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旖楠
〔摘要〕裝置藝術是一種結合多種藝術手段來表達景觀主題的重要載體,他們能夠與景觀的融合相得益彰,充分拓展了室外空間的應用價值,強化了景觀環(huán)境的內涵,裝置藝術設計師們不斷運用新的技術、手段和材料為景觀賦予新的魅力。設計者們一直在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以不斷增加裝置藝術的功能性,來滿足人們的精神追求,實現(xiàn)人與景觀的互動交流。
〔關鍵詞〕裝置藝術景觀設計新趨勢
景觀裝置其實就是極具審美特色的、能夠展現(xiàn)景觀效應的藝術作品,同時,它還有一定的空間性、操作性、參與性,能夠為人們提供互動的空間,這是景觀裝置與其他一些觀賞性景觀與眾不同的特質。在相關技術條件不斷升級的推動作用下,景觀裝置的特性更是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在城市空間設計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一、景觀裝置藝術概述
景觀裝置藝術是融合了景觀藝術與裝置藝術兩者綜合特性的產物,它已然成為公共環(huán)境的主要構成因素。景觀裝置藝術,可以理解為應用裝置藝術在戶外公共環(huán)境完成有效設計的相關手法,其中主要針對空間構成、物化情感、材料使用的多樣性、互動性功能、以及表達視覺沖擊等方面進行考慮,然后完成設計,目的是創(chuàng)造出供大家完成視覺觀賞、配置運用和心靈體驗的室外公共景觀、設施和空間。
二、景觀裝置藝術設計的變化趨勢研究
(一)從觀賞到互動的介入方式
早期的裝置藝術一般只是設計師根據自己的思想通過各種材料在特定的空間來表達和再現(xiàn)一些事物,主要是通過視覺上的刺激來實現(xiàn)裝置設計的功能,現(xiàn)如今,很多的設計師已經把景觀裝置設計的核心點由早期的視覺沖擊為主的理念轉變?yōu)樽⒅嘏c人互動的層面,不斷增加并強化景觀裝置的功能性成為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的新的立足點。以瑪莎·施瓦茨的“面包花園”和上海后世博會中的裝置作品來展開說明,前者是一個以家庭常見面包圈為設計材料的裝置,其中既體現(xiàn)出平民生活的狀態(tài),同時也打破了傳統(tǒng)的景觀設計理念,使用出人意料的新穎材料,充分突出了后現(xiàn)代設計特點,而后者的設計打破了單一的視覺觀賞功能,大膽體現(xiàn)了互動性功能,可以讓人們可以與雕塑實現(xiàn)“交流”,設計者為每個雕塑配置了特定的功能,有的安插了麥克風和屏幕,供人們唱卡拉OK;有的可以放置棋牌工具;還有的配備了冰凍功能。由此可見,景觀裝置本身的功能性已逐漸被設計師們視為設計景觀時的重點,景觀裝置不在只具有視覺意義,而是增加了更多實際作用。
(二)新材料與新科技的結合
景觀裝置設計中對材料的使用范圍,已經從早前對現(xiàn)有實物的陳列開始轉向環(huán)保型高科技材料的應用,設計師們對各種先進的材料進行組合,以更加豐富的材料來表達出創(chuàng)作的意圖。
以“文芳個人裝置”為例,這個裝置設計使用了人們再熟悉不過的口罩為基本材料,將大量口罩有序的拼裝、組合,形成網狀設計,并懸掛于半空中。該設計所表達的主題,就是生存在這個相互依賴的世界人們,不再單純的想要尋求自我保護,大家的關系都是相互依存的,即便戴口罩也毫無意義。應用這樣的裝置設計,設計者是要以批判的角度,喚醒人們內心的善良的本質。
還有一種“放射性光線裝置”,這類裝置是充分應用新材料、新科技的代表性景觀裝置之一。該裝置所展示的是一個軍隊,設計者采用了100個透明的塑料人物雕塑,經過合理的“排兵布陣”來展示設計者的表達意向,景觀中的每個人物雕塑都是低著頭、站立著,并且為每個雕塑背部印上了核能標志,又在每個雕塑里面放置了燈泡,在夜晚時分發(fā)出光亮,為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蒙上了一層濃重的威脅感。該作品的創(chuàng)作初衷意在表達設計者對核能利用泛濫現(xiàn)象的反思,希望通過這件作品能來喚醒世人對核能的合理開發(fā)利用,盡量避免或減少核能對人類健康和生存環(huán)境造成的負影響。
(三)感知方式從三維到多維
