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航
今年夏天,我們全家從富陽出發(fā),前往嚴子陵釣臺。我懷著對桐廬秀美山河的向往,來到清麗奇絕、錦峰繡嶺的富春山腳下。這里群峰爭秀,云煙迷蒙;綠山悠悠,船舟點點。遠眺這片奇妙的“蓬萊仙境”,嵐氣彌漫,像一縷輕紗牢牢地裹住了這片澄凈的天地;草木青翠,像顆顆翡翠裝點這場自然的視覺盛宴。
船??吭诹舜a頭上,我邁著朝圣般的步伐,登上了這塊因一人而聞名遐邇,因一種精神而流芳千古的圣地——嚴子陵釣臺,這里是東漢高士嚴子陵隱居的地方。
嚴先生祠堂見證了歷史的嬗變滄桑,粉黛的門墻銘記著嚴子陵遺留的寧靜與樸實,青黑的瓦片彰顯著一代隱士的高逸心境。走進祠堂,寬敞明亮的庭院讓人耳目一新,古樸典雅的廂房讓人心生暖意,雕梁畫棟的建筑讓人賞心悅目。
我懷揣著一顆平靜而虔誠的心緩緩地走上一級級銘刻著時光的青石階,瞻仰著正堂上端坐的祖先——嚴子陵,感慨萬千。是他教導子孫要勤儉、淡泊,是他的言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剛正不阿的后人,不屈服于強勢與權貴,不貪圖于名利與錢財。作為“光武故人”的后代,作為新世紀的希望之光,我深感肩負責任的重大,我將承接子陵之風,為祖國的興盛富強貢獻力量,為偉大中國夢的實現(xiàn)付諸行動。
斑駁的石壁上,鐫刻著北宋范仲淹的名篇《嚴先生祠堂記》,盡管石碑經歷了風吹日曬、歲月侵蝕,但這飽含深情的筆墨、由衷的欽佩之意猶存。嚴子陵作為光武帝劉秀的同窗,曾為東漢的建立出謀劃策,故范仲淹有詩云:“世祖功臣三十六,云臺爭似釣臺高?!备吖俸竦?、榮華富貴本可唾手可得,但嚴子陵篤愛山水,淡泊名利,高尚的節(jié)操一時成為儒林的楷模。怪不得范仲淹大聲點贊:“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走出祠堂,心情猶未平靜,到了山門,順著陡峭的石階向上攀登,吸進鼻的是綠色的空氣、綠色的雅致。半山坡上,無數(shù)形態(tài)不一的石碑,鐫刻的文字是古今名人對嚴子陵“高風亮節(jié)”的贊美,也有對富春江清麗奇絕、如詩如畫大好風光的描繪與喜愛。然而,在所有的畫作中,清代畫家任伯年的《嚴子陵五月披裘圖》是最具代表的,畫中的嚴子陵頭戴斗笠,身披羊裘。據記載,光武帝劉秀在齊國接子陵時,便是這身裝扮,整個人物活靈活現(xiàn)、躍然紙上。在這綠意悠悠、令人神清氣爽的竹林叢中,除了精品碑廊,更有惟妙惟肖、宛然如生的塑像——那些造訪過嚴子陵釣臺的文人墨客。李白的醉臥,湯顯祖的端坐,王安石的攬須,辛棄疾的回首,柳永的沉思,陸游的遠眸,蘇軾的灑脫……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神情畢現(xiàn),更為嚴子陵釣臺乃至富春山增添了一份神韻。
“身將客星隱,心與浮云閑”,李白的這首詩是對嚴子陵一生的寫照,他不屑于在惡濁的官場中沽名釣譽,而寧愿到山水間去過自由自在的隱士生活。
嚴子陵留下的不僅僅有讓后人引以為豪的淡泊精神,還有《子陵遺訓》中豐富的人生哲理和生活啟迪:“損人即自損也,愛人即自愛也”“凡有家者當行七事:好善,平直,謹虛,容物,長厚,質樸,儉約?!边@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民族要欣欣向榮所必經的途徑。這些箴言的光芒,將隨著時空的前進、改變,愈發(fā)光彩,成為后人的成功之道,成為整個民族的復興之路。
(指導老師:樂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