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力恒
(上海長寧園林綠化建設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51)
淺議城市道路綠化建設及其功能和作用
許力恒
(上海長寧園林綠化建設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51)
城市道路綠是城市道路必須和唯一有生命的設施,主要以道路兩旁及分隔帶內(nèi)栽植樹木、花草以及護路林等形式出現(xiàn),以達到隔絕噪音、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的目的。為了發(fā)揮道路綠化在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提升城市景觀中的作用,減少影響交通安全,保證綠化植物的生存環(huán)境,道路綠化規(guī)劃建設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長期以來,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做到切實加強道路綠化的建設,全面發(fā)揮了道路綠化的生態(tài)和美化等功能。
道路綠化;建設;功能;作用
1.1 城市道路綠化以及規(guī)劃設計要點[1-5]
1.1.1 道路綠帶
道路紅線范圍內(nèi)的帶狀綠地,道路綠帶分為分車綠帶、行道樹綠帶和路側(cè)綠帶。行道樹行道樹是指種在道路兩旁及分車帶,給車輛和行人遮蔭并構(gòu)成街景的樹種,形成道路綠化主要的骨架形態(tài),有序規(guī)整而又美觀。車行道之間可以綠化的分隔帶,其位于上下行機動車道之間的為中間分車綠帶,位于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或同方向機動車道之間的為兩側(cè)分車綠帶。與行道樹形成的落差,給人以錯落有致的感覺,見圖1、圖2。
圖1 種植設計立面構(gòu)成基本形式
圖2 道路綠帶效果圖
行道樹綠帶是布設在人行道與車行道之間,以種植行道樹為主的綠帶。路側(cè)綠帶是在道路側(cè)方,布設在人行道邊緣至道路紅線之間的綠帶。交通島綠地即可綠化的交通島用地。交通島綠地分為中心島綠地、導向島綠地和立體交叉綠島。中心島綠地即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綠化的中心島用地。導向島綠地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綠化的導向島用地。立體交叉綠島互通式立體交叉干道與匝道圍合的綠化用地。廣場、停車場綠地即廣場、停車場用地范圍內(nèi)的綠化用地。
1.1.2 道路綠地率和道路綠化優(yōu)化
道路紅線范圍內(nèi)各種綠帶寬度之和占總寬度的百分比,園林景觀路綠地率不得小于40%。道路綠化的優(yōu)化手段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推行實施,一是園林景觀路,在城市重點路段,強調(diào)沿線綠化景觀,體現(xiàn)城市風貌、綠化特色的道路;二是裝飾綠地,以裝點、美化街景為主,不讓行人進入的綠地;三是開放式綠地,綠地中鋪設游步道,設置坐凳等,供行人進人游覽休息的綠地,見圖3。
圖3 開放式綠地
1.1.3 道路綠化規(guī)劃與設計的基本原則
一是道路綠化應以喬木為主,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結(jié)合,不得裸露土壤,見圖4。
圖4 某路段綠化配置圖
二是道路綠化應符合行車視線和行車凈空要求;三是綠化樹木與市政公用設施的相互位置應統(tǒng)籌安排,并應當保證樹木所需要的立地條件與生長空間;四是植物種植應適地適樹,并符合植物間“伴生”的生態(tài)習性,不適宜綠化的土質(zhì),應改善土壤進行綠化;五是修建道路時,宜保留有價值的原有樹木,對古樹名木更應予以保護;六是道路綠地應根據(jù)需要配備灌溉設施;道路綠地的坡向、坡度應符合排水要求并與城市排水系統(tǒng)結(jié)合,防止綠地內(nèi)積水和水土流失;七是道路綠化應遠、近期結(jié)合,要跟隨城市發(fā)展建設的步伐,有節(jié)奏有計劃合理推進建設,見圖5。
