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周傳奇
無愧“軍嫂”之名
撰稿/周傳奇
與妻子結婚17年來,仍兩地分居,面對骨感的現(xiàn)實,我心中總會涌起無限感激:婷,你無愧于“軍嫂”之名。
“軍嫂”這個稱號,對別人來說,也許意味著驕傲和榮耀,但對于她來說意味著責任和付出。
結婚時,當時就有人說她是“二百五”、“娶老公”,找一個農村孩兒不說,又在大西北服役,圖啥?面對同事的好奇,她坦率地說:“既然兩個人有緣走到了一起,就應該為愛而奉獻……”結婚十幾年來,她不知道什么是花前月下,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只是默默地用自己柔弱的雙肩支撐著這個家。正如她自己所言:“我要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無愧于‘軍嫂’這個光榮的名字。”
懷孕時,我剛好調任新單位,不在她身邊,她挺著肚子忙著上班,做家務。生孩子時,有人說她“沒人疼”,因為我在外執(zhí)行任務,根本沒有時間回家照看。兒子剛出生時,體質弱,常生病。為了給孩子看病,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她總是獨自一人帶著孩子在醫(yī)院來回奔波。頻繁的扎針導致孩子的血管變硬,每次扎針,頭、手、腳都要試一遍。每逢此時,孩子號啕大哭,她都默默流淚……她多么希望親愛的丈夫此刻能在身邊陪著自己。然而那個時候,我正忙著戰(zhàn)備演練,時間緊、任務重,不能隨便離開。她通情達理,怕給我增添心理負擔,硬是咬著牙,一個人默默承受著勞累和煎熬。
2005年,我走上了新聞報道崗位。為了把工作干好,我沒日沒夜地扎在工作中,幾乎把“家”也忘了。而她在獨自持家的艱辛和辛勤的操勞中成熟和堅強起來,主動放棄了難得的深造機會,白天忙著單位上的事,晚上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帶小孩,做家務,每天都要折騰到深夜一兩點才能入睡。
就這樣,一年、兩年、三年過去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不僅把團隊新聞工作抓得有聲有色,還協(xié)助上級成功宣傳了團隊風氣建設和西西瑪先進典型。自己連續(xù)三年榮立三等功,收獲榮譽的我握著妻子的手,滿懷深情地對她說:“婷,謝謝你!軍功章也有你的一半!”那一刻,我們共同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而她多年來所經歷的酸甜苦辣卻只字未提……當我試探向她提出轉業(yè)的念頭時,她連續(xù)打電話開導我,讓我汗顏得無地自容。在她的鼓勵和支持下,我積極備戰(zhàn)考研,2008年年底被國防科大研究生院錄取。如今,順利畢業(yè)的我又調整到師機關工作。
愛他,就要一如既往地支持他的事業(yè)。去年12月份,岳母突發(fā)急病被送往急癥室,當病情無法控制的第三天,她才平靜地告訴我家里發(fā)生的一切。當我回家的一剎那,她一頭扎在我的懷里放聲大哭,把所有的委屈一股腦兒撒在我的身上。她有苦無處訴,有話無處說,一人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她若不是身心俱疲、精神瀕臨崩潰,絕不會這樣,可見她平時多么堅強!當我向她表達內疚和歉意的時候,她卻坦然地對我說:“一切都會過去的,會好起來的?!?/p>
理解和支持是愛的最高境界。春節(jié)之后歸隊時,她深有感觸地對我說:“媽的病情只能靠養(yǎng),你歸隊就安心工作,家中有我呢,我深深地理解你孜孜以求的事業(yè),并極其渴望助你一臂之力。而我所能做的,僅是照顧好病重的母親,讓一個賢惠的妻子、一個乖巧的兒子和一個溫馨的家成為你前進的永恒慰藉、堅強的后盾……”
嫁與軍人,總是聚少離多。17年來,她早就習慣了我的出發(fā),接受了這個特殊職業(yè)的我。對于自己的那個小家,我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匆匆的過客,而對她來說,需要承受工作和家庭生活的雙重壓力……在這個追求時尚浪漫、務實求富的年代里,她以自己的真誠理解,為我安心部隊建設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撐;以自己的不斷鼓勵,為我崗位建功立業(yè)增添不竭的內在動力;以自己的全力支持,為我成就精彩人生提供強大的后盾支持,以自己的犧牲奉獻,為“軍嫂”這個光榮的稱呼增添新的風采?!?/p>
責任編輯:武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