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以鹽制夷:宋代西南民族地區(qū)羈縻政策管窺

        2015-11-29 11:32:37董春林
        廣西民族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族群食鹽政策

        董春林

        由唐至宋,中原王朝的統(tǒng)治力量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先是唐代夷夏政策落寞,以至于武功不足以征服北方契丹、黨項、女真,遼、夏、金政權相繼建立,其統(tǒng)治區(qū)域急劇縮小。兩宋政治中心南移之后,對西南少數民族的治理成為宋代羈縻政策實施的主要方向。宋朝對西南溪峒諸蠻的羈縻政策,為元明時期土司制度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①吳永章先生曾指出,由唐至宋中國南方諸族“生聚日繁”、“紛華日盛”、民風“由樸而華”,發(fā)生了變化。見吳永章:《中國土司制度淵源與發(fā)展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105 頁。這種社會狀況方面的變化,顯然為社會結構及形態(tài)的變遷鞏固了基礎。龔蔭先生即提出,唐宋時期,政府在南方少數民族地區(qū)實施的羈縻,顯示出這個時期已是“土司制度”的雛形。見龔蔭:《中國土司制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6-108 頁。,也曾一度成為宋代民族史及土司制度史相關學者研究的熱點,“樹其酋長,使自鎮(zhèn)撫”,“因俗而治”,這樣的核心羈縻政策論成為研究者頗為一致的認識。盡管也有部分學者對宋朝在西南民族地區(qū)的羈縻政策提出較為獨特的觀點②盧勛認為,宋朝對黎族地區(qū)實施的羈縻政策,并非朝廷最高統(tǒng)治者主觀愿意這樣做,而是當時的客觀形勢迫使其不得不采取這種方針和政策,只是中央王朝對徼外少數民族一種權宜之計,見《論宋代在黎族地區(qū)的羈縻之治》,《民族研究》1986年第5 期;賈大泉認為,宋代對四川地區(qū)少數民族的羈縻政策是一種防御政策,而非積極進取開拓的政策,見《宋朝在四川的民族政策》,《宋史研究論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19 頁;李世宇先生則認為,宋代羈縻政策主觀目的是為了達到大一統(tǒng)及顯示國勢之盛,同時起到藩籬作用,見《試論宋代羈縻制及其對貴州的羈縻控制》,《宋史研究論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30 頁;吳永章先生指出,宋朝對鄂西少數民族的管理主要體現在以土官制間接控制與重視恩信以達籠絡目的兩方面,見《宋代鄂西民族問題散論》,《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1988年第2 期;段緒光指出,宋朝“貢賜”在湘鄂西地區(qū)具有重要的影響,它已成為宋朝羈縻統(tǒng)治當地各族的重要手段,也是籠絡羈縻“土酋”的最有效的措施,見《論宋代湘鄂西土酋的“朝貢”與朝廷的“回賜”》,《民族論壇》1989年第2 期;戴建國認為,宋朝對西南少數民族歸明人既優(yōu)待也嚴格監(jiān)督,見《宋朝對西南少數民族歸明人的政策》,《云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2 期;劉復生提出,羈縻州僅是宋代羈縻統(tǒng)治的形式之一,羈縻統(tǒng)治形式的多元化正是宋代邊疆民族政策的一個特點,宋代的羈縻政策并不僅在羈縻州推行,見《宋代羈縻州“虛像”及其制度問題》,《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4 期;麥思杰認為,從羈縻制度到土司制度,是地方洞酋與王朝政治在兩宋期間圍繞著市場展開互動的結果,見《地域經濟與羈縻制度——宋代廣西左右江地區(qū)羈縻制度研究》,《廣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1 期;等等。,但仍然會掛一漏萬??v觀此前學者的研究,不難發(fā)現研究視角多是鎖定在宋朝政府對西南地區(qū)民族實施羈縻政策的目的及效用上,從溪峒視角及夷漢認同視角審視這一民族政策的研究較少。實際上,宋朝對西南少數民族政治上綏撫與經濟上慰撫兩手并抓,并且政治上的羈縻是以經濟上籠絡為基礎。所謂宋朝羈縻政策中的經濟元素,無非就是切合少數民族生活必需的米、鹽、彩等物品,這其中食鹽以其獨特的時代及區(qū)域特征成為夷漢價值認同的起點。此前已有學者對宋代西南民族地區(qū)食鹽與社會治理的關系進行過粗淺探討③裴一璞:《宋代夔路食鹽博弈與社會互動》,《鹽業(yè)史研究》2013年第4 期。,遺憾的是這樣的研究實在是鳳毛麟角,也并未深刻闡述鹽在宋代羈縻政策中的作用及影響。本文即期借助人類學及歷史學相關理論方法,以“鹽”為線索探討宋代西南地區(qū)羈縻政策的內涵,以及夷夏族群價值認同的主觀效用與其造就的客觀社會形態(tài)。筆者學識淺陋,還希望諸位專家批評指正。

