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格桑亞西
每個人的“紅樓夢”
文_格桑亞西
那年,那天,小縣城的電影院要上映過路電影《紅樓夢》。
過路電影是送片途中被縣里“攔截”下來的,通常只能放映一兩場,是那個年代特有的景況。這次放映的《紅樓夢》還是彩色片,寬銀幕的。
百般央告,母親終于點頭應(yīng)允,給了我一角二分錢。不是因為票價貴,雖然身為中學(xué)校醫(yī)的母親工資不高,主要因為我家離縣城頗遠(yuǎn),要走一段傍山險道,過一座鐵索橋。險道常有飛石,橋下河水洶涌,電影散場時夜已深了,黑燈瞎火的,她不放心。還好,幾個同校的教師也去,母親把我托付給他們。
將行,一個在我家補習(xí)功課的小親戚給我兜頭潑了瓢冷水。
他和我年齡相仿,家世顯赫,父親是山西呂梁人,南下干部。他說他父親在省上開會時就看過這電影了,那時《紅樓夢》尚未解禁,是小范圍放映,僅供“內(nèi)部參考”,有資格觀看的都是有相當(dāng)級別的干部,是一種政治待遇。
那年月,公開放映的電影除了八個樣板戲,就是《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南征北戰(zhàn)》《英雄兒女》。那些彩色、寬銀幕的包含情愛、暴力或者敵我陣線不甚分明的電影,只能冠以“內(nèi)部”二字,以“資料片”的名義,定向供應(yīng)給有一定級別的人參考、享用。
小親戚說,他父親回家抱怨好久,怪《紅樓夢》深奧,愣是沒看懂。所以他建議我還是不去的好,不如我們吃過晚飯下河釣魚。
但是,在20世紀(jì)70年代,電影的誘惑還是遠(yuǎn)遠(yuǎn)大過釣魚。小縣城電影院的放映員張師傅家喻戶曉,人人皆以認(rèn)識他為榮,與其地位相當(dāng)?shù)倪€有縣車隊李司機、豬肉鋪楊屠夫、油條店王娘娘、糖果柜馬大姐……
帶著可能看不懂的忐忑,我坐進簡陋的電影院。
大人們興奮地彼此招呼,小孩子們大呼小叫,在過道上亂竄,木頭翻板椅嘭嘭作響。城隍廟改建的電影院,前五排連粗糙的椅子都沒有,只在石階上搭了五條長長厚厚的木板,用毛筆寫著座號。
漸漸安靜。燈光熄滅,音樂響起,那個年代絕不多見的七彩寬銀幕故事片呈現(xiàn)眼前。
不反特破案,沒有打打殺殺,因為是越劇故事片,電影上的人全不好好說話,動不動就咿咿呀呀地唱,眉眼里一水兒的卿卿我我,葬花凄美,焚稿悲慘,賈母有點假,賈政有點歪,寶哥哥濃眉大眼,林妹妹裊裊婷婷,說不上好不好看,分不清好人壞人,劇情是差不多看懂了。
上下集的電影很長,曲終人散已經(jīng)夜深露重。
回家的山道上,聽著谷底嗚咽的流水,心中倒有些悶悶的。借著對岸依稀燈火的微弱投射,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路,也不和同去的大人講話,他們高談闊論,懶得理我。
淡淡的失落,有那個年齡的少年特有的悵惘,有無法言說的傷感。
那年,我13歲。
后來明白了小親戚的父親直呼看不懂的因由。
他們是熟悉秦腔、《鍘美案》、李雙雙的一群人,槍林彈雨中摸爬滾打出來,過了幾十年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太平日子,興沖沖去享用內(nèi)部資料片,屏氣凝神大半夜,只有古裝男女手握羅帕捏著嗓子一個勁兒地唱,循規(guī)蹈矩的,穿的衣服比現(xiàn)在的還長,真的有種上當(dāng)受騙的感覺,有人在心底罵娘,有人干脆就睡著了。
