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張海龍
西寧:總被路過卻無法錯過
文_張海龍
西寧,是一座總被路過的城市。
悵望青海,無論遠走西藏或西出陽關,西寧就伏臥于高原邊界,粗糙、蒼白、短促、隨意,就像西部粗糲方言中可以忽略不計的尾音,一閃而過。
在各類有關青藏游的攻略中,西寧總是作為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的起點出現。人們不遠千里來到這里,不過是為了喘息打尖,呼朋引伴,再次出發(fā)。到了西寧,心卻不寧,旅程才剛剛開始。
與西部自然風光的質樸、寂靜、空曠相比,作為省會城市,西寧不可避免地繁華喧鬧,但與那些真正繁華喧鬧的城市相比,西寧又未免太過安靜了。很多外地游客來到西寧,覺得此城無處可去,都把目光投向遠方。處在夾縫中的西寧,是那樣容易被忽略,不禁讓人心生悵惘。
我曾以李白詩句“橫行青海夜帶刀”為網名。在西寧,我初次見識了什么是“西北偏北,男人帶刀”。
1992年,我和一個大學同學每人揣著50元錢去了青海。剛從西寧火車站出來,在一個灰蒙蒙的街角就遇上了一個眼神凌厲的藏族青年。他問我要不要看看他的刀,我說好,他便把刀遞給我,并說這把刀價值50元。這個價格可是當時我的全部旅費,我當然要不起。
當我把刀還給他時,他拒絕了:“兄弟,你已經看過了這把刀,這把刀就屬于你了。你欠下了這把刀,也欠下了我的情義?!?/p>
我?guī)缀跬撕髞硎窃鯓訑[脫了他的糾纏的,但我真的永遠記住了這把刀。在我的記憶里,西寧的見面禮就是一把刀。這座城市的氣質如同博爾赫斯筆下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玫瑰色街角處總會有個刀疤臉的高喬人,拉著你闖進交叉小徑的記憶迷宮,和你說起一樁年代久遠的恩仇故事。
后來,我在詩人葉舟的文章中看到,那年,他也頭一次來到西寧—
“1992年初春某夜,風雪彌漫之中,我頭一次來到西寧,狹窄的街道是風的迷宮,雪的旋渦……那是后半夜的時光,我在深長漆黑的街道里遭遇了羊群,大概有上千只吧……風雪撲面中,我看見趕羊的一個男孩扎在羊堆里,反穿著羊皮襖,風雪掛滿了他和偌大的羊群,使他看上去像一只神秘的頭羊,充滿了孤單和驕傲。我問他:‘這是去哪里?城市的街道里又沒有可以逐水而居的草灘?!?/p>
“‘去肉鋪,挨刀子?!?/p>
西寧人的性格,用沉默是金與古道熱腸似可概括。
青海自古是苦寒之地,多的是商賈和流犯。至今,西寧話和南京話中還有不少語音相近的詞,似可印證從前的流放故事。邊地游牧之城,無數的淘金客、冒險王以及流民不斷涌入又不斷流出。在青海這種地方,生如草芥來去自由,不用過于計較得失,也無須太多蠅營狗茍。在寥廓的戈壁上,在無邊的大城里,在鈷藍的天空下,在消融的雪線邊,人只會放下妄念和虛狂,懂得自己的渺小和謙卑。所以,沉默幾乎是必需的品質。那種感覺,就像青海湖中的湟魚,在極寒條件下緩慢生長,一年只長一兩,味道因而極為鮮美。
古道熱腸的例證,是西寧街頭曾經廣為存在的“醒酒室”。西北苦寒之地,娛樂基本靠酒,說話基本靠吼。青海人開玩笑說:“一年總得喝掉半個青海湖吧?!边@個說法或許夸張,但此地酒風之盛,確實讓人震驚。青海人嗜飲青稞酒,若再佐以粗獷的烤羊排,則渾身頓生豪氣,只顧著叫喊:“拿酒來!”
