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段 偉
“相思不如來相見,我在閬中等你來”。
記憶的門是被七月一道急速的閃電刺穿,再次讓南津關日夜繁忙,一座橋承載著紅軍從這里開始長征。
高掛的紅燈籠,風中飄蕩。懷抱琵琶的優(yōu)伶輕撥著淡淡的鄉(xiāng)愁,宛如江面上的薄霧,若隱若現(xiàn)。
從此,南津關與華光樓相隔相望,一江水,再也載不動一葉扁舟。南津關水上要塞,重兵把握,閬中緊閉著城門,戒備森嚴。
我總是想象不出古時的水上要塞,要承載多少朝代的戰(zhàn)事,閬中古城隱藏著多少戰(zhàn)火的哀傷。
南津關到閬中古城的路途中,又有多少人手提肩挑、來來往往的運送著物資,一船船的貨物卸下,一船船的貨物起航。纖夫高亢嘹亮的號子回蕩在南津峽谷中。
古渡碼頭,多少友人依依惜別,拱手相揖,多少親人淚灑江邊,哽噎無語。閬中古城茶樓酒肆招搖,商鋪客棧林立,人來人往,穿梭不息。“春城天不夜,人語市如潮”。
歷史典籍記載的閬中,生活在柴米油鹽的塵埃里。一江綠水依舊,兩岸青山如故。
憑欄:薄霧籠罩著嘉陵江,魚躍出水面劃了一道美麗的弧線,華光樓睜著惺忪的眼睛,慢慢醒來,漁歌開始在江面蜿蜒起伏,悠悠揚揚。嘉陵江靜靜流淌,不愿驚醒酣睡的閬中古城。
最初的一縷霞光,照在華光樓的飛檐上,一只野山雀驚惶失措中箭一般射向遠方。清風搖晃著貪睡的銅鈴,不時發(fā)出清脆悅耳的聲響。晨光中的華光樓莊嚴雄偉,端坐在嘉陵江邊,看人間裊裊升起的炊煙,品滾滾紅塵中的情緣。
對岸,是閬苑中的一只奇葩,給我最美的記憶。
眺望:遠山依舊蒼翠欲滴,正午的陽光下,錦屏山層層疊疊的色彩,總是讓人向往和遐思。也許,山會為你打開一扇門,一條通往幽深、幽靜的門。也許,山會為你讓出一條道,一條通往心與心、情與緣之間不再阻隔的路。
錦屏山蘊藏在巴山蜀水中,青翠俊秀,疏朗明晰,清清爽爽,妙曼多姿,怎能不是閬苑中的另一個仙葩呢?薄霧纏繞著錦屏山,她是那樣嬌羞嫵媚,她是那樣風情萬種,她是那樣芬芳醉人,她是巴山里淳樸的村姑,她是蜀水中憨厚的漁女。
對面,是錦屏中的一只翠鳥,給我最美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