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茜,許先武
部隊平時進行體能訓練時一般多為室外運動,最常見的是3 km越野。室外訓練受環(huán)境優(yōu)劣影響很大,特別是地面濕滑、坑洼等因素,直接影響到訓練的質量。據(jù)部隊基層衛(wèi)生部門反映,環(huán)境因素造成骨關節(jié)、韌帶、肌肉損傷等訓練傷發(fā)生的概率非常高,這也是部隊平時非戰(zhàn)斗減員、評殘率高的主要原因。為解決上述問題,結合部隊的實際要求,筆者研發(fā)了一種室內組合型體能訓練機,達到鍛煉腿部肌肉和全身有氧運動于一體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室內組合型體能訓練機由腳踏車、跑步機兩大部分組成。
1.1 腳踏車 由車座、驅動系統(tǒng)、傳動軸、支架部件組成。①車座。穩(wěn)固人體的主要支撐點。②驅動系統(tǒng)。由腳蹬、腳踏、牙盤及鏈條等部件組成。③傳動軸。固定在跑步機上,由軸承、鏈條飛輪組成;軸承中間是鏈條飛輪,軸承兩側是齒輪分別與跑步機軸承齒輪咬合。④支架。由前叉和后架組成。
1.2 跑步機 由支架、框架、皮帶傳動軸、跑步皮帶、扶手架以及臂式扶手柄部件組成。①支架。在跑步機前方,與框架垂直連接,固定臂式扶手柄等。②框架。與地面平行,框架兩端分別固定腳踏車傳動軸和前后皮帶傳動軸。③皮帶傳動軸。前、后軸承套有滾筒,繞裝跑步機皮帶;前皮帶傳動軸兩側齒輪分別與腳踏車傳動軸兩側齒輪咬合。④跑步皮帶。固定在前后滾筒上,皮帶下裝有支撐作用的墊板。⑤扶手架。安裝于支架的上端兩側,起支撐人體作用。⑥臂式扶手柄。固定在支架前上端,型似人體的胳臂,后臂固定在支架上,前、后臂用關節(jié)連接,前臂下端為扶手柄。
2.1 機理 ①腳踏車和跑步機每次可各承載一名訓練者,利用腳踏車的動力帶動跑步機運行;跑步機上訓練者利用皮帶速度,達到跑步效果。②訓練者坐在腳踏車座上,手把扶手,身體前傾,重心前移,使力量集中于小腿;腳用力蹬腳踏板,通過鏈條飛輪、鏈條將力量傳遞到傳動軸上的鏈條飛輪。③腳踏車鏈條飛輪帶動傳動軸承兩側齒輪,通過與跑步機前皮帶傳動軸兩側齒輪咬合作用,將力量傳遞給跑步機皮帶傳動軸。④跑步機皮帶傳動軸帶動前軸承套筒、皮帶,將速度傳遞到跑步機訓練者腳下,調動其跑步速度。⑤跑步機上訓練者兩手分別握住“臂式扶手柄”,雙臂前后自然擺動;腳踏車訓練者可通過鏈條飛輪三個擋位,控制跑步機的速度。
2.2 安裝使用 ①將腳踏車支架加固到平整的地面上,安裝車座、把手,固定腳蹬、腳踏、牙盤及鏈條等部件。②將跑步機框架底座穩(wěn)固與平整的地面上,安裝支架皮帶傳動軸、跑步皮帶、扶手架以及臂式扶手柄部件。③腳踏車傳動軸承兩側齒輪與跑步機前皮帶傳動軸兩側齒輪必須緊密咬合;用鏈條將腳踏車牙盤與鏈條飛輪連接,調節(jié)動力變速機關,各項指標達到平穩(wěn)后,訓練者方可正式使用。見圖1。
表1 組合型體能訓練機示意圖
①兩人可同時訓練,達到一定時間后,可以相互交換。②腳踏車牙盤上有三個擋位的變速器,帶動跑步機;訓練者可以在中速步行、快走和跑步三個模式下進行訓練。③跑步機支架下端橫梁能固定雙腳,可以滿足訓練者的仰臥起坐,有放置啞鈴的裝置;支架上端是臺面,可放置訓練者的水瓶、音響等設備。④跑步機扶手架在訓練者快走、跑步時,起到支撐身體的作用,其特點是穩(wěn)固,從實際情況看,由于訓練時間過長,肩部肌肉、上肢關節(jié)處于一種長時間的緊張狀態(tài),長期容易出現(xiàn)相關疾病?!氨凼椒鍪直笔瞧渌懿綑C不具備的功能,能夠防止此類問題。⑤臂式扶手柄的設計理念符合人體自然行走的結構要求,長期訓練不會引起不良反應。
部隊官兵體質是否健壯,直接影響戰(zhàn)斗力的形成,而且避免戰(zhàn)斗減員,體質的諸多因素與體能訓練的效果成正比。目前,部隊官兵體能訓練的壓力特別大,訓練方式單一,枯燥缺乏興趣,成績上不去,而且造成一定的思想負擔,對提高體質缺乏信心,產(chǎn)生精神障礙。室內組合型體能訓練機的研制,符合人體生理、結構的適應鍛煉;節(jié)省能源,在無電源情況下使用;雙人模式下訓練,使官兵在享受聊天、娛樂中訓練,極大地提高了體能訓練的樂趣。室內組合型體能訓練機的研制,產(chǎn)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軍事效益,被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注冊實用新型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