就像海子詩里說的:“青稞酒在草原之夜流淌/這些熱愛生活的年輕人/他們都不懂得此刻我的悲傷……”那些搖搖晃晃游走在西寧街頭的醉漢想必也是如此,醉眼看人,定是覺得沒人懂得他找不到酒喝的悲傷。
針對這些街頭游魂般的醉漢,醒酒室便應運而生了。屋里有若干張床,備有濃茶、水果、熱毛巾、常用藥物等。那些不勝酒力的家伙會被扛進屋內,最常用的辦法是讓他好好睡一覺,醒來喝茶,吃水果,用熱毛巾擦臉,天亮了再通知家屬來領人,有點兒像成人托管所。不過,那些醒來的人多半暗自羞愧,不知酒后都做過什么放浪之事,往往一聲不吭迅速埋單,然后匆匆離去。
或許,只有此等淳樸民風才能與湛藍闊遠的青海湖相配。
飲食與地理有關,滋養(yǎng)生命并塑造性格。
在青海,茶與風雅無關,而是度命之物。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這茶正是在這里久負盛名的茯茶。青海人飲茶喜陳不喜新,不求茶的清香,而索茶的苦澀。煮茯茶不僅要放茯茶,還要加入紅棗、桂圓、枸杞、核桃、冰糖、鹽、花椒等物,一般熬一鍋茯茶要數小時之久。如此飲茶,大概因為這里多以牛羊肉為主食,多喝茯茶,一可解除食物油膩,二能控制水土不服。你看,要想讓一個地方接受你,首先要從接受這個地方的飲食開始。
西寧的飲食或可當作某種過渡。因為總是被路過,那些一心奔向遠方的人總是習慣性地忽略這個城市的味道。當他們的腸胃一下子從精工細作的飲食跨越到酥油茶、糌粑的境界,多半會有所不適,到那時才會想起西寧飲食的好處來。由于蒙、藏、回、漢多民族雜居,西寧的飲食相當蕪雜,但這種蕪雜來自于原汁原味的豐富,并非美食一條街式的湊數??狙蛉?、烤羊腰、烤羊肋排、烤羊筋、烤土豆、麥仁羊尾粥中的面片子等在青海人眼中勝過世上一切美食。這種飲食直接實在,貼切飽人,簡潔明了,一如高原的自然景致。
西寧最著名的小吃聚集地在大什字,具體地說就是莫家街、大新街等幾條街道。在西北那種漫長的黃昏里,晚上七八點鐘的西寧正是吃喝的時候,小吃夜市已經熱氣騰騰了,師傅們把鍋架在臨街位置,食客需要繞開鍋碗瓢盆坐到里面的長條桌子邊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各色吃食的制作過程。于是,眼睛與肚腹共享美味,可以在出發(fā)去往遠方之前犒勞一下疲倦的身體。
涼酒入口,熱茶焐心,你會回想起甫入西寧時自空中俯瞰到的那一座座黃綠相間的土山,那些因水土流失而留下的縱橫溝壑,讓人心緒復雜。當你漸有醉意之時,會想起古詩中類似“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之類蒼涼曠遠的句子。酒肉入腸,豪情頓生,讓你在想象中的群山間穿行,輕裘快刀,烈馬狂歌。從西寧起,你的路程將逐漸展開,會慢慢體會大地上的奇跡。
當然,到了西寧你一定要去塔爾寺,那是每個人都不能錯過的地方。你一定要親自去探望塔爾寺的那棵圣樹,以及了解它背后的傳奇:據說,這棵樹是從一代宗師宗喀巴出生的地方長出來的,最著名的是它的每片樹葉都有神秘的象征,并代表著藏文中的不同字母。曾有一本書中這樣描述:“大約70年前(指20世紀初),因為打掃,才將圣樹之門打開過一次。喇嘛出來的時候,有一片葉子落在他肩上,上面清楚地寫著文字?!?/p>
據說,那樹葉上寫滿了“唵嘛呢叭咪吽”這六字真言。不知道六字真言,怎可輕易走入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