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誠龍
那是王安石的
☉劉誠龍
韓維是趙仲鋮的老師,長學生30歲,沒幾板斧,誰能當趙仲鋮的老師?韓老師給趙仲鋮上課,開的是小灶,一對一傳道授業(yè)。韓老師講課負責,趙學生聽課認真。韓老師博古通今,講到高興處,手舞足蹈,然后一輪高論來襲,掀起頭腦風暴。趙仲鋮跳起來拊掌,大呼:“過癮,過癮,老師此論,足邁千古,是不易之金論。”韓老師笑了:“這不是我的發(fā)現(xiàn),是王安石的高論。”
王安石是誰?趙仲鋮當時是不認識的。王安石那時當七品六品官,在地方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韓老師一再說起王安石,每有高論,韓老師都說是王安石的,一而再,再而三,強化了趙仲鋮對王安石的印象,趙仲鋮把“王安石”這三個字,刀刻一般,刻在腦海里了。
韓維給趙仲鋮上課那會兒,趙仲鋮還是穎王,后來改名趙頊,當了皇帝,謂之宋神宗。神宗初即位,下朝后,“獨留維”。留下韓老師干嗎?要啟用王安石?!巴醢彩裨谏跆帲俊本S對:“在金陵。”上曰:“朕召之肯來乎?”維言:“安石蓋有志經世,非甘老于山林者,若陛下以禮致之,安得不來?”后來的歷史,是誰都知道的,王安石從江寧市長到翰林學士,從參知政事到宰相,一年內三級跳,大張旗鼓地開始了聲勢若大、把歷史攪得翻天覆地的“王安石變法”。
讀史讀到此處,我問自己,若我是韓維,我議論風生,妙論迭出,獲得了無數點贊,我會不會這樣告諸眾人:“這不是我的見識,那是我朋友的高見?!蔽以斶^多年秘書,老師與秘書其不同之處是,老師是尊者,秘書是卑職。但其相同點是,都在向人供銷論點、見識與看法。我見識過幾個秘書,自己寫材料不行,看到人家寫了好材料,便把這佳作拿與“宋神宗”審閱,對“宋神宗”說:“這材料,我寫得好辛苦,通宵達旦,三個晚上沒睡?!?/p>
妙論、高論之類,不是物品,物品是可以核對的,貪污去了,可以查出來。觀點非物品,更方便挪為己有。挪用他人見識,據為己有,有時比偷盜物品,既容易,更得益——獲利之巨大,遠非金山銀山可比。韓維欲貪王安石高論為自己的高見,是太容易了,他只在太子趙仲鋮點贊時,不作聲,微微笑,便OK。宋神宗能不高興嗎?韓老師見識如此高遠,為官又這么謙遜,老成有為,德才兼?zhèn)浒?。如此這般,宰相位置還能輪到王安石嗎?但韓維是有水平的,沒幾招功夫,能當帝師?葉夢得稱他“情致風流,絕出時輩”。他與王安石、司馬光、呂公著被時人譽為嘉祐四友,要當大任,肩膀也扛得起。
其實韓維有時并不認同王安石的觀點,后來對王安石變法也不太認同,他曾向宋神宗反映:“近日畿內諸縣近督青苗甚急,往往鞭撻取足,民至伐桑為薪以易錢貸。旱災之際,重罹此苦?!币苍虼双@罪,遭貶謫與流放。遭遇如此,韓維仍不悔當年舉薦王安石,讓后人感佩韓維胸襟闊達,胸懷坦蕩,而韓維并不自許。
轉述人家見識,不轉身挪作己用,那是做人的基本操守。王安石的,你不能拿,那是王安石的。
(摘自《做人與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