        一、以維其心:借鹽利實施的綏靖政策

        在人類學族群研究中,許多學者都強調“族群”是人類在資源競爭中為了追求集體利益,并限定可分享資源的人群范圍而產生的以主觀認同凝聚的社會人群。若以這樣的認識解釋歷史時期的華夏族群,顯然有失偏頗,長久以來夷夏觀念都在歷史文人的書寫及帝王將相的施政中被重讀,以中原王朝為政治主體的統(tǒng)治疆域中,“蠻夷”的繁衍生息并不完全以分享資源的人群為基礎,至少在唐宋時期的羈縻政策下西南土酋并不完全如此。王明珂先生曾指出:

        華夏邊緣確立后,歷代華夏政權并不依賴剝削邊緣人群來維持。一般而言,傳統(tǒng)華夏統(tǒng)治階層最擅長的是剝削華夏農民。相反的,華夏邊緣必須順服、安定,以造成太平盛世的意象。為達此目的,除了武力威脅外,多數時候華夏政權對于邊緣人群是誘之以利,將他們維系在華夏四周。同時,華夏統(tǒng)治階層與知識分子經常強調邊緣人群的“異類性”,如此以強化異質邊緣的辦法,來強調華夏間的同質性與增進彼此的凝聚,其目的仍是為了維護華夏的共同資源。[1]412

        這里所謂的邊緣人群多半指華夏政權之內的蠻夷民族,所謂“誘之以利,將他們維系在華夏四周”,多半也是唐宋羈縻政策的本質所在。然而,我們必須認清“誘之以利”并不完全指授其土官以自治,也不是真正意義上族群資源競爭下的資源共享。尤其在西南溪峒土酋“心慕華風”[2]946的宋代,宋廷的羈縻政策推行并不再單向地以達華夏邊緣順服、安定,土酋朝貢及獻土較之唐代有了很大改觀。但這并不能遮蔽族群之間對生存必需的物質材料的訴求,土官自治或羈縻州縣的設置也必須在對諸如“食鹽”的競爭或博弈中實現。有意思的是,我們在宋代西南民族史料中也著實看到了大量有關“食鹽”的信息,這些信息甚至直接與宋廷的羈縻政策有關。

        《宋史·蕃夷傳一》記載:

        咸平五年正月,夔州路轉運使丁謂言:“溪蠻入粟實緣邊寨柵,頓息施、萬諸州饋餉之弊。臣觀自昔和戎安邊,未有境外轉糧給我戍兵者?!毕仁?,蠻人數擾,上召問巡檢使侯廷賞,廷賞曰:“蠻無他求,唯欲鹽爾。”上曰:“此常人所欲,何不與之?”乃詔諭丁謂,謂即傳告陬落,群蠻感悅,因相與盟約,不為寇鈔,負約者,眾殺之。且曰:“天子濟我以食鹽,我愿輸與兵食?!弊允沁吂扔腥曛e。[3]14175

        這則史料表明,施、萬諸州蕃落民眾對食鹽的客觀需求,在宋廷滿足這種需求的情況下,夷漢盟約簽訂,才真正實現宋朝羈縻政策。值得玩味的是,食鹽似乎比授其土官自治更實用,甚至解決了邊谷之需。這里反映了兩種面相,其一,溪峒蠻族的食鹽之需,可能建立在宋朝食鹽專賣剝奪地方,壟斷地方鹽業(yè)開采的基礎上;其二,宋廷以食鹽換羈縻之治,可能成為羈縻政策視域下最佳的選擇。

        宋朝政府財政收入很大一部分來源于茶鹽專賣,通過遍布中原及沿邊地區(qū)的商貿市場及對榷場貨物的管理,源源不斷地將國家財富收歸國庫。宋人尤云:“國家養(yǎng)兵之費全藉茶鹽之利”[4]2711;“國家養(yǎng)兵全藉茶鹽,以助經費”[4]6708。禁榷之利對宋朝政府來說異常重要,這也是宋代財政即為軍事財政的道理所在。宋代西南地區(qū)的鹽業(yè)主要有廣南西路的海鹽和四川益、梓、夔、利四路的井鹽,這兩地的鹽主要行銷本路,但官方禁榷與營利必然觸及地方溪峒的利益。