圖5 標準路段設計示意圖
1.1.4 道路綠化通透式配置
綠地上配植的樹木,在距相鄰機動車道路面高度0.9~3.0 m之間的范圍內(nèi),其樹冠大小應考慮不遮擋駕駛員視線進行配置,在樹種選擇上要選擇那些非巨型蓬徑的速生樹,并通過行道樹的修剪,實現(xiàn)通透性。如懸鈴木的修剪就是三個三分叉一路向上,把空間留給駕駛員的同時,也讓車輛有足夠的通過余地,見圖6。
圖6 人行道和車行道嚴格分離
1.2 道路綠化工程施工
(1)一般樹林的栽種。一般樹木施工管理要把握好“選、起、運、栽、管”的五個環(huán)節(jié),五個環(huán)節(jié)須環(huán)環(huán)緊扣,把好每一個關(guān)。
(2)選擇是第一環(huán),也是基礎,即選擇樹種、確定規(guī)格、決定栽種時間地點以及苗木質(zhì)量。還要考慮所在城市的氣候情況等。如秋季在上海地區(qū)種植銀杏,要注意以下三點,即定植穴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淺,移栽后及時澆水,為確保移栽后的成活率有條件的要在根部涂苗木生根劑。
(3)確定樹木規(guī)格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考慮苗源,一旦考慮需要的苗木規(guī)格以后,就要找到并確認苗源,因為道路綠化種植一般需要一定的量,以每間隔5~6 m考慮,一條2 km長的行道樹上需要300多棵差不多規(guī)格的樹,而且這些樹的規(guī)格和形態(tài)要基本一致,因此考慮苗源數(shù)量非常重要。
(4)選擇栽種地點應當嚴格按照施工圖進行。城市街道地下管線復雜,地上附著物也較多,要在不違背設計的前提下適當調(diào)整,技術(shù)人員要在放線前對照圖紙和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最佳的種植位置,并做到點線面的整齊和規(guī)范,見圖7。
圖7 50 m寬綠帶種植設計圖
(5)苗木質(zhì)量是重點中的重點。避免病苗弱苗和不符合規(guī)格的苗栽種,一定要選擇生長健壯、姿態(tài)優(yōu)美、無病蟲害的苗木,對選定苗木做好標記,并在出圃時確認無誤。
“起”就是起苗,將選擇好的苗木挖起。首先要根據(jù)苗木的規(guī)格算好帶球的尺寸,確保苗木的根系在土球中得到應有的保護,土球小了會傷根而影響成活率,一般土球的直徑為苗木胸徑的6~8倍,土球的大小還和的苗圃土壤的理化性質(zhì)和苗木生產(chǎn)狀況有關(guān),黏性土,土球容易帶,可以稍大點;沙性土則應稍小。二是掘帶土球苗木,土球面要削光滑,包裝要嚴密,盡量做到不漏土,草繩綁扎必須很緊。三是要修剪,修剪要針對樹種樹型定桿,特別是行道樹,定桿高度要達到3~3.5 m。四是起出的苗要及時運走、栽種,若不能及時運走,必須就地挖溝假植,保持埋土濕潤。
“運”是指苗木挖出后的裝車、卸車、假植等工序。城市交通情況復雜,而樹苗往往超高、超長、超寬,應事先辦好相應的手續(xù)。運輸途中押送人員要和司機配合好,盡量保證行車平穩(wěn)。運苗途中提倡迅速及時,短途運苗不應停車休息,要一直運至施工現(xiàn)場。長途運苗應經(jīng)常給樹木的根部灑水,中途停車應停在有樹蔭的場所。遇到綁樹繩松散、蓋布不嚴、樹梢拖地等情況應及時停車處理,見圖8、圖9。
圖8 木箱包裝吊裝
圖9 軟包裝吊裝
a. 裸根苗的裝車方法及要求。裝車不宜過高過重,壓得不宜太緊,以免壓傷樹枝和樹根。樹梢不能拖地,必要時用繩子圍拴吊攏起來。繩子與樹身接觸部分,要用其他材料墊好,以防傷害樹皮。卡車后箱板上應鋪墊草袋等物,以免擦傷樹皮、碰壞樹根。裝裸根喬木應樹根朝前,樹梢向后,順序排碼。長途運苗最好用布將樹根蓋嚴捆好,這樣可以減少根系失水。
b. 帶土球苗裝車方法與要求。2 m以下(樹高)的苗木,可以直立裝車;2 m高以上的樹苗,則應斜放,或完全放倒。土球朝前,樹梢向后,并立支架將樹冠支穩(wěn),以免行車時樹冠搖晃,造成散坨。土球規(guī)格較大時,如直徑超過60 cm,這類苗木只能碼一層;小土球則可碼放2~3層。土球之間要碼放緊,還要用木塊、磚頭支墊,以防止土球晃動。土球上不能站人或堆放重物,以防將其壓散。
