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超
?
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與復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的配伍穩(wěn)定性研究
馬 超
(贛州市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江西,贛州 341100)
目的 對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與復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配伍穩(wěn)定性進行實驗研究。方法 模擬臨床濃度和使用方法,研究兩種藥物配伍后的pH值變化、配伍后的含量變化。結果 配伍后各項結果均無明顯變化。結論 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可與復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可以配伍。
丹參酮ⅡA磺酸鈉;復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配伍穩(wěn)定
丹參酮ⅡA磺酸鈉廣泛應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1]。而復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為18種氨基酸與山梨醇配制而成的滅菌水溶液,用于大面積創(chuàng)傷、嚴重感染、消化系統(tǒng)功能障礙、營養(yǎng)惡化及免疫功能下降患者的營養(yǎng)支持,臨床實踐中有時需要同時使用丹參酮和復方氨基酸注射液,但是目前尚未有相關兩種藥物配伍的資料,為保證臨床使用安全,我們對丹參酮ⅡA磺酸鈉與復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配伍穩(wěn)定性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儀器
Waters51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Waters486紫外檢測器;N2000色譜工作站(江西創(chuàng)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KQ-100E數控超聲波清洗器(南通市精工儀器有限公司);pHS-3C酸度計(上海雷磁儀器廠)。
1.2 試藥
丹參酮ⅡA磺酸鈉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批號:21597-201416);復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500 mL,四川科倫,pH5.6,批號51550);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10 mg:2 mL,批號31267,pH6.5);甲醇、乙腈為色譜純;磷酸為分析純;水為純化水。
2.1 配伍后外觀及pH值變化觀察
根據臨床用法與用量配制藥液: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20 mg溶于復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500 mL中,制得藥液,在室溫條件下,分別在0,1,2,4,6 h按中國藥典[2]進行目視觀察及不溶性微粒檢查,同時測定各組溶液的pH值,每個樣本連測3次,取平均值。結果:兩組混合液在整個觀察期間內透明澄清,無顏色變化,均未見結晶、沉淀,外觀無任何變化。pH值的變化見表1。
2.2 含量變化考察
2.2.1 溶液配制
2.2.1.1 對照品溶液
取丹參酮ⅡA磺酸鈉對照品40 mg,置于250 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
2.2.1.2 空白樣品溶液
取復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為空白溶液。
2.2.1.3 樣品溶液
以復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為溶媒模擬臨床實際應用,將丹參酮ⅡA磺酸鈉80 mg注射液加入500 mL中,精密配制溶液。
2.2.2 含量測定條件[3]
2.2.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ODS C18柱(150 mm × 4.6 mm,5 μm);流動相:甲醇-乙腈-水-磷酸(250:30:250:0.2);流速:1 mL·min-1;檢測波長:254 nm;溫度:25 ℃;進樣量:20 μL;AUFS:0.02。
2.2.2.2 系統(tǒng)適應性試驗
分別取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空白樣品溶液各20 μL進樣,以丹參酮的峰記記錄色譜圖(圖1),色譜柱的理論塔板數為1944,分離度為2.6。
1. 丹參酮ⅡA磺酸鈉
圖1 丹參酮的HPLC色譜圖(t/min)
Fig.1 HPLC chromatogran of tanshinone
2.2.2.3 線性關系考察
分別精密吸取“2.2.1.1”項下的對照品溶液適量,加滅菌注射用水分別配成系列濃度的丹參酮ⅡA磺酸鈉溶液。按“2.2.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記錄峰面積,以質量濃度(X)為橫坐標,以峰面積(Y)為縱坐標,經回歸計算,線性關系良好,其線性關系范圍分別為50~654 μg/mL,回歸方程為Y=12.86X+ 0.994 × 4213(r = 0.9991,n = 6)。
2.2.2.4 精密度試驗
分別精密吸取“2.2.1.1”項下的丹參酮ⅡA磺酸鈉對照品溶液1.0,1.5,2.0 mL。置于5 mL量瓶中各3份,流動相定容,配成低、中、高3個濃度,按上述色譜條件連續(xù)進行測定6次,峰面積積分RSD結果分別為0.70%、0.84%、0.87%。
2.2.2.5 回收率試驗
取復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5 mL 10份,置于10 mL量瓶中,其中9份加入丹參酮ⅡA磺酸鈉對照品溶液0.5,1.0,1.5 mL各3份,所有10份溶液均加水至10 mL,精密量取2 mL至50 mL量瓶中,用流動相稀釋至50 mL搖勻。在上述色譜條件下分別測定,取平均值,計算回收率,結果兩種藥液3個濃度的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別為101.06%和1.56%、100.99%和1.66%、100.98%和1.06%。
