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連永
單位工人老王是個大字不識的文盲,今年將要退休。人們都說他能混進事業(yè)單位,完全是沾了過去人事制度不健全的光。
老王從不注意修邊幅,邋遢極了。單位里的廢品、棄物,他一一收撿,生活上也節(jié)儉得很,從不下飯館,一件衣服穿十年,交通工具還是二八自行車。人們都在背地里嘲笑他,說“葛朗臺”省吃儉用為個啥?一輩子苦了自己。還有人刻薄地說,他是想省錢買副好棺材。
由于老王的個性,誰都疏遠他,生怕受到牽連。
不久前,我們得到一個消息,說是一名學(xué)生患了重病,治療需要支付高昂的費用,于是單位領(lǐng)導(dǎo)倡議捐款。捐款時,平日出手大方的同事卻畏畏縮縮的。出人意料的是,老王一改往日的作風,捐出的愛心款是其他人的十倍。那些平日里咋咋呼呼的同事目瞪口呆,辦公室鴉雀無聲。
【故事寓意】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個故事說的就是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
【老編沉思】面對流言蜚語,最有力的回擊就是行動!同學(xué)們,你們是否也和老王一樣,遭遇過偏見,被人們錯誤對待過呢?如果有,那么不要急著辯解,先拿出行動,讓人們見識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