(6)運輸時注意的問題。如果是短距離運輸,苗木可散放于筐簍中。在筐底放一層濕潤物,筐裝滿后再在苗木上面蓋一層濕潤物即可,以苗根不失水為原則。如果長距離運輸,則裸根苗的苗根一定要蘸泥漿,帶土球的苗要在枝葉上噴水,再用濕布將其覆蓋。無論是長距離還是短距離運輸,都要經(jīng)常檢查包裝內(nèi)的濕度和溫度,以免其不符合植物運輸?shù)男枰H绨b內(nèi)溫度高,要將其打開,適當通風,并更換濕潤物以免發(fā)熱。若發(fā)現(xiàn)濕度不夠,則適當加水。另外,運苗時應選用速度快的交通工具,以便縮短運輸時間,有條件的還可用冷藏車。
(7)苗木出圃或栽植前的臨時保護措施。將不能立即定植的苗木集中成束成排地埋植在濕潤的土中,目的是防止苗木根系失水干枯而降低成活率。對于易受凍害的苗木,雖未達到出圃的時期,秋季也可掘起假植,以便設障防寒。在寒冷多風的地區(qū),苗木的地上部分最好用稻草、麥稈等覆蓋。落葉樹種在北方冬季嚴寒地區(qū)把苗木全埋在溝里效果良好。假植的時間越短越好,應該盡量使起苗時間與造林時間一致,避免長期假植。
1.3 大樹移植
大樹是指樹干的胸徑在10 cm以上、高度在4 m以上的大喬木。對這些樹種進行移栽的過程就稱為大樹移植。由于大樹的樹齡大、根深、干高、冠大、水分蒸發(fā)量大,給移植成活帶來很大困難,因此,為了保證大樹移植后的成活率,在大樹移植前,必須采取科學的方案,遵守相關(guān)的技術(shù)規(guī)范。對迅速發(fā)揮園林樹木的綠化功能有重要作用。除栽植的時期和方法與一般樹木栽植類似外,由于大樹的樹齡與樹體較大,移植須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斷根縮坨;起樹包裝;栽植;凍土球移植。
1.3.1 斷根縮坨
除發(fā)根能力強、枝干隱芽易萌發(fā)的落葉大樹可用裸根移植外,大樹多需帶土移植。為保證移植期間根系與地上部水分代謝等的平衡,應使所起土坨或土球內(nèi)包含有大量的吸收根。大樹的吸收根多集中分布在樹冠投影范圍內(nèi)。為此,宜在移植前的2~3 a內(nèi),于樹四周干徑約5倍處開溝斷根;每年斷全周的1/3~1/2,斷根后溝內(nèi)填入肥土并灌水,以促發(fā)新根。次年或第3年再斷另外的1/3~1/2。此系中國古法,至今仍多沿用。
1.3.2 起樹包裝
對分枝點低的喬木,為便利挖掘,可先用繩索捆攏樹冠,并剪去一些不必要的枝杈。大樹根部的土球或土坨應比原斷根范圍向外擴大10~20 cm (新根分布區(qū));胸徑不超過15 cm的樹木,可挖掘修整成圓形,并用蒲包、席片等軟材料包裹,如橘包式包扎;胸徑超過15 cm的大樹,土坨需挖成方形,用板箱包裝。起樹時常使用吊運機械。
1.3.3 栽植
栽植穴的直徑,應比土坨大40~60 cm,深15~20 cm。栽植前先填入適量肥土,栽植時保證樹體端正,園林樹木應注意樹冠主要觀賞面的朝向。放穩(wěn)后拆除并取走包裝物,將表土分層填入夯實,并筑灌水堰見圖10、圖11。
圖10 喬木組合示意圖
圖11 栽植
1.3.4 凍土球移植
在冬季寒冷、凍土層較深的地區(qū),對耐寒性較強的鄉(xiāng)土樹種可于土壤結(jié)凍前在大樹根附近灌水;氣溫下降至-12℃左右時挖出土球,利用簡單工具使之滑移到預先掘好的土坑中栽植。
1.3.5 移植后管理大樹移植后立即用支柱固定樹體
及時灌水,第1次灌水尤須充分滲透。為減少新植大樹的水分蒸發(fā),除少數(shù)樹木可行重剪外,對僅宜輕剪或疏葉的大樹,要經(jīng)常對樹冠噴水,以增加局部環(huán)境的空氣濕度;還可采取臨時遮蔭等措施。此外,施用萘乙酸等生長素可促使受傷根系迅速長出新根;在樹干上噴涂蒸騰抑制劑,可減少樹體蒸發(fā),都有利于提高移植成活率。
1.4 道路綠化樹種的選擇原則
由于城市道路環(huán)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不同地段的環(huán)境條件差異也較大,選擇樹種的先決條件就是能生長、綠化效果穩(wěn)定、能體現(xiàn)城市綠化風貌的樹種,優(yōu)先考慮鄉(xiāng)土樹種及市樹市花。
1.4.1 以鄉(xiāng)土樹種為主
鄉(xiāng)上樹種適應當?shù)丨h(huán)境,生長快速且易養(yǎng)護。同時適當選擇經(jīng)過長期引種馴化,觀賞價值高而表現(xiàn)良好的外來樹種,重視物種多樣性。
1.4.2 選擇抗性強、耐修剪的樹種
選擇適宜城市環(huán)境之樹種,耐瘠薄、珍珠巖、煙土,對土壤、水分的要求小嚴;選擇生長存易、快速、抗病蟲害、管理簡單、耐修剪之樹種;選樣壽命較長的樹種,可使形成的景觀保持多年。
1.4.3 選擇體現(xiàn)城市特色的樹種
