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玲
(西北民族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一)學習需要分析。鄉(xiāng)土地理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鄉(xiāng)土地理既可作為獨立學習的內容,也可作為綜合性學習的載體。鄉(xiāng)土地理綜合性、地域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一定困難,鄉(xiāng)土地理微課作為一種以教學視頻為載體的學習方式,教師結合本地特色設計和開發(fā)相關的鄉(xiāng)土地理學習資源,能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野外定向》需教師指導學生運用掌握的地理知識和技能,進行野外實地考察的探究性實踐活動,短小精悍的短視頻教學,可彌補鄉(xiāng)土地理教學中在時間和空間中存在的學習困難。
(二)學習內容分析?!兑巴舛ㄏ颉肥窍娼贪嫫吣昙壍乩砩蟽缘谝徽锣l(xiāng)土地理的重點和難點,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大多數(shù)學生在小學對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如何用指南針、北極星、太陽、手表和樹木年輪確定方向,絕大多數(shù)學生卻一無所知。在了解八個基本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基礎上,通過《野外定向》掌握在實際中判別方向的基本方法,為后續(xù)學習做鋪墊。
(三)學習者分析。初中生認知能力就是人們通過實踐活動,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歸納客觀事物的能力[1]。初中生感知的自覺性較高,有明確的目的性。在感知活動中,感知的概況性、精確性、持久性不斷發(fā)展,開始出現(xiàn)邏輯性知覺和空間知覺。初中生的記憶特點是記得快,尤其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的記憶。初中生的認知能力,會隨著年齡增大而發(fā)展,但其發(fā)展并不是完全平衡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著顯著的差異[2]?!兑巴舛ㄏ颉芬远桃曨l的方式呈現(xiàn),讓學生能把學習到的原理、原則與觀察到的個別事物聯(lián)系起來。
(一)教學目標。根據(jù)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修訂稿(2011 版),教學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編寫,這三個方面在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知識與技能:了解在實際中判別方向的基本方法;過程與方法:用指南針、北極星、太陽、手表和樹木年輪確定方向;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
(二)教學策略。《野外定向》采用故事教學法,創(chuàng)設情境。以寧夏銀川華西中學為個案,華西中學位于銀川市西夏區(qū)賀蘭山腳下,瀕臨騰格里沙漠,有蘇峪口國家級森林公園、西夏王陵,華夏西部影視城等旅游景區(qū),利用地理優(yōu)勢,分別用指南針、北極星、太陽、手表和樹木年輪確定方向,形成一條具有特色的旅游線路。既遵循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課程的設計理念,又融合了基于故事情景的“鄉(xiāng)土地理微課”學習思想,探索出一種基于故事教學法的初中鄉(xiāng)土地理微課新模式。
(三)腳本設計
(一)前期準備。準備劇本,組織攝制組成員,將劇本印成若干份分發(fā)到在攝制組的每個人員,包括布景設計師、置景人員、攝影師、進行詳細計劃,然后制定拍攝計劃和預算。
(二)作品拍攝。拍攝畫面和錄音根據(jù)過程和人物進行設計,要考慮鏡頭、角度與場景的不同組合,然后按照教學設計進行逐步拍攝。拍攝的關鍵取決于預先是否制定盡可能詳細的準備計劃,包括每個參與人員按時到場,每一件設備是否準備就緒等。
(三)后期制作。本微課主要采用的軟件為Photo shop,Adobe Premiere Pro。Photo shop 因其強大的圖像處理能力,主要用于前期圖片、文字素材的制作與處理。在制作過程中Adobe Premiere Pro 主要承擔著的是視頻處理工作,如在視頻拍攝結束之后的剪輯,剪輯掉冗余部分或者拍攝錯誤的素材,以及各個視頻之間的轉換。兩款軟件交替使用,借此完成微課的制作。
反思應貫穿于《野外定向》鄉(xiāng)土地理微課設計與制作的整個過程中,有設計過程中的反思,有實踐過程中的反思,還應包括實踐后的反思。本微課落實教學目標,通過故事情境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掌握了在實際中判別方向的基本方法。同時,通過重新審視教學過程,增加新的想法或修改自己認為不滿意的部分,以達到精益求精的效果[3]。
[1][2]鄧玉蘭.基于初中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地理圖像應用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6):3-4.
[3]張琛,劉正.微課的設計與制作——以《火車過橋問題》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 (2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