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毅
綿陽師范學院,四川綿陽621000
一
彝族主要分布在西南片區(qū),彝族人民也主要在云南、四川、貴州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等地生活。涼山地區(qū)是四川彝族人的聚居地,位于四川青藏高原的南部,北起雅安、甘孜州,連接攀枝花;東西連接云南;東北接宜賓、樂山等地。涼山州有6.3萬km2,海拔大多在3 000m以上,最高的小相嶺達到4 791m,地處東經 100°03′~103°52′,北緯26°03′~29°18′之間[1]。生活在該地區(qū)的彝族人,保留了傳統(tǒng)彝族的一些生活習慣和特征,具有代表性研究彝族文化的樣本意義。涼山有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特色,其獨特的高原氣候和險要的自然環(huán)境,孕育了境內的彝族文化。
涼山地處高原,其林木材質非常好,是做家具的好材料。彝族人因地制宜,砍伐當?shù)氐哪静淖黾揖?。彝族人用該木材制造出來的彝族家具,風格粗狂豪放,別有特色。彝族的家具和彝族人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彝族家具是很直接地反映著彝族人的日常生活的。因為家具是最貼近彝族人生活的一種文化載體,彝族的文化往往直接體現(xiàn)在其家具之中,彝族家具無聲無息地承載并述說著它的文化特征。
最早的彝族人都是放牧者,他們做家具的標準,就是便于攜帶或者把家具和住房連在一起,以家具的結構,來完成房屋的支撐。房屋搬到哪里,家具就同時帶到哪里,這樣省時省力。彝族人后來慢慢定居下來,家具造型特征也發(fā)生了一些改變,不再是把家具和房屋同時連在一起,房屋的建筑和家具也分開做了。
涼山彝族地處高原山地,山上四季多風,其寒冷多風的氣候,就決定了其建筑的高度。如果建筑物高,受風面就會增加,建筑受風的力度也會加大,常年的風吹,會影響其建筑的穩(wěn)定性,也會使室內保暖受到極大的影響,因而涼山彝族人的房屋建筑都是偏矮的,其家具也會相應地降低尺度[2]。
涼山彝族人的家具,以低矮為特色,而且很多家具都仍是連在一起的。比如,柜子、床、桌子等形成內外結構,甚至成為建筑的一部分,頗具有現(xiàn)代組合家具的味道。由于是地處高原,常年偏冷,彝族人家家戶戶都有火塘,而且火塘內的火常年不熄,反映出彝族人對火的依賴和崇拜。其火塘主要用于彝族人家庭的食物烹煮、照明、烤火取暖,也兼做吃飯的餐廳用。晚上,一家人就都圍著火塘吃飯、喝酒,彝族人的家庭都以火塘為中心,許多家具都擺放在火塘周邊。
二
彝族家具上雕刻、色彩的裝飾,都具有很濃烈的民族特征和文化意義,在裝飾的粗狂中,透出極美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彝族家具的裝飾手法,主要是以花格飾面、雕刻和髹漆為主。
其中,雕刻就是將選好的木頭,進行相應的砍伐處理后,拋光晾干,再用竹筆或者羽毛筆,在木頭上描繪所要雕刻的圖案,或者在紙上將圖案畫好后再粘貼在木頭上,來逐一進行雕刻。其雕刻的過程,一般都是由簡到繁,由大到小的工序,所用的工具,是刨子、銼子、推子等。如果圖案比較復雜,那么匠人還會專門特制相應的工具。在雕刻圖案紋樣之前,工匠要把所雕刻的圖案,在大腦里進行分析規(guī)劃,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創(chuàng)造出一些有特色的民族圖案,來進行不同的表達[3]。
