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退休養(yǎng)老并不瀟灑
□ 唐靜婷
史考特證券(美國一家為投資人提供教育、研究和工具,幫助他們施展策略達到財務目標的公司)在一項對226名投資顧問的問卷調查中發(fā)現,71%的受訪者認為100萬美元對美國一個家庭而言,要想在退休后過上舒服的日子是不夠的,也許200萬到300萬還差不多,說明現在年輕人要設定比起父輩更高的退休資金目標,并越早進行退休儲蓄越好。
絕大多數美國人退休后的收入僅夠保障基本生活,但并不能保證他們退休前的生活水準,而美國人本來就沒有養(yǎng)兒防老的習慣,加上如今越來越多的“啃老族”,對于美國人來說,“頤享天年”似乎是另一個“美國夢”……
一對美國夫婦40歲便退休,他們并非腰纏萬貫的富翁,退休后所獲得的退休金也就6萬美元,而他們在工作20年后便退休頤享天年,這對大多數的中國人而言是不敢想象的美夢。
尼爾森和妻子朱莉原先都在美國軍中服役,20多年的軍旅生涯一共搬了15次家,在4個國家居住過,3次被送到戰(zhàn)爭前線。結婚的第一天,尼爾森和朱莉的首要之事不是享受新婚燕爾,而是定下家庭花錢的規(guī)則,只要花費超過100美元,必須經過兩人一致同意。
節(jié)約,從婚后便開始,他們在家煮飯,不下館子。他們買二手車、在舊貨店買衣服、趁著商店大甩賣時購物。雖然這些做法看起來都是在省小錢,但積少成多,每個月他們能將收入的35%節(jié)省下來,投入到退休計劃中。兩人積攢下來的錢先是投資共同基金,然后是股票,當其他人在打牌或是看電視時,尼爾森卻抽空讀一些投資的書籍。結婚兩年后尼爾森夫婦就積攢了4萬美元用于投資。
退休前,尼爾森的投資策略是將退休基金投資于高風險、高回報率的股票上。
現在,尼爾森一家有38萬美元的退休基金投資在金融市場,而且每年還要追加5000美元。如果他們每年追加的退休基金能夠增加到10000美元,按8%的投資回報率,12年后他們的退休基金將增長到130萬美元,退休基金至少可讓他們花上近30年。即使每年只保持追加5000美元資金,在15年后他們的退休基金總額也會達到120萬美元,這對未來幾十年的生活有著強大的經濟保障。
20年、30年的節(jié)儉生活和有效的理財,這就是尼爾森夫婦可以在40歲就退休而且能夠做到退休后不為生活水平下降而煩惱的真正秘訣。
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里,美國人瀟灑又大方,節(jié)儉一詞和美國人完全不沾邊。事實上,美國人也節(jié)儉,并且非常熱衷于“車庫售貨”,即打開居家車庫門,將不用的衣物、用品、家具、電器一字排開,一般就以1元到10元的價格出售,這成為許多美國人周末消遣的方式之一。
作為國際間的老大哥,為什么美國人完全顛覆了人們眼中的瀟灑形象?據統(tǒng)計,大多數美國人退休后的收入,相當于他們退休前年薪的65%左右。也就是說,按目前美國人退休時的平均收入5萬美元而言,大多數美國人退休后,年收入大約在3.25萬美元上下。
美國老人晚年生活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五大方面,即社會安全金(social Security)、私人公司的退休儲蓄401K、金融證券等收入、退休金、以及其他儲蓄。總體而言,美國人養(yǎng)老并不完全依賴政府,美國的社會福利在西方國家不算最好。
社安金是絕大部分美國人退休后的主要收入來源。美國的社會安全金體系全世界最大,約90%以上的工薪族在退休后可以領到社會安全金。這使得四成65歲以上的老年人,免于陷入貧困境地。從美國人領取的社安金金額可以看出,即使老人退休后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單純依賴政府發(fā)放的社安金生活,基本上也不會淪落為貧困人口。
而對于美國私人企業(yè)的雇員來說。在他們所有退休金來源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自1981年起美國政府創(chuàng)立的401K儲蓄賬戶。這是一種專門適用于盈利性私人企業(yè)的Tax Defer(延后課稅)退休賬戶。由于美國政府將相關法律制訂在Intemal Revenue Code(國稅條例)第401K條中,故簡稱為401K計劃,是員工自愿從工資里扣款、以及和雇主Match(捐助匹配)相結合的協議計劃。
401K退休金賬戶的最大好處是延遲交稅,雇員投入401K的上限按通貨膨脹指數,每年約增加500美元。比如,2006年可以存足15000美元,而2007年便可存足15500美元。這筆錢暫時不用扣稅,而且其增值部分也不征稅。只有到了59歲半以后,等你取出來用時才扣稅。但等到那個時候,那筆錢已“利上滾利”番了好幾番。
正常情況下,每個美國人到了退休年齡,單就401K賬戶里,就應有40萬左右的存款,還不包括其他形式的儲蓄。但大多數美國人往往成了“月光族”。例如,一個從30歲就開始工作的美國人,只要每個星期省下喝咖啡和可樂的錢,就可以達到這一存款目的。但美國人往往喜歡買咖啡喝。因此,想退休時成為百萬富豪基本無望。
雖然美國人退休后有各種收入來源,但預計退休花費可說是更具挑戰(zhàn)性。一般來說,退休后的許多開支會比工作時要少,但也可能帶來新的開銷,有些花銷可能是跨出公司大門時,你完全想象不到的,或許并非你的預期。
根據“全球金融掃盲卓越中心”的數據,年齡在56歲至61歲的美國退休人士,大多都還有大量的房屋抵押貸款債務。而醫(yī)療保健費用,無論是選擇醫(yī)療保險或私人醫(yī)療保險計劃,一旦退休,便不得不支付保費的覆蓋范圍,自付的醫(yī)療費用,將比工作時由雇主提供的健康計劃更多。
令中國人看來不可思議的是,美國人工作時存在退休基金的錢(包括雇主參與提供的退休計劃),存進去時不用繳納所得稅,但是到了退休開始提款時,山姆大叔會將該繳納的稅款一分不少的索要回去。而白領階層原先享受的公司津貼,比如公司提供的汽車、電腦,在退休后只能靠自己買單。
在美國,退休生活分兩種情況,未雨綢繆或是亡羊補牢。像尼爾森夫婦這樣深諳持家之道,在退休前就能將退休后生活安頓好的絕非個例。若退休前不愿節(jié)儉持家,那就只能亡羊補牢能省則省了。否則,“頤享天年”對美國人而言只會是另一個“美國夢”。
(摘自《人物》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