        《太平寰宇記》卷88 劍南東道瀘州條,記載管下羈縻州的納、蘭、順、宋四州,“輸納半稅。其州在邊徼溪峒,不伏供輸”。高、奉、思峨、蘭、晏、長寧、鞏、淯、定九州,“在淯井監(jiān),供輸紫竹”。[5]1743又《宋史·沈括傳》載:“戎、瀘間夷界小井尤多。”[3]10654郭聲波先生則據此推斷,瀘州溪峒供應的紫竹是治井官監(jiān)熬鹽的燃料,可能淯井監(jiān)四周夷蠻曾開采過大量小型井鹽。[6]宋朝政府設置的淯井監(jiān)恰恰在瀘州溪峒的腹心地區(qū),我們權且不談官方與夷蠻爭利的對錯,僅從這樣的鹽業(yè)開發(fā)背景而言,夷蠻騷亂的實際原因已不言自明。川史亦載:“淯井牢盆之利,漢夷爭之,乍服乍叛,迄于政和,百二十年。”[7]由此可見,鹽利之爭曾是宋代瀘州溪峒與政府對立的矛盾根源。按淯井監(jiān)周邊溪峒的寇擾情況來看,大致發(fā)生在至道元年至政和七年之間(995~1117年),夷人主要是為了“奪鹽井”[4]8794,宋廷的處理方法主要是綏靖①大中祥符二年四月甲寅,“瀘州言,近界諸蠻交相侵奪,請教兵御之。上曰:‘遠方之人,但須撫慰,使安定耳?!眳⒁娎顮c:《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71,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605 頁。大中祥符三年四月乙亥,“上封者言:戎、瀘州夷人前歲為梗,蓋淯井監(jiān)深在溪洞,官司少人往來,致茲稔惡。”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73,第1668 頁。。但綏靖的關鍵是穩(wěn)定人心,一如后人所認為:“淯井監(jiān)者,在夷地中,朝廷置吏領之,以拊御夷眾,或不得人,往往生事。”[3]14229授以土官之類的羈縻政策在此早已實行過,效用較差可能是并未觸及本質問題。北宋時期淯井監(jiān)溪峒動亂主要發(fā)生在宋真宗大中年間,直到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再度開邊提出政策性規(guī)約,此后這一政策一直為南宋沿用。政和七年八月二十日,宋徽宗下詔:

        瀘南城寨招安把截將之類,以年勞累遷都史并蕃官夷界巡檢等,舊法,須候立功,方得遷轉及出官。若不生事,功何由立?甚非綏靖之策。今后如實歷五年滿日,能彈壓邊界,別無生事,將合出官者特與出官。其蕃官巡檢等,與轉一官,量增鹽彩。稍有生事,重行典憲。[4]8986

        這一里程碑式的詔書中對原來蕃官升遷資序考核辦法進行了修訂,把原來立功生事修改成了治邊無事五年一轉資,并指明這才是真正的綏靖之策。值得注意的是,蕃官職位高低尚在其次,“量增鹽彩”才是關鍵,這在政和七年之前的宋廷對西南溪峒義軍發(fā)放的糧餉中亦可窺見?!端问贰け尽份d:

        夔州路義軍土丁、壯丁州縣籍稅戶充,或自溪洞歸投?!湫iL之名,隨州縣補置,所在不一。職級已上,冬賜綿袍,月給食鹽、米麥、鐵錢;其次紫綾綿袍,月給鹽米;其次月給米鹽而已,有功者以次遷。[3]4743

        渝州懷化軍?!捕?、把截將歲支料鹽,襖子須三年其地內無寇警乃給,有勞者增之。[3]4744

        嘉祐中,補涪州賓化縣夷人為義軍正都頭、副都頭、把截將、十將、小節(jié)級,月給鹽,有功以次遷,及三年無夷賊警擾,即給正副都頭紫小綾綿旋襕一。[3]4744

        這以鹽利為代價的蕃官政策在南宋初年幾乎成為瀘州乃至其他川峽地區(qū)蕃官的例行福利,紹興十七年(1147年)先是兵部上言瀘州設置的西南蕃都大巡檢使也參照政和七年(1117年)指揮序資[4]9862,紹興三十年(1160年)蕃族判孺承襲其父落抵,“充西南蕃都大巡檢使,每年支鹽一千斤,彩絹四十匹”[4]9862。宋代川峽四路的井鹽除了梓州路瀘州淯井監(jiān)為產地之外,還有夔州路產鹽主要供應夔州路施、黔等州,也曾屢屢發(fā)生溪峒與官方爭奪鹽利的事件。