涼山彝族家具的雕刻手法,主要是以陽刻、陰刻和線刻為主。陽刻和陰刻主要用于家具的表面和家具的外圍,線刻主要是用于一些家具的木框上或者是柜子、凳子的腳邊上。陽刻的手法,就是將家具表面上的輪廓圖案,用雕刻的手法凸現(xiàn)出來。線刻的手法,就是用線來表現(xiàn)走向,所雕的線舒展流暢,以此來表現(xiàn)家具的韻律感。
涼山彝族家具借助陽刻、陰刻和線刻的手法,來增加家具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生動感和娛樂感。陽刻、陰刻和線刻的內容,有日月星辰類景觀圖案,也有樹木花草類植物圖案,還有豺狼虎豹類動物圖案。同時,彝族人也會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或是愿望,以雕刻的手段表現(xiàn)出來。這種藝術表達,是與彝族人的原始崇拜、圖騰崇拜以及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
而花格飾面,實際上就是采用榫拼接成各種各樣的圖案,用許多花格形式的圖案嵌裝在木框內,使本來平面的家具門框變得豐富多彩(見圖1)。
圖1 豐富多彩的彝族家具花格飾面①
涼山彝族家具圖案紋樣藝術的發(fā)展,是隨著彝族人對事物的認識不斷加深而逐步來完善和遞進的。彝族人將自己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事物,在其家具上用圖案紋樣來予以表示。這些家具上的圖案紋樣,一方面來說,是起到了一定的裝飾效果,給彝族人帶來了精神上的快樂和情感上的震撼,傳遞著彝族社會的發(fā)展史和文化信息。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展示家具的類型,或者是借家具的圖案紋樣,來表達某種愿望,希望得到某種神秘力量的相助而帶來好運,達到類似一些吉祥物象征意義的效用。
涼山彝族家具裝飾藝術,變化多樣,豐富多彩,其圖案紋樣多取材于自然、神話傳說、宗教習俗,等等。最初的彝族家具圖案紋樣,來源于宗教行為和圖騰崇拜,后來慢慢被世俗化,演變成為彝族人用以美化生活的一種手段,從而擺脫了宗教束縛,具有了相對獨立的藝術特征。
涼山彝族人喜歡把自身喜愛的、自身崇拜的和自身敬畏的圖案紋樣,用來裝飾生活或者表達感情。彝族人就是以家具為載體,把這些圖案紋樣繪制在家具上,而使這些圖案紋樣逐漸演變成為彝族人特殊的文化符號。彝族家具裝飾圖案藝術實際上起到了一種文字的作用,代表著一種文化符號,是一種文化載體。彝族人在生活、生產中,形成了一些富有彝族特色的文化和習俗,就通過這些圖紋裝飾表現(xiàn)出來,體現(xiàn)出涼山彝族的社會特征和地域特征。這些圖案,完整地記錄著當?shù)氐奈幕?、宗教、美學、政治和生活習俗。在涼山彝族家具上,隨處可見的裝飾圖案紋樣,是彝族人對其傳統(tǒng)文化的自然呈現(xiàn)和對其生活習俗的自然流露。這些圖案紋樣,處處顯現(xiàn)出彝族人生活的痕跡。在彝族家具裝飾圖案紋樣中,有象征孔武有力的猛禽走獸,也有象征當?shù)孛袼椎您椬Α⒀阕?、豬腳等裝飾圖案。
三
涼山彝族家具的裝飾圖案紋樣,有很多都是彝族人根據自己對現(xiàn)實生活的理解、抽象、歸納和變形,或者通過加工后的圖案。從視覺上來說,彝族家具上有些圖案紋樣,并不符合彝族人現(xiàn)實生活或者生活體驗的感受,但是其原型,卻都是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和民族習俗,只是表現(xiàn)手法變化了而已。