并堅持植物多樣件原則,營建樹種多樣的豐富小景觀。
1.4.4 避免選擇蟲害風險大的樹種,減少對道路及景觀的破壞
選擇深根性樹種,避免暴風雨時倒伏。選擇樹種桿直挺拔,樹姿優(yōu)美,樹冠冠幅大的落葉樹種,夏季紹陰匝地,冬季葉落后樹下有陽光。
1.4.5 選擇發(fā)芽要早、落葉遲的樹種
在早春可早顯綠并保持較長的綠色時間。
1.4.6 選擇對環(huán)境影響小的樹種
行道樹選擇無刺、花果無毒、無臭味或刺激性味道,落果少、無落絮、不污染環(huán)境、不污染行人衣物,不影響行人安全的樹種。
1.5 道路綠化的養(yǎng)護
1.5.1 冬季養(yǎng)護管理
在冬季可以采用以下的防凍保溫措施,一是纏樹干的措施,對一些落葉喬木冬季防寒處理用所料布纏裹樹干,把樹干包嚴,再用草繩纏上,即保濕又防寒,再用地膜把樹根部保溫防寒,使次年的法桐成活率達到99%。二是搭風障的措施,對于一些越冬困難的樹種,可以采用搭風障減弱風速,保證樹木的安全越冬。三是建保溫棚,可以根據(jù)面積大小,用木條和無紡布搭建保溫棚的方法,即可使苗木安全過冬。五是覆土封壟:對當年新栽植月季,在灌完凍水后覆蓋30~40 cm的土堆,一般不做修剪,過早的修剪會導致“燒條”現(xiàn)象,一般待來年開春后再進行修剪。六是樹干涂白防凍,這是行道樹冬季防寒、防病的一項重要工作,特別是新植落葉喬木,涂白時間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涂白的配比度為,水、生石灰、硫磺粉、鹽=40∶10∶1∶0.5。高度一般在1.2 m。同一路段區(qū)域高度一致,可以達到整齊美觀的效果。
1.5.2 春季養(yǎng)護管理
一是在春季苗木管理,防寒材料不可突然式過早拆除,要采用逐漸過渡的辦法,防止苗木的不適應。保溫棚拆除根據(jù)天氣,為避免樹體遭受風害,提前在保溫棚東南側(cè)打孔放風,待樹木適應后在全部拆除。二是澆水、施肥,春季管理以增加地溫,適時澆足春水和增施有機肥為主。通過樹木的澆水、施肥,能使樹木增加抵抗病害的能力,還利于生根。實際中,行道樹施肥可采用棒肥,是在樹池四周用釘子打孔,埋入棒肥,可起到追肥的作用。
1.5.3 夏季養(yǎng)護管理
首先,夏季的養(yǎng)護管理,注意水肥管理,同時道路中心隔離帶和綠化帶中色塊的造型修剪,一般結(jié)合一年兩次的養(yǎng)護大檢查及“五一”、“十一”來進行修剪整理。另外,夏季的養(yǎng)護主要以病蟲害的防治為主,由于行道樹受小氣候多樣性、人口密集的影響,病蟲害的發(fā)生時間不齊,不易防止。同時防治過程中還得考慮對人對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對植物天敵的保護。近幾年來,一直在推廣使用生物防治,如采用新性引誘劑防治葉柄小蛾、蘇云金桿菌防止天蛾,滅幼尿防止尺蠖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5.4 秋季養(yǎng)護管理
秋季的養(yǎng)護管理工作,主要是合理澆凍水和施肥。合理的凍水即能保證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護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風的冬季,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來年萌芽。澆冬水要根據(jù)天氣變化不可過早澆灌,導致新芽徒長。在十月份減少澆水的次數(shù),增加抗旱性。最后一遍凍水澆到結(jié)冰封凍為最佳。同時,秋季合理進行施肥,有利于促進植物的生長和樹木的木質(zhì)化,同樣有利于植物的安全越冬和來年的生長,這就要選擇好施肥的時間、種類和施肥量。
2.1 樹木產(chǎn)生的生態(tài)經(jīng)濟價值
印度加爾各答農(nóng)業(yè)大學的一位教授,對一株樹測算了兩份不同的經(jīng)濟價值數(shù)據(jù):一株正常生長50年的樹,按市場上的木材價值計算,那么最多值300多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態(tài)效益來計算,其價值就遠不止這些了。據(jù)粗略測算,一株生長50年的樹,每年可以生產(chǎn)出價值31 250美元的氧氣和價值2 500美元的蛋白質(zhì),同時可以減輕大氣污染(價值62 500美元),涵養(yǎng)水源(價值31 250美元),還可以位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棲息環(huán)境(價值31 250美元)等,綜合價值達到了20萬美元。