        據史載,至道二年(996年),黔州言:“蠻寇鹽井,巡檢使王惟節(jié)戰(zhàn)死。”[3]99宋真宗咸平年間,施州溪峒蠻亦常??軘_鹽井。因為夔州路轉運使丁謂陳奏溪蠻入邊,才有:“詔以鹽與之,且許其以粟轉易,蠻大悅,自是不為邊患。”[3]14242此亦可見,夔州的食鹽專賣侵及溪峒利益,溪蠻所爭者實為鹽利。筆者推斷,宋廷應對夔州路的夷漢沖突,在丁謂提出以粟轉易之前,可能只是鎮(zhèn)撫加安撫,繼之授土官;丁謂提出以粟轉易之后,宋廷將鹽利納入羈縻政策中,或者說以鹽利作為羈縻的核心內容。我們從現存史料中也確實看到,宋真宗中后期將食鹽作為對溪峒土酋選用的標準,以及作為貢賜中的主要內容。比如,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能夠率溪峒蠻人歸投的土酋,夔州路轉運使宣稱:“近置暗利寨,有為惡蠻人能署其首領職名,月給食鹽。”[8]1743看來食鹽對土酋的利益來說非同尋常,宋廷也恰好抓住這個特征在蠻人朝貢回賜中大作維系人心的文章。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八月,宋真宗下詔:“溪峒蠻人因朝奉遣回者,并令夔州路轉運使勘會貢方物者,人賜彩二匹,鹽二十斤,無方物者,人彩二匹,鹽半斤,其近上首領,即加賜二兩銀碗一?!保?]9884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三月,樞密院更言:“溪峒蠻人每年一次上京進奉人數不少,例皆兇愚,訪聞往來搔擾官私。欲下夔州路轉運使,只作在彼意度,勾喚高、順等諸州頭首審議,以蠻人進奉涉路沖寒,多有死亡,自今或只將進奉土貢物納于施州,貢表詣闕,其差來蠻人,依元定數即就施州給賜例物,發(fā)回溪峒。如得穩(wěn)便,即令蠻人連書文狀,取候朝旨。若愿得食鹽,亦聽就近取射數目,比折支與。若蠻人堅欲詣京買賣,即許每十人內量令三二人上京?!保?]9886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正月,夔州路轉運司言:“施、黔州蠻人入貢,乞就本州島投納貢布,止具表狀聞奏,仍厚為管設,或以鹽,或以錢,等第給賜,遣歸溪洞?!保?]10889有學者即提出,宋代湘鄂西地區(qū)的土酋、土蠻利于優(yōu)厚的賜物,特別是對賜物中的食鹽迫切需要,一些蠻人為獲得食鹽等物便想方設法入貢。[9]

        除此之外,宋朝政府還將食鹽作為軍功、歸明賞賜的重要物品賞賜給夔州、荊湖南、北、廣南西路溪峒土酋,這種維系人心的措施與授其土官等羈縻政策相輔相承。北宋中前期,夔州路溪峒諸蠻歸順或變亂無常,諸蠻之間亦有間接的沖突,宋廷以授土官為主的綏靖政策并不能完全慰撫溪峒內外的利益沖突。宋朝政府在地方的屯駐兵力有限,加之對溪峒地形及蠻情并不了解,處理溪峒沖突的主要策略是籠絡土酋的以夷制夷之策,以武力為威懾手段。不過,宋朝政府的綏靖政策只是處理溪峒與政府之間的矛盾,并不涉及溪峒之間的沖突①史載:“大中祥符元年,夔州路言,五團蠻嘯聚,謀劫高州,欲令暗利寨援之。上以蠻夷自相攻,不許發(fā)兵?!眳⒁娒撁?《宋史》卷493《蠻夷一》,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14176 頁。。這樣一來,宋朝政府所授土官治理地方的含義則與地方行政概念差異甚遠,所謂羈縻政策僅要求以地方組織為單位或以土酋為代表臣服或認同皇權領導。對于宋廷而言,溪峒區(qū)域屬于自治的國家領土;對于溪峒土酋來說,來自宋廷的食鹽與土官身份同樣重要。那么,軍功、歸明食鹽賞賜即成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翻閱史料我們發(fā)現,這方面的歷史信息十分豐富。比如,天圣六年(1028年),知溪峒忠順州彭儒贊捉殺賊人羅萬強等人,宋仁宗在常規(guī)賞賜范圍之外,“更支賜鹽三百斤”;[4]9886皇祐二年(1050年),施州規(guī)定歸明土蠻軍校,“死者許其子孫代守邊,仍先給食鹽”;[4]8953皇佑三年(1051年),邵州溪峒中勝州舒光銀殺賊有勞,“依舊例賜鹽一千斤、絹一百匹為酬獎”;[4]9887熙寧五年(1072年),知下溪州彭師晏乞納馬皮、地土,轉升刺史,“改支逐年衣襖色額,加食鹽,并乞母、妻進邑號”,[4]9889亦得詔旨;乾道八年(1172年),宋廷規(guī)定“自今后如蠻人每名中賣到馬三百匹者,賞錦段一匹、鹽一百斤”,[4]9093等等。

        從史料中不難看出,宋朝政府將食鹽作為賞賜蕃蠻的重要內容,主要還是一種物質利益與政治利益之間的交換,這種交換即是建構在族群邊界①這是挪威學者弗雷德里克·巴斯提出的理論,他所指的族群邊界不一定是地理邊界,更重要的是一種社會邊界,它是一種存在于心理中的邊界,即我們在自己的心中強調的某些特征,以此作為邊界把本族群與其他族群區(qū)別開來。參見弗雷德里克·巴斯主編:《族群與邊界——文化差異下的社會組織》,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7-8 頁。認同的基礎上。宋朝政府的綏靖政策的根本是維系蠻族與中原王朝之間的當下從屬關系,這種關系的根本是取得溪峒的認同,駐兵鎮(zhèn)服很多時候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南宋時期廣南西路所轄宜州蠻騷亂無常,廣南西路經略、安撫、轉運、提點刑獄司即共同上言:

        照對宜州蠻賊蒙令堂、莫文察等作過不一,逐司措置外,本路被邊州宜州尤為緊要,蓋緣西接南丹,北接安化、茅難、荔波五團,南接蝦水、地州、三旺諸洞,地勢介僻,蠻情狡詐,最艱控馭。自來朝廷給生料券,歲計鹽數萬斤,錢數千緡,按月支散,以維其心。隨山川險阻,列置隘柵五十余處,土丁、將兵分番戍守,以扼其路。[4]9900

        “歲計鹽數萬斤”,若按周去非所記每斤140 文,[10]184也值數千緡,應該是筆不小的支賜。由此可見,南宋政府為了控馭溪蠻,用食鹽這種生活必需品來“維其心”。實際上,這種食物羈縻手段并不只適用于廣南西路這樣的鹽產地,在荊湖南路同樣起到積極的作用。

        至此可見,宋政府在西南民族地區(qū)的羈縻政策的核心思想是綏靖,但國家利益與溪峒蠻族利益之間往往存在沖突,宋代政府沿襲唐代的羈縻政策,力圖從文化認同方面將溪峒地區(qū)納入國家版圖之內,授其土酋以土官,尊其風俗以自治,并沒有從根本上化解這一沖突,這也是“蠻情狡詐,最艱控馭”的根本所在。前文已粗略舉例夔州路及梓州路由鹽利導引的土蠻騷亂問題,這一問題在廣南西路羈縻政策中同樣造成深遠影響。這主要是因為廣南西路在南宋時期是重要的海鹽產地,盡管這些海鹽主要供應廣西本地的需求,但同樣是政府基本開支的主要來源。有學者考證認為,在邊境防衛(wèi)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廣南西路的財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鹽利的收入,特別是南宋時代更加明顯。[11]165食鹽走私本來就弄得官府焦頭爛額,溪峒蠻族擾亂官鹽生產更是忙得官府措手不及。慶元四年(1198年),宜州蠻蒙峒、袁康等寇擾廣西,“奪官鹽為亂”,[3]14211廣西帥司不是調官兵鎮(zhèn)壓而是招降之。但這樣的綏靖政策并不能遏止溪峒騷亂,宋朝政府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也是選擇“利益分享”,以鹽利維系蠻族之心。南宋廣南西路在推行綏靖政策的過程中也確實是以鹽利為中心進行的,食鹽不僅成為地方土酋的俸祿內容,還成為地方政府優(yōu)待溪峒蠻的重要內容。比如,南宋士大夫范成大就曾說,宜州管下的羈縻州中,“其尤者曰南丹州,待之又與他州洞不同。特命其首領莫氏曰刺史。月支鹽料及守臣供給錢”。[12]179淳熙十一年(1184年),因為宜州地方官不支溪峒思立寨鹽錢,致使土酋蒙光漸暴亂,宋孝宗只好貶謫守臣,“敕帥、漕以時給溪峒鹽錢”。[3]14213

        二、以鹽轉易:羈縻視域下的價值認同

        一如前節(jié)所論,鹽利搭建起了宋朝政府與溪峒蠻之間的雙向認同,這種認同是游移于族群與國家之間的文化接受,也基本符合巴斯的族群邊界概念。過往的相關研究,多是圍繞皇權視域政府在溪峒地區(qū)的羈縻政策,往往把羈縻政策視同一種制度。無可否認,此前的研究有種把宋代西南土酋形態(tài)史研究作為前土司的一部分來看待,筆者并不否認這樣的研究價值,但若能將羈縻政策放在價值視域下考察族群之間的認同取向,可能會為我們深入了解羈縻政策有所幫助。有學者即提出,過往的土司研究,在制度考辨方面用力較多,初步勾勒了歷代中央王朝向南方“蠻夷”地區(qū)拓展的圖像,但對制度具體實施過程中王朝與地方社會間的復雜互動,以及地方社會變革的動態(tài)而又充滿矛盾的實際場景揭示不多。[13]36筆者認為,以鹽利為視角考察宋代西南地區(qū)的羈縻政策,本身就是實際場景的研究入口,食鹽作為普通人的生活必需品,本來就貼近真實的歷史場景,只不過我們必須站在族群互動或族群邊界的視角來審視鹽利是如何影響到一種政策的實施或變易的。