彝族家具的裝飾圖案紋樣,主要有動物圖案紋樣、植物圖案紋樣、幾何圖案紋樣、文字圖案紋樣等,還有一些和宗教有關的圖案紋樣。
宗教圖案紋樣是當時彝族生產力低下、自然環(huán)境惡劣,以及彝族人生活困難的情形之下的藝術顯現(xiàn)。由于宗教信仰本身是一種自我鼓勵、自我挑戰(zhàn)困難的一種精神動力。因此,彝族人對大自然心懷敬畏,希望有一種超自然的宗教神秘力量,來幫助他們克服和應對自然環(huán)境所產生的種種困境。
涼山彝族的宗教包含原始宗教和巫術的成分,涼山彝族宗教活動中所用的一些法器法具上的花紋,以及許多祭祀符號,都是非常優(yōu)美的裝飾圖案紋樣,頗具有原始的裝飾意味。彝族人將有些驅邪的宗教圖案紋樣,還雕刻于木板,并將該木板懸掛于樹上,以此來達到驅邪除鬼的目的。這些宗教圖案紋樣,有具體的,也有變形、抽象的。這些宗教圖案紋樣,是通過彝族整個社會行為和群體間的社交活動反映出來的,構成了彝族的一種特殊文化現(xiàn)象。
涼山彝族家具上的動物圖案紋樣,主要是一些龍鳳紋、鳥獸紋等人們所喜愛的動物圖案紋樣。這些動物的形象,有完整的,也有抽象、變形的。其中,最常用的有龍紋樣、鳳紋樣、璃龍紋樣、云龍紋樣,等等。這些圖案紋樣代表著權威、力量、勇猛、權貴等意義。龍的圖案紋樣在彝族家具裝飾中,有時會以單條龍的形式出現(xiàn),有時會以兩條龍的形式出現(xiàn)。鳳,則被許多民族稱為百鳥之王,是雍容華貴的象征。彝族家具中的鳳圖案紋樣,表現(xiàn)著一種美好、吉祥的意義。龍鳳圖案紋樣在古代,一般都是彝族貴族所專用的圖案紋樣,普通彝族家庭是不能用的。
在動物圖案紋樣中,還有虎紋圖案、麒麟圖案、鷹圖案、獅子圖案、鹿子圖案、仙鶴圖案、喜鵲圖案等紋樣。這些動物圖案紋樣,經過彝族工匠的精心雕刻,或者和其他圖案紋樣相結合,可謂栩栩如生,具有獨特之美。這些圖案紋樣,無一不寄予著彝族人的美好愿望(見圖2)。
在原始的狩獵情況下,涼山彝族人的動物圖騰就產生了。當時,彝族人很膜拜比自己力量大的所有動物,而生產力的低下,也更突出了動物圖案紋樣的地位。傳說彝族最早的圖騰為雷,雷又生了許多子女,有老鷹、青蛙、熊、猴子、蛇,等等。這說明彝族家具上的圖案紋樣,和彝族原始的動物圖騰圖案紋樣,是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
圖2 彝族人寄予美好愿望的各種圖案紋樣①
在彝族家具上的動物圖案紋樣中,彝族人還把動物的各個部分,給予了相應的分解。比如,雞冠、雞眼、牛角、羊角、魚骨、豬齒等這些圖案紋樣,有些是反映彝族先民的牧民生活的,有些是反映彝族家家戶戶養(yǎng)殖的家禽的,還有些圖案,則是對自身財富的顯現(xiàn)。
彝族家具上的植物圖案紋樣,是彝族人對大自然的一些植物所賦予的深刻內涵和品質寓意,如竹子的高風亮節(jié)、牡丹的富貴繁榮、蘭花的素潔樸實、菊花的高雅幽貞,等等。在彝族家具上的植物圖案紋樣中,用得最多的,是芙蓉圖案、靈芝圖案、石榴圖案、葡萄圖案等紋樣。
彝族文化受到漢文化的很大影響,彝族家具上的眾多植物圖案紋樣,也和漢文化有著很大關系。在漢人文化中的梅、蘭、竹、菊及其寓意,彝族人也很喜歡。這說明彝族吸收了漢文化的養(yǎng)分 ,同時又在漢文化的基礎上,通過演變與融合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在彝族部分家具的邊紋上,有許多草的圖案紋樣做裝飾,在草的種類中,有蕨草、花葉,也有各種花本身。在彝族家具上的植物圖案紋樣,除了花草樹木,還有一些植物種子,如油菜籽、蕎麥種子、南瓜種子、大蒜種子,等等。這些種子圖案紋樣的出現(xiàn),說明了彝族從狩獵的原始經濟向耕種的農耕經濟的轉變,這些圖案紋樣,就是彝族經濟轉變的一種過渡產物。