2.2 城市道路綠化的作用
一是生態(tài)功能——遮蔭、降溫、降噪、殺菌、除塵、防炫光、防火、避災等;二是美化功能——植物具備豐富的種類與季相變化,四季景觀各不相同,具有動態(tài)效果,如紫微等花開時節(jié)繽紛無限;三是軟化城市的硬質(zhì)景觀,隨著城市開發(fā)中高樓崛起,硬質(zhì)景觀充斥著城市的街頭,而樹影婆娑中,就賦予了城市空間里柔軟的風景物語;四是道路景觀是城市的門面與標志,是城市客廳里的綠色名片和使者,賦予了城市豐富的精神內(nèi)涵。
3.1 林蔭道
新華路于2011年被命名為林蔭道,從楊宅路至淮海西路,道路兩側(cè)的懸鈴木以行道樹的形式應用于道路兩側(cè),同時道路兩側(cè)還配置道路街旁綠地和行道樹人行道綠化連接帶等綠化形式。
通過行道樹、綠地和連接帶對應的高、中、低三個層次的配置,發(fā)揮了三個功能:降低溫度減少噪音、凈化空氣和緩解視覺疲勞。整體林蔭道路行道樹郁閉度高達90%以上,能有效地降高溫季節(jié)低瀝青道路路面的溫度,同時在行道樹連接帶和街旁綠地的綠化形式配置下,可以在雨季有效涵養(yǎng)雨水,緩解道路的排水壓力,使道路避免積水,見圖12、圖13。
3.2 主干道綠地
虹橋路作為貫穿上海城市東西的主干道,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對道路綠化設施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虹橋路為雙向五車道,除了配置行道樹、街旁綠地、行道樹連接帶以外,為了對五車道的路面進行空間分隔和引導,還另外配置了中央隔離帶花箱設施以及交通綠島,提升了虹橋路整體的道路功能和豐富綠化景觀層次和形式,見圖14、圖15。
圖12 林蔭道
圖13 街旁綠化
圖14 虹橋路綠地(-)
圖15 虹橋路綠地(二)
道路中央通過配置隔離帶花箱和中心綠島,能有效地起到組織道路空間的作用,發(fā)揮引導和分隔空間的功能,使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既能提高安全性,又能在突發(fā)險情過程中,減少車輛對行人、車輛之間的直接碰撞,通過綠化這一軟質(zhì)設施的緩沖來降低對人、車和道路的破壞性,從而提高道路安全性,見圖16、圖17。
圖16 虹橋路古北路交通綠島
圖17 中央隔離帶花箱與行道樹連接帶
另外在連接帶的設計施工中,樣板段的連接帶側(cè)石設計與原有人行道路齊平,產(chǎn)生了降雨對水土的沖刷給道路產(chǎn)生污染和排水的隱患,在通過改變連接帶側(cè)石的排設標高后,有效地排除了設計隱患,使行道樹和連接帶綠化形成了立體和整體的道路降雨涵養(yǎng)系統(tǒng),通過綠化來降低沿線道路的排水量,見圖18、圖19。
圖18 連接帶側(cè)石與人行道路齊平
圖19 改造后提高側(cè)石鋪設標高彌補設計隱患
[1] 李錚生.城市園林綠地規(guī)劃與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
[2] 胡長龍.城市道路綠化[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
[3] 楊淑秋、李炳發(fā).道路系統(tǒng)綠化美化[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3.
[4] 陳相強.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與施工[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5.
[5] 卓麗環(huán).城市園林綠化植物應用指南[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3.
S731.8
B
1009-7716(2015)11-0169-06
2015-08-19
許力恒(1985-),男,江蘇蘇州人,工程師,從事園林綠化養(yǎng)護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