        對于“羈縻州制”,在北宋時期的神宗熙寧年間和徽宗崇寧年間,朝廷對南方推行強化政策,曾兩度廢止“羈縻州制”,而試圖開拓南方蠻夷地區(qū),但這種強硬的政策沒有成功。岡田宏二先生采納吳永章先生的觀點,認為其失敗原因主要是南方駐軍造價太高,朝廷難以負擔,以及對溪峒民征收漢人一樣的賦稅容易激起強烈反抗。[11]20也就是說,宋朝政府在西南地區(qū)推行羈縻州制是價值考量下不得已之舉,綏靖思想背后隱藏著國家在地方的物質價值選擇。前文我們已經提到,宋朝政府在西南地區(qū)食鹽專賣盡管是國家財政的正當行為,但卻客觀上侵奪了溪峒民族的利益,加之食鹽是生活必需品,所推行的羈縻州制必須在政治訴求與財經政策之間做出選擇。顯而易見,宋朝政府的羈縻政策中已經意識到食鹽換取政治利益的重要性??紤]到羈縻州制的維護依然要靠在西南地區(qū)駐軍,宋朝政府首先要解決的是軍需問題,其次是慰撫土酋,維持一方穩(wěn)定,而這些都需要財政方面有所付出。宋真宗景德二年,時為權三司使的丁謂曾建言:“往者川峽諸州屯兵,調發(fā)資糧頗擾,而積鹽甚多,募南人輸粟平其價,償之以鹽。今儲粟漸充,請以鹽易絲帛?!保?]1341這是丁謂在大中祥符年間提出以鹽易粟之后提出的又一重要舉措,這一舉措解決了宋廷在西南地區(qū)屯兵調配物資的難題,并且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溪峒與宋朝政府之間的矛盾,實際上觸及到了羈縻政策存在的缺陷問題。宋代西南地區(qū)的羈縻政策沿襲自唐代,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實現政治大一統(tǒng),以制度為型塑,以武功為其護航,但實際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關鍵問題是沒有從族群價值觀念上實現族群認同。此前研究者都曾注意到宋代羈縻政策較之唐代先進之處是羈縻州制推行更廣,賦稅方面夷漢分治及區(qū)別對待,土官任命更加規(guī)范化,但這些特征并不能根本解決溪峒之間及夷漢之間的矛盾。筆者認為,歷史時期西南地區(qū)的夷漢族群認同歸根結底是一種價值規(guī)約下的文化認同①王明珂先生并不這么認為,他提出工具論強調資源競爭與族群邊界的關系,強調視狀況而定的認同與認同變遷,這可能泯滅掉族群認同與其他人類社會認同的差別,族群認同的關鍵應該是文化。參見氏著:《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第18頁。,宋代西南溪峒蠻與政府之間的食鹽交易即是一個有力的例證。

        前文我們提到丁謂“以鹽易絲帛”的財政策略,這種策略源于解決軍儲危機的“以鹽易米”政策,充分體現了宋朝政府的價值考量,價值考量下畢竟最近需求是第一要素。“以鹽轉易”政策顯然在宋代西南地區(qū)經歷過演變,宋廷在西南溪峒地區(qū)對食鹽的價值認同與溪峒蠻對食鹽的價值認同也發(fā)生過變化,這種價值認同與文化認同在族群認同上差異甚遠,卻影響著羈縻政策的變化,一定程度上觸及到族群邊界認同??v觀宋代與“以鹽轉易”相關的文獻資料,我們發(fā)現大致分為三個時期:宋真宗朝、宋神宗朝及南宋高孝二帝時期。宋真宗朝,西南溪峒民族“心慕華風,來修任土之儀”,也是宋朝政府積極開邊時期,夔州路向氏、彭氏、覃氏蠻叛附無常,鹽利曾成為這一地區(qū)蠻亂的動因,丁謂提出“以鹽易米”不僅解決了軍需問題,也一定程度上安撫了溪峒民族,總的來說宋廷“以鹽易米”是利大于弊的。

        宋神宗時,“熙寧中,天子方用兵以威四夷”,[3]14180是積極開邊的高峰期,基本延續(xù)了宋真宗朝“以鹽易米”的政策。比如,廣南西路鹽產豐富,地方官將“以鹽易米”作為解決軍需及收籠溪峒的基點,“愿出納課米,量支食鹽”,“候納到課米,即給以鹽”;[4]8694荊湖北路所轄沅州地處偏遠,規(guī)定“沅州招納偽地、林、錦等十三州歸明,得戶三千九十,丁六千四百四十一,逐州分認歲入課米,以鹽酬之”。[4]9889“出納課米,量支食鹽”,“歲入課米,以鹽酬之”,用在酬獎歸明溪峒蠻,顯然是種優(yōu)惠政策,同時也說明溪峒蠻將食鹽價值看得很高。

