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益中
官場書寫的新超越
——讀余紅小說《鴻運》
○ 伍益中
余紅是一位心氣很高的青年作家。繼長篇小說《黑煤》后,她在新作《鴻運》中以纖毫畢露的筆觸直抵人物幽微的內(nèi)心世界,書寫了官商之間權錢交易的潛規(guī)則,對當代知識分子的精神處境進行了執(zhí)著的思索和叩問,揭示了靈魂深處的人性與官場的糾纏,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幅官場生態(tài)的另類“浮世繪”。
評論家白燁認為:“《鴻運》是以跑關系、拉裙帶、走后門的生動故事,深入揭示了權錢交易中的新的花樣與社會中新的隱形歪風,這比一般的官場小說在揭露貪官與表現(xiàn)反腐上進了一步?!庇嗉t基于自己長期的商場經(jīng)歷以及對官場的長期思考和對人性的敏感,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商場、官場、情場的欲望和情感,準確地把握到了中國社會發(fā)展的精神動態(tài),在作品中反思著官場體制的缺陷和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的艱難與可能。
小說主人公沈運是平河工程管理局代局長,為了去掉這個“代”字,成為名符其實的局長,她除了要與水利廳領導搞好各種關系外,還與自己的同學——遠天水電工程公司董事長陳鴻坤勾結(jié)在一起,陳鴻坤不僅成了她的情人,而且是她的左臂右膀;為了沈運的仕途,陳鴻坤用金錢鋪路給她疏通上層的關系,而沈運在平南水庫輸水工程的招投標中暗箱操作使他取得了工程。這樣在官場體制日益市場化的時代氛圍中,官場知識分子的精神立場和價值追求顯得越發(fā)輕飄和曖昧。沈運研究生畢業(yè),34歲就當上了平河工程管理局副局長,成為了一個年輕有為的官員;但她還有自己做人的底線,內(nèi)心中仍保留著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義利觀,對金錢并沒有太多迷戀。而市場經(jīng)濟的壓倒性力量和官場體制的強勢話語,瓦解了她的人格信念和價值追求,使其人生理想和現(xiàn)實行為、生活主張和官場實際出現(xiàn)了分裂狀態(tài)。沈運為了能順利當上局長,找了商場老板陳鴻坤做靠山,并認為其語錄是很有道理的:當官的左要金山右要靠山,當官的背后有一兩個經(jīng)商的朋友是完全明智的。這時我們所感受到的官場,已不是一個孤立的官場,而是存在于一個以商業(yè)利益為首要標準的“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官場。正是在這一點上,余紅小說已超越了一般的官場小說,那就是她對官場與商場的相互滲透、相互勾連之復雜情勢的深入把握與藝術再現(xiàn)。
作家賈平凹說:“我讀過寫官場寫得好的小說,但像《鴻運》這樣寫官場和商場都寫得好的小說,卻是少見的。”既開過公司,又做過世界知名電器代理商、從事過房地產(chǎn)的余紅,對社會廣泛關注的工程招投標過程中的腐敗問題以及腐敗背后的官場文化的原生態(tài)面貌進行了集中刻畫,將商場和官場縱橫交織難舍難分以及市場經(jīng)濟時代下異化的權力怪胎進行了犀利揭露,并深入到人性底層捕捉潛藏的文化基因與國民性,從而大大拓展了官場小說的表現(xiàn)深度和廣度。
余紅對沈運的塑造,不僅捕捉到了一種官場人生與人格的典型狀態(tài),而且通過對其官場命運、身心狀態(tài)和人格蛻變過程的揭示,深刻剖析了“官道”與“人性”的矛盾,以及由此導致的個體生命力低質(zhì)量消耗、生命本質(zhì)意義虛懸的社會現(xiàn)實。沈運不是一個臉譜化的貪官,她有貧寒的童年,有艱苦的青年,并且懂得自己所得來的一切都來之不易,值得好好珍惜;她雖沒有高蹈的道德理想主義的“清官意識”,但有平民情結(jié),有守護底線倫理的政治良知。她堅守官場職業(yè)底線,不接受賄賂,不僅退回了平南大方建設公司老總汪前送來的60萬,而且替哥哥沈錯還了李燕平送的50萬;并在經(jīng)歷過“雙規(guī)”后,自己的良知與正義感最終戰(zhàn)勝了“官道”,使李燕平的平發(fā)公司在輸水渠堤防工程中中標。這樣沈運在腐敗的權力生態(tài)中潔身自好而又精明強干,并且置身于權力漩渦卻不隨波逐流,彰顯出中流砥柱的基層之“基”的社會中堅力量。這使得作品在同類官場小說中獨具一格,既實現(xiàn)了對人性描繪的突破,又充滿了對現(xiàn)實社會中處于特殊生存狀態(tài)的人群的人文關注以及對社會體制的探索精神。