裝置藝術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不應該讓觀眾被動的觀賞和有種硬性接受的感覺,而是要讓觀眾主動欣賞、感受、領悟,最后融入其中,讓觀眾能夠調動所有的感官介入景觀裝置設計之中,不再只依靠主觀思維或是肢體互動,而是將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通通與設計融合。這就需要設計師們在景觀裝置藝術設計的過程中,應用獨到的方法,來實現(xiàn)其新的功能,讓受眾的感知能夠通過景觀裝置自然而然的由三維向多維過度,讓這些設計充分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
在“風聲亭”這個裝置中,設計師設計了一個可以讓人們聽見無聲的風的亭子,它還是一個具有放大天空變化的裝置。這個設計實際上就是一個不需要電力和擴音設備支持,卻能與風形成共鳴的的超大型風弦琴,該裝置通過管弦的震動,讓位于裝置下方的人們感受到風,由此讓風的特征呈現(xiàn)出三維立體感。裝置設計的目的就是利用裝置能夠將風聲放大并傳遞的功能,讓人們好似看到了風的吹動。另外,處于裝置中的人們還可以透過310個拋光不銹鋼管感受到天空的變換,感受天空中美妙的光之景,視覺也跟隨空中云朵和太陽的移動不斷受到新的沖擊,同時還能聽到頻率不斷變換的嗡嗡聲響。
在“氣味裝置”的設計當中,向人們提供了全新的嗅覺體驗,它以高超的技藝設計了一個被翻轉懸掛在空中的自然的花園,又在“空中花園”正下方的地面上建造了一個人造的花園。自然的花園中全是新鮮的花朵,并不時掉落幾瓣飄落在觀賞者的身上,撿一瓣聞一聞全是自然的花香味道;而人造花園卻是由塑料香囊和鐵絲編制而成的假花莖建造起來的,其中塑料香囊中充滿著用人造香水浸泡過的布料,讓人們感受到刺鼻的香氣和濃重的化學味道,它很好地向人們詮釋了自然原有的味道與人類應用化學物質制造出來的味道分別是什么感覺,二者對比形成了強烈反差,意在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親切與舒適感,讓人們關注自然、愛護自然。
(四)新的空間造型的運用
造型是能夠直觀表達裝置設計主題,以最直接的方式吸引人們眼球的重要設計環(huán)節(jié)。伴隨時代的高速發(fā)展與科技的迅猛進步,裝置藝術中的造型設計得以越來越好的被付諸行動,設計者在畫本上的造型設計得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得到實際發(fā)揮與展現(xiàn)。
“葡萄葉”裝置,是一處位于巴塞羅那的一個海濱小鎮(zhèn)中的景觀。設計者有效利用了地中海天然的光環(huán)境,向人們展示伴隨著太陽變幻莫測隨之呈現(xiàn)的光影效果。該裝置的造型設計是一種仿生的手法,佇立在廣場上的實際只是半片鏤空的葡萄葉造型,而設計者用巧妙的抽象設計手法,根據這半片葉子造型在陽光下的投影,剛好構成了一片完整的葡萄葉。造型設計堪稱一絕?!皥A環(huán)”裝置,是通過抽象城市空間層次,結合光影的自然效果,為人們創(chuàng)造不同的視覺享受。它對立方形的鏡子進行重復使用,有效對周圍景觀進行融合與轉換。這個富有活力的“鏡子裝置”充分改變了人與空間的關系,打破了人們對場地的認知,從四面八方感受融合一體的環(huán)境。
不可否認,裝置藝術是藝術領域中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的一種藝術門類??v觀裝置藝術的發(fā)展歷程,設計者們一直在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以不斷增加裝置藝術的功能性來滿足人們的精神追求,實現(xiàn)人與景觀的互動交流。隨著時代與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景觀裝置藝術設計也展現(xiàn)出與時俱進的發(fā)展態(tài)勢,正在充分融合各種元素和科技,豐富著景觀環(huán)境給人們帶來的作用,為人們留下了難以忘記的印象。
(責任編輯曉芳)
參考文獻:
[1]徐淦.裝置藝術[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
[2]顧丞峰,賀萬里.裝置藝術[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3.
[3]裝置藝術的建筑與設計[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
[4]鳳凰空間·華南編輯部.景觀裝置藝術[M].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
[5]度本圖書.視覺系景觀設計[M].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