彝族家具上,除了常見的宗教圖案紋樣、動物圖案紋樣和植物圖案紋樣外,還有一些生活工具和器具等各類圖案紋樣。涼山彝族人生活在高寒地帶,衣服主要都是靠自己紡織制作而成。當?shù)匾妥迦怂囊妥宸棥安鞝柾摺?,便是用羊毛織成的,紡車、紡錘、織布機,包括火鐮漁網這些生產工具,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圖案紋樣。
涼山彝族人喜歡飲酒,故而酒文化也非常盛行。于是,酒杯也通過變形、抽象,變成彝族家具上的一種裝飾圖案紋樣。還有女人、窗花、發(fā)辮這些圖案紋樣,也會成為彝族家具上的裝飾圖案紋樣,當然,這些圖案紋樣會有原樣的,也或者是抽象、變形的。
除了這些生活圖案紋樣外,還有幾何圖案紋樣以及文字、人物、樓臺等圖案紋樣。幾何圖案紋樣,不是彝族人對事物的模仿,而是他們對美好事物的一種強烈追求。在彝族家具圖案紋樣中的幾何圖案紋樣,有云紋樣、菱形紋樣、弧線紋樣、直線紋樣、回紋樣等圖案。在彝族家具中,幾何圖案紋樣中的云龍紋樣用的比較多,寓意在于祈求風調雨順。
文字圖案紋樣是由古代的一些漢文字演變而來的,在彝族家具中的漢字圖案紋樣,應該是受到了漢文化的影響。比如,“?!?、“祥”、“喜”等文字圖案紋樣。
同時,由于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彝族家具上還有一些類似漢文化中的花紋圖案,比如,在彝族家具上的八寶紋,其圖案紋樣就明顯是汲取了漢文化的一些傳統(tǒng)藝術精華而形成的。
四
涼山彝族家具上的裝飾圖案,其色彩直接,很富有沖擊力。彝族家具色彩很鮮艷,其傳統(tǒng)裝飾藝術用色中,也一般都是以黑、黃、紅三原色為基調,以其他色彩為輔色(見圖3)。黑、黃、紅三種色彩占主導地位,這三種色彩的搭配,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
圖3 以黑、黃、紅三原色為基調的彝族裝飾藝術色彩結構①
黑色為彝族家具裝飾中的底色,黑色和紅色搭配,有視覺上的刺激效果,又有色相明度的對比,還能烘托并顯現(xiàn)出熱烈的效果,其他民族所用顏色,一般都很少用黑色,而彝族卻認為黑色穩(wěn)重。黑色在彝族被寓意為廣、高、深、密、強等,同時,黑色在彝族,還被認為有莊嚴、嚴肅、土地等寓意。彝族人崇尚黑色,認為黑色衣服有保暖的作用,黑色還能夠保護狩獵的人們,使人們在狩獵中不被發(fā)現(xiàn),可以起到很好的隱蔽作用。在彝族大型祭祀中,畢摩就穿著黑色法衣主持活動。在彝族中,男女老少的服裝,也大都以黑色為主。
黃色的加入,使色彩更為鮮亮。彝族裝飾中的黃色,是一種柃檬黃,比較亮。黃色使得裝飾圖案在黑的底色之穩(wěn)重中,呈現(xiàn)出一種跳躍的效果。藍色代表天空,黃色代表大地,大地代表母親,黃色更代表收獲和太陽。太陽是古代各民族最崇拜的對象,如果沒有太陽,世界將是一片混沌,不會有任何植物和動物產生。在以農耕為主的涼山,彝族人對太陽的依賴性更大?,F(xiàn)在,涼山彝族過火把節(jié)或者其他各種節(jié)日,很多彝族人都要打著小黃傘,來觀看比賽或者慶祝節(jié)日。當下,涼山彝族少女都很喜歡用油布小黃傘。這也是因為自古以來,彝族人都認為黃色是一種高貴的象征,一直視黃色為美麗的色彩,為色彩中的正色。
