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霞
(石家莊市鹿泉區(qū)婦幼保健院兒科,河北 石家莊 05000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紫癜性腎炎的療效觀察
林素霞
(石家莊市鹿泉區(qū)婦幼保健院兒科,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目的 分析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紫癜性腎炎的療效。方法 將患兒隨機分為研究組103例與對照組102例,對照組給予西藥對癥治療,研究組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治療,在西藥對癥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我院自擬的益腎活血健脾湯水煎服。觀察兩組患兒的療效及治療前后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β2-MG、24 h尿蛋白定量。結果 研究組的總有效率為86.5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0.9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尿β2-MG、血β2-MG、24 h尿蛋白定量均優(yōu)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尿β2-MG、血β2-MG、24 h尿蛋白定量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紫癜性腎炎療效較好,可有效減輕患兒的痛苦,值得臨床繼續(xù)推廣。
小兒紫癜性腎炎;中西醫(yī)結合
小兒紫癜性腎炎[1]是由于過敏性紫癜對患兒導致的腎損害,是臨床兒科常見的一種與身體免疫有關的全身變態(tài)反應性小血管炎,若不及時治療會引起小兒慢性腎衰竭。臨床癥狀表現為胃腸道、皮膚、關節(jié)及腎臟等諸多系統(tǒng)性疾病[2],給患兒及其家屬帶來嚴重的經濟及心理負擔。因此,及時發(fā)現、及時治療具有重要意義。選取2014年5月~12月我院收治的紫癜性腎炎患兒205例,并對其進行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12月我院收治的紫癜性腎炎患兒205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61例,女42例;年齡3~10歲,平均年齡(4.2±0.6)歲;病程1~7個月,平均病程(5.5±1.7)個月。所有患兒均符合2012年中華兒科分會制定的腎臟病學標準,其中孤立性蛋白尿或血尿患兒88例,蛋白尿與血尿均出現的患兒18例,急性腎炎型29例,腎病綜合征68例。所有患兒發(fā)病初期均有皮膚紫癜現象發(fā)生,下肢較為多見,臀部次之,伴有便血23例,伴有腹痛44例,伴有關節(jié)腫痛19例,全部患兒在腎臟受累后均有浮腫現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103例與對照組102例,對比兩組患兒入院時的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西藥對癥治療,強的松1.8 mg/(kg·d)口服;皮疹患兒給予氫化可的松靜脈8.0 mg/(kg·d)靜脈滴注,逐漸改為口服連續(xù)治療4周,并同時給予維生素C靜脈滴注或潘生丁口服。研究組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治療,在西藥對癥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我院自擬的益腎活血健脾湯,組方:仙靈脾14 g,炒白術10 g,紅花9 g,枸杞10 g,黃芪16 g,丹參16 g,黨參8 g,桃仁8 g,甘草10 g。根據患兒自身具體癥狀加減中藥治療,風熱者加荊芥穗7 g,蟬蛻6 g;風寒者加桂枝7 g,香附6 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用。連續(xù)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療效及治療前后尿β2-MG、血β2-MG、24 h尿蛋白定量。
1.4 療效判定標準
(1)控制:紅細胞數在尿沉渣鏡檢結果中持續(xù)<5個且24 h尿蛋白定量<0.14 g,腎功能恢復正常;(2)顯效:紅細胞數在尿沉渣鏡檢結果中較治療前持續(xù)減少>50%,24 h尿蛋白定量較之前減少>50%,腎功能恢復正常;(3)有效:紅細胞數在尿沉渣鏡檢結果中較治療前持續(xù)減少40%,24 h尿蛋白定量較之前減少40%,腎功能恢復正常;(4)無效:紅細胞數及尿蛋白量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控制率+顯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86.5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0.9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 [n(%)]
2.2 觀察指標
兩組的治療后尿β2-MG、血β2-MG、24 h尿蛋白定量均優(yōu)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尿β2-MG、血β2-MG、24 h尿蛋白定量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尿β2-MG(μg/L)24 h尿蛋白定量(g/L)研究組 103 治療前 0.66±0.21 2.76±1.22 6.35±1.21治療后 0.11±0.05*# 1.90±0.41*# 1.75±1.20*#對照組 103 治療前 0.66±0.33 2.77±0.01 6.37±1.20治療后 0.27±0.11* 2.36±0.54* 2.56±1.24血β2-MG(μg/L)
小兒紫癜性腎炎[3]發(fā)病機制主要是由于患兒的體液免疫異常,主要在兒童人群中多發(fā),對小兒的腎組織具有重要影響。單純給予西藥療效不明顯[4],因此給予我院自擬的益腎活血健脾湯治療。中醫(yī)認為小兒紫癜性腎炎主要是外邪侵入,傷及患兒血絡或是藥物過敏導致熱毒內侵患兒體內,疾病溢于患兒的肌膚[5]。久病不治,傷及患者的腎部經絡,表現為血尿。益腎活血健脾湯藥方中各藥共同作用,顯示出了中西醫(yī)結合的優(yōu)越性,療效較為顯著。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紫癜性腎炎療效較好,可有效減輕患兒的痛苦,值得臨床推廣。
[1] 潘慧娟,楊天宏,馬天貴,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紫癜性腎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兒科雜志社,2013,18(16):1125-1126.
[2] 王紅軍,江文言.小兒紫癜性腎炎的免疫學機制的研究與治療評價[J].國外臨床醫(yī)學雜志,2013,27(71):1144-1145.
[3] 梁紅玉,佳文哲,李慧敏,等.小兒紫癜性腎炎的臨床治療進展性評價[J].甘肅中西醫(yī)結合雜志學,2013,52(30):18-19.
[4] 連紅玉,楊建華.小兒紫癜性腎炎的中西醫(yī)結合分析[J].中國臨床中西醫(yī)結合出版社,2013,29(37):337-338.
[5] 默陸峰,羅巧蘭.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嬰幼兒紫癜性腎炎的用藥指南[J].中國實用中西醫(yī)雜志社,2013,39(21):223-224.
表2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對比(n,%)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屬于臨床的一種常見病,主要是因為冠狀動脈血管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進一步引發(fā)血管阻塞、狹窄而出現心臟病。冠心病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為典型胸痛,例如在情緒激動以及活動過激等情況下,極易引發(fā)突感心前區(qū)疼痛以及壓榨痛等。因此,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法極為重要。他汀類藥物具備多方面的作用,如穩(wěn)定斑塊,使炎癥得到有效抑制以及使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得到有效降低等。
結合此次研究結果可得出結論:對于冠心病患者,應用他汀類藥物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改善TC、LDL、TG等指標水平,同時降低心肌梗死、復發(fā)以及死亡等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進一步提高療效,因此值得采納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志成,鄭廣陽,雷旭君.他汀類藥物在冠心病中的治療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05:10-11.
[2] 曾紅英.他汀類藥物在冠心病治療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05:43-45.
[3] 曹 健,蔣躍絨.不同他汀類藥物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對比[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08:1060-1061.
R726.9
B
ISSN.2095-6681.2015.009.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