2.2.3 含量測定
分別精密取“2.1”項下溶液于室溫下放置,用流動相稀釋1倍后得濃度約為0.3 mg/mL的配伍液按0,1,2,4,6 h分別取適量樣品測定,按“2.2.2.1”色譜條件,進行測定。將峰面積代入回歸方程,計算各時間點溶媒中丹參酮ⅡA磺酸鈉的含量。以配伍即刻(0 h)的含量為100%,計算各時間點的丹參酮ⅡA磺酸鈉的相對含量,每一樣品進樣3針取平均值,結果見表1。
表1 含量測定及pH測定結果(20 ± 1℃,n = 3)
有文獻報道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與臨床使用的五種溶媒可配伍,比如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鈉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木糖醇注射液等配伍后,24 h內含量、pH值和性狀均無明顯改變,不溶性微粒的增加符合《中國藥典》規(guī)定,薄層色譜鑒別中也無新斑點產生[4-8]。復方氨基酸注射液與頭孢匹胺、康艾等存在配伍禁忌[9-10],但尚未有復方氨基酸注射液與上述兩種藥物的配伍穩(wěn)定性的相關研究。本研究根據臨床常用量進行配伍實驗,在(20 ± 1) ℃、自然光照射下觀察到配伍后外觀、pH、均符合藥典相關規(guī)定,配伍后6 h內藥物含量變化極小,提示在臨床混合配伍使用情況下未見兩者化學反應和結構改變以及含量變化,表明兩種藥物可以在6 h內配伍使用,但本研究僅考察了在常溫下6 h內的穩(wěn)定性,對其在非常溫下及更長時間內的配伍尚待作進一步考察。
本研究僅對外觀和pH值、含量等相關指標進行了測定,對藥典要求的其他相關檢測項目尚待進一步考察。
本研究提示臨床配伍問題多在實際工作中發(fā)生,需要醫(yī)務工作者加強用藥后的巡回檢查,對疑似配伍禁忌問題發(fā)生時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并對發(fā)生的問題進行總結、回顧、分析、研究,以期為臨床用藥提供安全指導服務。
[1] 梁勇,羊裔明,袁淑蘭.丹參酮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0,31(4):304.
[2] 中國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二部) [M].北京:化學化工出版社,2010:68-69.
[3] 余馳,殷丹,陳科力,熊婕.高效液相色譜法測滇丹參中丹參酮ⅡA的含量[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7,27[12]: 1786-1788.
[4] 任汝仙,李雅琴.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與4種輸液配伍的穩(wěn)定性考察[J].中國藥業(yè),2012,21(13):4-6.
[5] 畢莉.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在不同pH值輸液中的穩(wěn)定性[J].健康必讀,2012(8):94-96.
[6] 王豐偉,涂安娜.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配伍穩(wěn)定性考察[J].海峽藥學,2010(22):4-6.
[7] 王艷寧,高桂娥. 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與5種輸液配伍的穩(wěn)定性研究[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6,9(1): 31-34.
[8] 蔣雪嫣.復方丹參注射液與45種藥物配伍的穩(wěn)定性考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5,17(5):16-17.
[9] 白雪蓮.復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與注射用頭孢匹胺鈉存在配伍禁忌[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 15(24):14-15.
[10] 丁瑩.康艾和復方氨基酸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20):31-33.
COMPATIBILITY STABILITY BETWEEN SULFOTANSHINONE SODIUM INJECTION AND 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 (18AA)
MA Chao
(Pharmacy Department,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anzhou, Ganzhou, Jiangxi 341100, China)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ompatibility stability between sulfotanshinone sodium injection and 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 (18AA). Methods: Simulating clinical concentration and the using method, the pH change, content change were investigated after compatibility of two kinds of drugs compatibility. Results: All the results have no obvious changes after the compatibility. Conclusion: The two drugs have injection compatibility.
sulfotanshinone sodium injection; 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 (18AA); compatibility stability
1674-8085(2015)04-0090-03
R969.3
A
10.3969/j.issn.1674-8085.2015.04.019
2015-03-16;修改日期:2015-06-26
馬 超(1984-),男,江西贛州人,主管藥師,碩士,主要從事臨床藥學研究工作(Email:mcae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