須知,那年月的內(nèi)參片,就是一餐特殊的精神牙祭,最起碼在兩個小時里,起到撫慰人心、緩解緊張、釋放壓力、安定團結(jié)的功用。包含有組織的體貼、信任、理解、縱容,也有不便言說的苦衷,是那個年代特有的景觀。
朋友甲講過親歷見聞。某次,幾位老同志審看收繳的錄像帶,審到美艷港星裸浴處,全體呼吸急促,絞緊雙腿,一位老同志情不自禁起身趨前,踮起足尖往下看。聽畢哂笑?,F(xiàn)在回想,心有憐憫。
站立起來的其實是人性??!雖努力掩飾,百般包裝、說教,依然無法磨滅本能,只因生而為人。
因為這部過路電影,我開始讀《紅樓夢》,那個時候已經(jīng)有了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
此圖為“寶釵出閣”,選自讀者品牌首款經(jīng)典名著筆記書《紅樓畫夢》—書畫相融,圖文并茂,方便您寫下隨心筆記。
用淘寶客戶端掃描二維碼,歡迎收藏品鑒!
我亦進入了青春期,開始了自己的“紅樓夢”。
雖然身體依然營養(yǎng)不良,然而胸中已澎湃著秘密的詩情,對隔壁班的女孩也有了更多的留心。當(dāng)然,書中的真意尚無從領(lǐng)略,不過是囫圇吞棗,看個大概。毋庸諱言,重點自然是第六回“初試云雨情”和第十二回“正照風(fēng)月鑒”。我反復(fù)看,想入非非,課堂上也時有走神,感覺比生理衛(wèi)生課和《赤腳醫(yī)生手冊》的某些章節(jié)更過癮。
喜歡里面的詩詞。那時記性真好,過目不忘,《葬花吟》、“題帕三絕”“秋窗風(fēng)雨夕”等倒背如流,借用書中寶黛偷讀禁書《西廂記》的用語,真?zhèn)€是“余香滿口”。
不僅背,還抄,用僅有的半個筆記本。
前些天讀蔣勛的書,聽1987版《紅樓夢》電視劇的音樂,忽然就心血來潮,翻箱倒柜找出三十多年前的那個本子,翻到自己十三四歲時的筆跡,一筆一畫,歪斜卻莊嚴(yán)用心,心中有感動。
蔣勛說《紅樓夢》是一個秘密的青春王國,那讀書筆記就是我自己青春王國的記錄了。
還不懂愛情,卻在內(nèi)心渴望與異性相處。為了掩飾,不得不裝成刀槍不入。有時候,到了不能自拔的程度。
或長或短,或深或淺,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屬于自己的“紅樓夢”。
我們都曾幻想自己是賈寶玉,不為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只為姹紫嫣紅、長相廝守。
我們年少時都想娶林黛玉,那時候篤信愛情,看不起洞明世事的學(xué)問。
我們成熟后覺得該選薛寶釵,有所謂經(jīng)驗的積累,明白文章不過是練達的人情。
這時候青春的大觀園就荒蕪了,丟失了所有的童心和神性,我們終成凡夫俗子,蕓蕓眾生。
身后,只留下竹梢風(fēng)動、月影移墻,留下落紅滿地、花謝花飛。
蔣勛說,要把《紅樓夢》當(dāng)成佛經(jīng)來讀。因為它通篇講的是未盡的前緣、人世的因果,最后落腳在“空”“了”二字。
里面沒有通常的好人壞人,用慈悲心看來,都是些還債的可憐人,每個人都走不出自己的宿命。到最后,欠淚的,淚已干;欠命的,命已還。只落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好在大多數(shù)人到死不悟,才可以人云亦云地過完一生。
要不是,我們都會隨了癩頭和尚、跛足道人出家去,這個世界,怕真是要長滿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