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力健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210000)
手語元素在新媒體界面交互應用中的圖形特征研究
蘇力健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210000)
隨著技術的革新與發(fā)展,界面交互進入了圖形用戶界面時代,圖形是視覺符號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形式,也是一種信息傳遞的重要方式。圖形是人們視覺感知中最易接受的形式之一,因此圖形也就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于新媒體界面交互應用之中。手語是一種直觀的、自然的交互方式,表達快捷,表意豐富,手語是按照某種規(guī)則識別出手勢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具有很強的一致性與擴展性,其圖形化運用能給人們帶來全新的界面交互體驗。
手語元素;界面交互;圖形
此論文為校級課題研究論文,課題名稱:《手語元素在新媒體界面交互運用中的圖形特征研究》,此論文為校級重點課題研究論文,課題名稱:《我校無障礙校園軟環(huán)境設計研究》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新媒體界面交互應用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交互方式越來越顯示出相對的局限性,因此,直觀、自然與友好的多模式交互方式十分必要。在界面交互中,圖形作為信息傳達的橋梁是界面交互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而手語作為一種直觀的、自然的交互方式,表達快捷,表意豐富,手語圖形識別是按照某種規(guī)則識別出手勢表達的內(nèi)容再由圖形語言表現(xiàn),具有很強的一致性、擴展性與普適性,手語元素可以從動態(tài)手勢轉變?yōu)殪o態(tài)圖形,再由靜態(tài)圖形變換到動態(tài)手勢進行雙向交互應用。因此,基于手語元素的圖形完全可以作為一種輸入與輸出手段運用在新媒體界面交互應用中,給人們帶來全新的界面交互體驗,具有廣闊的實用前景。
國外對于手語圖形識別的研究開始于1982年,由Shantz和Pofzne實現(xiàn)了一個合成美國手語圖形的計算機程序。隨后,世界上一些知名高校、計算機公司、科研機構也都紛紛投入到手語圖形識別的研究與開發(fā)之中。國內(nèi)在手語元素圖形識別國內(nèi)手勢識別的發(fā)展研究中,最早進行研究的是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的研發(fā)小組,于1994年提出了一種基于靜態(tài)復雜背景目標的手語圖形捕捉與識別技術,其團隊于2001年實現(xiàn)了對中國手語30個手指字母的靜態(tài)識別。2002年,香港中文大學對靜態(tài)的手形進行分析,采用了PCA/MDA策略,使得單純的靜態(tài)手勢在較大規(guī)模的詞匯量上的識別率提高了很多,實現(xiàn)了較好的動態(tài)手語識別效果,對于連續(xù)手語識別很有意義。
1.手語圖形的直觀性
手語圖形的直觀性是界面交互中最為重要的標準之一,其是一種單純、精煉又表意到位的圖畫式語言。手語圖形能有效的傳達信息,人們對于手語圖形所要傳達的信息一目了然。手語圖形化是以手勢操作將需要操作的界面直接展現(xiàn)在用戶眼前,而操作過程也是用戶直接觸控操作界面完成,而不需要通過鍵盤,按鈕等其他中間過程去完成操作過程,這樣帶來的用戶體驗是鍵盤和按鈕無法達到的。因此,手語圖形更易讓人接受,甚至可以減少思考的過程。
2.手語圖形的通識性
手語元素手語圖形化使之從動態(tài)手勢到靜態(tài)圖標,再在界面交互上實現(xiàn)靜態(tài)圖標到動態(tài)手勢的識別與操作,這一圖形設計不僅適合于聽障人士而且也適合于正常人,聽障人士既然得不到語言的交際工具,從視覺、感覺等去接收常人用聽覺得到的信息,形成一種新的語言形式,使用這類人群所熟悉的交流方式來設計信息圖形,從習慣上符合了聽障人士的生活常識,使之界面交互更加具備人性化的溫暖。而對于正常人來說,將手語的信息轉化為圖形,圖形語言表達精確,精準的圖形表達才能保證界面交互中信息轉換與傳遞的準確,因此正常人也樂于接受和使用。以此達到手語元素在新媒體界面交互應用中的手語圖形的普適性與通用性原則。
3.手語圖形的準確性
手語圖形存在的根本意義和價值是信息傳達,因此,在將手語的信息轉換為手語圖形的過程中,重點是保證在信息轉換過程中圖形語言的表意精確。精準的手語圖形表述才能保證交互的界面中信息轉換與傳遞的準確。所以好的手語圖形設計都是是表意清晰,意味深遠的,不僅可以準確的傳達信息,而且能帶給受眾無窮的想象與深刻的回味。
4.手語圖形的象征性和符號性
象征性是手語圖形的基本特性之一,手語圖形設計如離開了象征性就會失去它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手語圖形本身就是信息傳達的視覺語言,設計中的手語圖形元素一般具有如下功能:一是再現(xiàn)現(xiàn)實物象;二是寓意象征功能,即手語圖形作為傳遞特定情感、思維和信息的媒介,透過其表面形態(tài)傳達出的是更深層次的內(nèi)涵,從這一意義來講手語圖形具有符號學上的意義。
5.手語圖形的傳播性
手語圖形作為大眾傳播的主要媒體,充當著重要角色。在人類文明史上,人們積累了大量的手語圖形資源,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許多手語圖形在全球范圍內(nèi)已經(jīng)形成了共識,如手機界面手語圖形、多媒體指示標識手語圖形等。手語圖形與傳播是密不可分的統(tǒng)一整體,手語圖形的傳播與語言、文字的傳播不同,就傳播效果而言,手語圖形不僅比文字更易于認知和記憶,使人們更容易、更準確、更快地理解所要傳達的信息,從而便于人們迅速做出反應。
在新媒體界面交互應用中,界面是連接“用戶”與“產(chǎn)品”之間的橋梁,手語圖形作為界面交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極為重要作用,手語圖形是說明性的圖畫形象,是向受眾闡述某個觀念或傳達某種內(nèi)容的視覺形象,因此,圖語作為一種語言,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特點,如直觀性、通識性與普適性、象征性和符號性、傳播性等特點。與此同時,手語元素的圖形化是一種內(nèi)容豐富、有趣、延展性和可塑性極強的交互設計方式,它的引用可以緩解有限的設備操作屏幕帶給用戶的種種限制及尷尬,可以幫助用戶更加便捷地完成各種操作,同時也將帶給用戶一種全新的界面交互體驗。
[1]顧媛媛編著.《圖形創(chuàng)意》.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6.
[2](法)吉羅(Guiraud,P.)著,懷宇譯.《符號學概論》.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3]倪蘭編著.《中國手語動詞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15.2.
[4]游順釗編著.《手勢創(chuàng)造與語言起源》.語文出版社,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