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瀚宇
學校:長沙市第六中學
讓座
作者:趙瀚宇
學校:長沙市第六中學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一定會想讓座不過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在公交車上設(shè)有老弱病殘孕優(yōu)待座位,大家也都會主動給這些人讓座,這也是一種傳統(tǒng)的美德和基本的道德禮儀。
但是最近,經(jīng)媒體報道的一個“讓座”事件卻引發(fā)了一場軒然大波。9月9日下午4時左右,鄭州市一輛公交車上坐滿了乘客。上來一位老人站著,他要求旁邊一位坐著的年輕人讓座,但被拒絕。兩人發(fā)生爭執(zhí),老人盛怒之下打了年輕人四個耳光,年輕人并未還手??墒鞘喾昼姾?,老人倒地猝死。事后據(jù)醫(yī)生講述,老人身上無外傷,可能是情緒激動導致心臟病發(fā)而亡。
這件事一下子引發(fā)了各界爭論。年輕人不但受到牽連,被老人家屬指責質(zhì)疑,更遭到了媒體和公眾的大肆批評。他們認為年輕人給老人讓座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他當時讓座給老人,這件事情也許就不會發(fā)生了。所以老人的死年輕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也有部分觀點認為,老人不該倚老賣老強硬要求年輕人讓座,更不應(yīng)該在遭拒后動手打人,這樣做是沒有道理的。從嚴格意義上說,年輕人對老人的死不需負任何法律責任。
看完這篇報道,我的心里也是感慨萬分。坐公交車難免會碰上給人讓座的時候,我對讓座這件事也是深有體會的。我們放學正趕上坐車的高峰期,車上擁擠不堪,一路堵車,汽車走走停停,差不多要站個三四十分鐘。如果有個舒服的位子坐著,那些辛苦的上班族和學生族都可以乘機好好休息一下。我記得有一次自己放學回家,因為剛做了大掃除累得夠嗆,上車后好不容易等到一個空位出來,剛想坐下卻看到上來一個帶小孩的老奶奶,我沒有猶豫,立刻把座位讓給她們。雖然我站在旁邊也非常辛苦,被擠得東倒西歪,搖搖晃晃地站不穩(wěn),但我想我比她們年輕強壯,如果老人和小孩這樣站著不是更難受嗎?所以我累一點也沒什么關(guān)系。
我偶爾也聽大人們說起過有一些人不愿讓座,其中不乏一些道德觀念淡薄待人冷漠之人,但有的情況也要具體分析,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那些沒有主動讓座的人或許有自己的原因,比如身體不適,比如剛剛失業(yè)心情煩悶,又或者工作、生活的壓力太大,讓他自顧不暇……所以不要一味的指責批評任何一方。我覺得,人與人之間應(yīng)該要互相關(guān)心,互相理解和包容,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溫馨和幸福。
指導老師:劉亞慶
點評:文章的觀點從多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也正如作者所言,看待事物不要單一的從一方看,不妨換種角度去思維多份包容,社會才會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