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儀翰
從牙牙學(xué)語到青蔥歲月,有許多留存在生命印記中的“那一刻”,然而最令我深深銘記的,便是收獲了幸福與感動的那一刻。
我住在一個鎮(zhèn)上。這個小鎮(zhèn)可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大街小巷擠滿了各種各樣的鋪面——五金店、雜貨鋪、早餐店……這里大部分商店門前顧客盈門,絡(luò)繹不絕。但有這樣一個店面,沒有顧客,也沒有招牌,總讓人覺得陰森森的。這個店里時常會傳來鋸木聲,也會飄出油漆味,這個店就是我們鎮(zhèn)上唯一的棺材店。
店主人是個老爺爺,我見過他。老人腰彎得特別厲害,瘦得皮包骨,他臉上那一道道松弛的皺紋寫滿了他一生中無盡的滄桑,還有他那滿是木屑的穿著,也讓我有些不想接近。
每次放學(xué)回家的路上,我都會習(xí)慣性地哼上一首《鄉(xiāng)間的小路》,老人總是笑盈盈地探出頭來,仿佛要和我搭話。我不敢看他那充滿期待的眼睛,趕快把眼光看向了別處,每次我這樣做了,仿佛都聽到老人的嘆息聲。就這樣日復(fù)一日,我始終不了解老人為什么這樣做。后來,我打聽到了有關(guān)老人的消息:他有一個孫子,每次孫子放學(xué)回家,老人都高興地跑出來迎接,而他孫子最喜歡唱的歌便是《鄉(xiāng)間的小路》,后來,兒子把孫子帶到城里去上學(xué)了,從此,老人孤零零地生活著。
我很同情老人,再經(jīng)過這家店時,就鼓足勇氣叫了聲: “爺爺好!”老人聽到這句話,笑得合不攏嘴。從此,我每天放學(xué)后都會和老人打聲招呼。有一天他竟然跑出來說:“孩子,你有空可以到爺爺家里來玩嘛!”“嗯!”我嘴上答應(yīng)著,“等我哪天把功課都做完?!逼鋵?,我很害怕那家店,但想起老人期待的眼神,我又不忍心不去。掙扎了很久,我終于決定去一趟。周末,我買了一些水果,走進(jìn)了那家店。穿過店面,老人的房間收拾得整整齊齊,一塵不染。老人也不孤獨,他的陽臺種滿了花花草草,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一個小箱子里裝滿了大大小小的信封。我有些納悶,都是電子信息時代了,誰還寫信呀,估計是老人家年輕時候?qū)懙陌伞?/p>
我和老人相處得很融洽,說說笑笑的,這時我的心里涌起了一種幸福感,相信老人甜甜的笑容里也一樣幸福吧。那一刻,仿佛一縷陽光從窗口照進(jìn),一直照在了我的心里。以后,我經(jīng)常到老人家做客,老人說,和我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時刻。
終于有一天,老人躺進(jìn)了棺材中。后人在收拾老人的店時,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財產(chǎn),只有一大堆貧困地區(qū)的小孩子們寫來的感謝信。想起那些信,我的心里肅然起敬,慈祥而親切的老人,您一路走好,有了您的呵護(hù),那些孩子也和我一樣,面前充滿燦爛的陽光。
【點評】
文章選材獨特而新穎,能夠扣人心弦。段落的安排得當(dāng),語言樸實無華,撰寫的情節(jié)也富有吸引力。老人那些珍貴的信件竟然是貧困地區(qū)孩子們的感謝信,原來老人一點都不孤單,他默默地為孩子們做著事情。讀完全文,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原來樸實的語言里也能爆發(fā)出吸引人的能量!
(指導(dǎo)老師:陳小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