        南宋中前期,宋高宗紹興年間及宋孝宗朝,是南宋偏安東南政局形成的時期,加強了對南方諸族的控馭。比如,南宋時期失去了西北優(yōu)良的馬產地,軍需戰(zhàn)馬主要靠政府在南方地區(qū)購得,并在廣南西路設立了買馬司,買馬價錢,“于廣西欽州鹽倉就支撥鹽一百萬斤應副還易”,“其買鹽本錢令本路提舉茶鹽司于應干上供錢內撥還”。[4]9079不過,向溪峒蠻族買馬總會遇到良劣不齊,知曉蠻情的蠻人必須給予獎勵。紹興三年(1133年)四月二十三日,邕州進士昌愨即獻買馬策說:“自來官司差人入蠻干辦,須赍鹽彩,結托開路,方得前去。伏睹大觀買馬格,每招馬一百匹,支鹽一二百斤、彩一十匹與招馬人,充入蠻開路結托人信。乞指揮買馬司,如差效用入蠻招馬,許借官錢充買鹽、彩。俟招到馬數,乞依大觀買馬格銷破折會?!保?]9079南宋初年廣南西路買馬顯然是政府的重要需求,這種需求較之食鹽專賣來說更為重要,政府以食鹽代替錢幣支給蠻族,是經過價值考量的。但食鹽專賣體制下私鹽交易盛行突顯出交易過程中可能鹽價抬高的現象,這樣一來政府必然支出加大。紹興四年(1134年)二月十九日,廣南西路買馬司李預上言:“昨支降欽州鹽一百萬斤,止是取撥一次,未有每年許支撥定額。蓋蕃蠻要鹽,如川陜用茶,止是博易之物。每年許令依已降指揮,取撥鹽一百萬斤,可以當錢七萬余貫?!保?]9081可見,南宋初年廣南西路的市馬是“以鹽易馬”,但博易過程中食鹽轉變成交易媒介,充當了一定的貨幣職能,這當然取決于溪峒蠻族對食鹽的充分認同。隆興初,廣南西路買馬司廢罷近三十年后重新調劃,知靜江府方滋提議:“從蠻人所愿,或用彩帛,或用鹽銀等物,依彼處市價博易?!保?]9085淳熙十二年(1185年)正月,諸司上言:“經略司初準朝旨,置馬鹽倉,貯鹽以易馬,歲給江上諸軍及御前投進,用銀鹽錦,悉與蠻互市。其永平寨所易交趾鹽,貨居民食,皆舊制也。況邊民素與蠻夷私相貿易,官不能制。今一切禁絕,非惟左江居民乏鹽,而蠻情亦叵測,恐致乖異也。”[3]14213南宋政府顯然是在禁私鹽貿易的基礎上維持買馬政策,“以鹽易馬”折射出溪峒蠻對鹽的極度認同,這也反映在其他“以鹽轉易”的交易活動中。

        乾道初年,宜章峒賊李金、靖州界徭人姚明教等作亂,宋孝宗的綏靖政策不僅體現在南郊禮成后大赦、拊循溪峒蠻,還下詔“平溪峒互市鹽米價,聽民便,毋相抑配,其徭人歲輸身丁米,務平收,無取羨余及折輸錢,違者論罪”。[3]14191鹽米交易價格顯然是撫慰溪峒蠻族的關鍵,食鹽在淳熙年間甚至完全成為貨幣媒介,由鹽米互易轉向鹽易商品明顯是食鹽綏靖政策的重要發(fā)展。淳熙三年(1176年)八月,湖北提刑司曾上言:

        靖州博米之弊:徭人用米博鹽四斤,折錢一貫,約米一石,其所散鹽不特雜和沙泥,又且減免斤兩;其所米不特大斗多量,又且加耗費。乞下靖州,每歲博糴,止得差官置場,用錢用鹽,從民間情愿,兩平博易,不得輒有科敷。又科鹽之弊:每歲計錢買鹽,發(fā)下屬縣塞堡,不問已經減尅折閱,每袋定要認作三百斤,每斤要錢二百五十文足。鹽價既高,又虧斤兩,多雜沙泥,無人愿買,不免科率徭峒頭首人,分抑眾徭?zhèn)l鹽納錢。[4]9898

        這則材料記錄了靖州溪峒地區(qū)官府以鹽博糴的實例,“用錢用鹽,從民間情愿”,顯然表明食鹽已成為商品交換的媒介。材料所反映的問題已不是需要“平溪峒互市鹽米價”來解決,而是要遵守交易的誠信,“鹽價既高,又虧斤兩,多雜沙泥,無人愿買”,實際并不是簡單地弄虛作假傷害徭人那么簡單,主要是關系到官府與溪峒之間的互相認同,否則徭人作亂則會泛濫難治。

        綜上所述,我們基本可以看清楚,宋朝政府在西南民族地區(qū)實行的以食鹽交換為主的綏靖政策,有一個由單一交換向多元交換的轉變過程。從以鹽易米到以鹽轉易多物的轉變,很大程度上表明宋朝羈縻政策的遷移,這種遷移是以價值判斷為指向,以物質利益代替武功懾服為手段的政治行為。當然,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價值判斷作為民族認同的基礎,必然導致政策性的夷漢制度產生。嘉泰四年(1204年)六月十九日,南宋臣僚就曾上言:

        竊見蜀之邊夷常為邊患,而蒞于提刑司者,在嘉定屬邑,曰峨眉,則有虛恨蠻;曰犍為,則有夷都、董蠻。嘉佑間,虛恨一再寇邊,歷治平、熙寧以迄紹圣,入寇無虛歲。政和間,其酋以狀來乞博易,有旨弗許,寨將懼其侵邊,始創(chuàng)為茶鹽等犒遺,蠻酋因以為例,歲輒邀求,名曰年計。紹興之末,復因其寇掠,提刑司措置令還所掠保護、籠蓬等四寨,支犒銀、布、茶、鹽、鍋鐺之屬各有差,謂之四寨貼補,間一給之,而寨將之私賂不與焉。然猶時有侵掠,迄今有酋崖烈尚未打誓。夷都、董蠻初以土豪侵據地險,朝廷命歲與之賂,名曰索稅,所給不過生紬、茶、鹽,歲持三印紙如券。[4]9901

        這里所提到的“年計”、“貼補”、“索稅”明顯是種安撫性質的羈縻政策,其核心內容是滿足酋蠻博易,博易中最為常見和最為必須的內容就是茶、鹽,主要因為茶、鹽是西蜀的地方特色,亦是夷蠻生活之必需。據此可見,宋代西南地區(qū)羈縻政策中食鹽曾經承擔過夷漢之間價值認同的橋梁,從而推進這一政策的成熟和發(fā)展,有助于我們深入探討族群認同中價值判斷的重要性。

        結語

        王明珂先生曾指出,民族是最一般性的、最大范圍的“族群”,這個主觀民族范疇的形成,是在一個特定的政治經濟環(huán)境之中,人們以共同的自我稱號及族源歷史,來強調內部的一體性與設定族群邊界排除他人,并在主觀上強調某些體質、語言、宗教或文化特征,隨著內外環(huán)境的變化,可共享資源的人群范圍也隨之改變,因此造成個人或整個族群的認同變遷。[1]77宋朝政府在西南地區(qū)推行的羈縻政策并沒有改變夷、漢之間的文化認同,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大一統(tǒng)疆域的目的,這種前土司形態(tài)的溪峒自治制度并不依靠武功來維系,而依靠特定的價值認同來實現。

        通過筆者近乎散亂的文獻梳理和細微考證,我們大致可以弄清楚,食鹽在宋代西南地區(qū)羈縻政策中的作用。宋朝政府曾經“以鹽易米”平撫溪峒暴亂,并且將食鹽的交易憑證推廣到多種商品交換之中,甚至充當一定的貨幣職能。當然,這種以鹽易物的交易行為首先是在溪峒民族認同的情況下實施,借此實現宋朝政府對西南民族地區(qū)的政治影響。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宋朝政府借助以鹽易物的交換行為有效推進羈縻政策只是綏靖手段之一,茶、帛彩等生活必需品也承擔過這樣的職能,只不過以鹽易物的交換更為頻繁。另外,以鹽易物的交易行為,反映出夷漢之間的物質價值認同,離夷漢民族認同尚存在一定距離,但卻直觀反映出族群邊界認同的一些面相。

        [1]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M].臺北:允晨文化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997.

        [2]賜溪洞蠻人彭元宗等進奉端午布敕書[G]//宋大詔令集·卷240.北京:中華書局,2009.

        [3]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4]徐松.宋會要輯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5]樂史.太平寰宇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7.

        [6]郭聲波.宋代瀘屬羈縻州部族及其社會文化再探[J].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3).

        [7]蒲果.忠祐祠記[G]//宋代蜀文輯存:卷100.民國三十二年江安傅氏刊行.

        [8]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4.

        [9]段緒光.論宋代湘鄂西土酋的“朝貢”與朝廷的“回賜”[J].民族論壇,1989(2).

        [10]周去非.嶺外代答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9.

        [11]岡田宏二.中國華南民族社會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2]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校注[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

        [13]溫春來.從“異域”到“舊疆”:宋至清貴州西北部地區(qū)的制度、開發(fā)與認同[M].北京:三聯書店,2008.

        猜你喜歡
        族群食鹽政策
        政策
        房地產導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政策
        房地產導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論《白牙》中流散族群內部的文化沖突
        助企政策
        新興族群的自白
        時代郵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政策
        華人時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巧稱食鹽
        新修訂的《食鹽專營辦法》相關表述之探討
        漢德森 領跑年輕族群保健品市場
        食鹽PK風疹塊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情侣|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激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东京道一本热中文字幕|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无码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 视频国产自拍在线观看| 人妻洗澡被强公日日澡电影|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无码区a片| 啊v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国产av网站| 日本少妇春药特殊按摩3|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系列一区尤物视频| 99久久婷婷国产精品网| 手机在线观看亚洲av|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免费|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 亚洲欧美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正片 |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不卡 |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人妻人妇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夜夜欢性恔免费视频| 就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日本女同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俺也去 | 国产丰满老熟女重口对白|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 九月婷婷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亚洲色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av首页在线|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一级av理论手机在线|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99p| 亚洲欧美久久婷婷爱综合一区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