紅色是中國的傳統(tǒng)色彩,中國各民族人民都喜歡大紅的顏色,因為紅色可以給中國人帶來喜氣和熱烈的感覺。涼山彝族作為中國的民族之一,也不例外。彝族人同樣重視和喜歡紅色,把紅色看作是生命之色。所以,紅色在涼山彝族家具上的圖案紋樣以及其他各種裝飾藝術之中,都具有很高的地位。紅色在彝族人心中,是火的顏色,彝族對紅色的喜愛,主要是源于對火的偏愛。因為彝族人在與大自然的抗爭中,火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說是最至關重要的。
現(xiàn)在,彝族每個家庭都有火塘,彝族的火塘不僅僅是用來取暖,更重要的是,彝族家庭把火塘視作一種家庭中心設置,但凡一家人議事或者進行重要的儀式,都要聚在火塘前舉行。
四川的小涼山有個風俗,就是彝族姑娘出嫁的當天,要在火塘前舉行告白儀式,夫家人來接新娘時,不但要向父母告別,而且還要向火塘告別。向火塘告別,就是由“過福人”背上新娘繞火塘三圈,一邊繞一邊哭,表示對火塘的尊重,并且感激火塘保護新娘長大成人的恩情。男方的家庭,則同樣要在火塘旁邊舉行儀式。男女雙方在結婚同房的第二天上午,夫家要在火塘旁邊,舉行為新夫婦迎魂的儀式。剛過門的新娘和夫家的人一起坐在火塘旁邊,由早就請來的畢摩舉行轉魂儀式。儀式就是畢摩手提一只母羊,從左向新娘的頭部繞七圈,再從右繞九圈,這樣是要將新娘的“靈魂”,從娘家轉到夫家來,也是告訴夫家祖先,并且以此來得到夫家祖先靈魂的認可。舉行這個儀式之后,新娘才正式成為丈夫家庭中的一員。
彝族視火塘是很神圣的,彝族人不能往火塘里吐痰、丟垃圾,也不能跨越,更不能褻瀆火塘,不然就是對火神的不敬。彝族人把紅色也看作是血液的象征,因為血液是紅色的,而血液則又是生命的象征,所以彝族每年都要舉行火把節(jié)?;鸢压?jié)被彝族視為最隆重的節(jié)日,足以可見紅色在彝族人心中的位置。彝族家庭中火塘的火,一般是常年不滅的,因為彝族人認為家庭中火塘的火,是與整個家庭的命運相通的,如果火塘的火滅了,就表示不祥,所以彝族火塘被稱為“萬年火”。
彝族家具的色彩結構,除了黑、黃、紅三原色,還有其他顏色作為補充,比如,白色、綠色、紫色等其他顏色,用來作為調和運用。色彩在涼山彝族人心中,就是一種寓意、一種暗示,同時也體現(xiàn)出這個民族的特征。
涼山彝族家具裝飾圖案紋樣豐富多彩,形式多變,這與彝族人的生產、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同時也體現(xiàn)出這個古老而勤勞的民族的偉大創(chuàng)造力。涼山彝族家具的裝飾圖案紋樣,是彝族文化的一種體現(xiàn),是涼山彝族先民數(shù)百年來創(chuàng)造的一種優(yōu)秀文化,也是藝術性很高的民族文化精華,是彝族人智慧的結晶,是民間工藝與藝術完美的結合。
注釋
① 圖片來源:作者攝影.
[1]劉潔.四川彝族家具造型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2008:5-7.
[2]彭曉玲.云南楚雄彝族家具裝飾藝術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0:32-36.
[3]羅毅.羅邊伍各.大涼山彝族傳統(tǒng)家具分析[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4(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