在認知“抑制”方面表現(xiàn)得更弱。這一機制的主要功能是幫人摒除那些不需要的想法,比如當遭遇到一些奇怪的巧合,懷疑者能更好地將它們擱置一邊。
即便如此,大部分研究人員都同意不該對相信者過于苛責。畢竟,有研究顯示,相信某些迷信可能會提升個人在某些方面的技能。在一項實驗中,參加者帶著最喜歡的幸運符時,他們的表現(xiàn)水平的確得到了提升。一些最簡單的如“祝你好運”、“我會為你祈禱”的話語都或多或少提升了參加者的運動水平或猜字謎的成績。
即使堅定的懷疑論者,也不應低估心理暗示的影響。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拉法耶特學院的麥克·尼斯讓實驗者聆聽一段有關尋找鬼魂的行動錄音,并在此過程中逐漸向他們告知現(xiàn)在正在進行的是有關超自然現(xiàn)象研究的實驗,結果實驗者紛紛報告聽到不明聲音的次數(shù)增加了——即便他們此前都是懷疑者。
與此同時,魏特森的研究也顯示當人感到不安時是多么容易讓自己幻想一些奇異的場景。至于其中的原因,魏特森認為可能是希望本身代表著一種不確定性,它讓你質疑自己的未來,這不同于生氣或憤怒的情緒,后者反而會讓你堅信自己是正確的。
“堅信自己是理性的人很容易,但應該時刻記得,我們每個人感到對自己的生活開始喪失控制時都易犯下這樣的錯誤?!彼f,“我們必須對自己抱有的一些觀念進行仔細審視。”就如丘吉爾、柯南·道爾以及圖靈已經向我們所展示的,即便最敏銳的大腦,有時候也會沉迷于幻境。(據(jù)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