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亮
摩擦力和彈力是力學(xué)中兩種基本力,均屬于接觸力,摩擦力又是比較生澀難懂的力,并且彈力是摩擦力存在的前提,有摩擦力必有彈力.
一、常見接觸面的類型
1.平面與平面,如圖1所示.
2.點與平面,如圖2所示.
3.平面與曲面,如圖3所示.
4.曲面與曲面,如圖4所示.
5.點與曲面(桿子所受的力),如圖5所示.
彈力是力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是矢量,即有方向,彈力方向的判斷是對這個力研究的難點,也是突破口.因彈力是物體在發(fā)生彈性形變時為恢復(fù)原狀而對與之接觸的物體的作用,屬于接觸力且與接觸面垂直,則可知彈力的方向與恢復(fù)方向一致,與形變方向相反.
二、彈力的分析
1.彈力有無的判斷
(1)直接判斷法:直接由彈性形變的方向判斷彈力的方向.
例1 如圖6所示,物塊放在水平面上,由于地面受到物塊的擠壓,發(fā)生了向下的形變,由于要恢復(fù)成原狀,則會對與之接觸的物塊作用一個豎直向上的彈力.
(2)假設(shè)法:因物體所受的力并不是很明顯,屬于極其微小的形變,且是硬硬接觸,則可用假設(shè)法來解決此類問題.
例2 如圖7所示,試判斷小球是否受斜面的彈力?如果有請作出力的圖示.
解析 由圖中可見繩子垂直于天花板,如果球受斜面的彈力則繩子將會偏移豎直方向,所以球不受斜面的彈力.
(3)計算法:需要進行計算的受力分析問題,往往比較復(fù)雜,在于研究對象較多,需借助于數(shù)據(jù)來判斷,如由共點力的平衡條件來決定.
例3 如圖8所示,有一質(zhì)量為M的斜面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質(zhì)量為m的小物塊受到大小為mg的力F作用,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小物塊受幾個力?
解析 由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可知,物體只可能受重力和外力F,因F=mg則物塊所受合外力為0,若再受到斜面的彈力,則物塊不能處于靜止狀態(tài).
2.彈力的方向
(1)面與面接觸彈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指向受力物體,如圖9所示.
(2)點與平面接觸彈力的方向:過接觸點或接觸面的切線垂直于接觸面指向受力物體,如圖10所示.
(3)平面與球面接觸彈力的方向:垂直于切面,指向球心,如圖11所示.
(4)球面與球面接觸力的方向:過接觸點且垂直于切面指向球心,如圖12所示.
三、彈力的計算
例4如圖13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m的球形物體靜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并與豎直光滑墻壁接觸,4、B兩點是球跟墻和地面的接觸點,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受重力、B點的彈力、A點的彈力作用
B.物體受重力、B點的豎直向上的支持力作用
C.物體受重力、B點的彈力及地面的彈力作用
D.物體受重力、B點大小為mg的彈力、A點的作用力為0
解析 假設(shè)將光滑墻壁拆去,小球并不會左右滾動,可見小球并未受到A點的彈力,A錯誤;B點對小球的豎直向上支持力和地面對物體的彈力實為一個力,只是命名不同,C錯誤;小球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對小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BD正確.
例5如圖14所示,小球4的重力為G=20N,上端被豎直懸線掛于O點,下端與水平桌面相接觸,懸線對球A、水平桌面對球A的彈力大小不可能為()
解析 小球A處于平衡狀態(tài),懸線對球A的作用力只能豎直向上,由平衡條件可得:T+N=G,所以D不可能,A、B、C均正確.
例6 如圖15所示,質(zhì)量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個豎直擋板擋住.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因勻速運動,豎直擋板對球的彈力可能為零
B.若加速運動,斜面對球的彈力可能為零
C.斜面和擋板對球的彈力的合力等于mg
D.擋板對球的彈力不僅有,而且是一個定值
解析 小球在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擋板的彈力作用下做勻速運動,則球受到的合外力為零,斜面和擋板的合力與重力平衡,CD正確,因勻速運動,擋板對小球一定有作用力,A錯誤,若向右加速,球可能離開擋板,B正確,綜上BCD正確.
由于形變很微小,有時根據(jù)其形變的情況對彈力有無做出直接判斷,此時可采用假設(shè)法,復(fù)雜情況還可能采用計算法.
彈力大小的基本計算往往利用二力平衡求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