然而,為了使自己能順利當上局長,沈運也不惜代價經(jīng)營各種關系,尋找自己的靠山;她的內(nèi)心始終處于糾結(jié)和掙扎狀態(tài),既要努力地做好“官”并想盡辦法向上爬,又要盡可能地想做一個好人。在沈運身上,我們看到了年青一代官場知識分子新的素質(zhì),那就是既要“更好地開展工作”,也要“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把個人價值植入人生理想的追求。正如白燁說的:“小說以官場新生代的面臨挑戰(zhàn)與接受考驗,寫出了官場新人物女干部在社會風浪與官場風云中的新進取與新風貌。這樣在意蘊上的雙重出新,就使得該作品在當下的官場題材小說之中別具生面?!?/p>
官場作家許開禎說過:“官性是官員人性在官場這個特定場所的表現(xiàn)。但更多時候,這種官性是對人生的扭曲壓榨,甚至異化,表現(xiàn)得相當惡劣,也相當無情?!庇嗉t的高明之處,不僅在于以淺顯曉暢的敘事和巧妙的藝術構思描繪了一幅微妙的官場生活畫面,而且在于從道德倫理層面揭示了權力下人性的扭曲和異化。生活在現(xiàn)實當中的沈運,必須遵循現(xiàn)有的一些官場商場游戲規(guī)則,雖然有些事情看來就是違法犯罪,但也得違背良心去做。為了給自己的仕途升遷卡位,她不得不接受管業(yè)務的副廳長梁秀才和管人事的副廳長賈玉涵為各自的親信搶奪工程項目扣壓的帽子和審批的條子,還不得不依靠陳鴻坤做靠山來打通上面的關系。英國歷史學家阿克頓說過:“歷史并非清白之手編織的網(wǎng)。使人墮落和道德淪喪的一切原因中,權力是最永恒的、最活躍的。”官場是承載權力關系的載體,是一個以權力勢力為主宰而構成的社會存在網(wǎng)絡;它們與人性互為交織,官場規(guī)則改變、扭曲著人性,虛偽、貪婪的人性又編織、強化著官場和權力這張網(wǎng)絡。為了穩(wěn)住位子并使陳鴻坤取得工程,沈運不能夠堂堂正正做人,還不得保持奴性,暗中搭上了水利廳廳長周孟凡,并且還與他上了床;這時沈運不由自主陷入了位子、票子以及情人和老公的這場漩渦之中,官場與商場,欲望與理想,正義與邪惡,情愛與仇恨聯(lián)袂構成了她人生的萬花筒、人性的試金石。在中國社會,權力對人們生活造成的陰影已無處不在,而權力崇拜所激發(fā)的是對權力的渴望與擁有。在膜拜權力的過程中,官員因身份焦慮而導致的是人性異化與人格奴化,并且觸及到的往往是人性深層的皺褶處,它牽動的是靈魂的沖突和撕裂。我們從沈運身上就看到了這一點。
余紅喜歡一切貼近靈魂的事物,力求以綿密細節(jié)敲擊讀者心扉。因而她的小說中有著豐盈的日常生活細節(jié)描摹與精細的心理刻畫,不僅為人性的迷失布下了綿密的針腳,而且為解析官場復雜倫理提供了實證。十多年前,在陳鴻坤二十歲生日時,沈運買了兩條紅絲帶,并用七彩絲線在飄帶上親手繡了兩個字,把兩人名字中“鴻”和“運”字繡在了絲帶上。一條送給了陳鴻坤,自己留下了一條。自詡為紅頂商人的陳鴻坤一直保存著這條紅絲帶,并常常放在上衣口袋里;這也是沈運依然愛陳鴻坤的原因,心甘情愿做了他的情人,還把他作為自己謀位子的靠山。這樣余紅通過從生活細節(jié)入手,在對日?;墓賵錾鷳B(tài)的描寫中,將一些平常的人和事揉合進作品中,展示其對官場權力的批判與人性異化的隱憂。小說在塑造人物方面,也顯示出了其獨特的藝術特色。余紅從人物的內(nèi)心沖突入手,描摹人物心理嬗變,展現(xiàn)了官場人物的真實心理和行為動機。為了官位以及讓陳鴻坤取得工程,沈運周旋于周孟凡和陳鴻坤兩個男人之間,不能自拔,以至“一個堂堂的國家干部竟然成了拉皮條的,成了那些奸商的臥底,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這時的沈運只想到別人有問題了,卻沒想到自己。她想暗箱操作遠天公司中標,不也是知法犯法嗎?有部分人往往是這樣的,只會看到別人犯錯誤,卻很難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也在犯同樣的錯誤”。通過對沈運心理蛻變進行入木三分的描繪,將人性的真實和官場的本來面目呈現(xiàn)出來,凸顯了紛繁事相背后的心靈邏輯與官場倫理,透示出權力鏡像下的個體生命在現(xiàn)實與靈魂之間的種種沖突,讓讀者能夠由此而意識到癥結(jié)的所在。正如曹文軒所說“我們很難對它進行把握,而事實又是明擺著:一部上乘的小說,最使人著迷和為之扼腕或擊掌的地方,又正是那些細膩而確切的心理描繪。”
在商業(yè)大潮的沖刷和商業(yè)文化的侵蝕之下,當代中國社會正經(jīng)歷著在改革中全面轉(zhuǎn)型的陣痛,青年作家余紅以獨到的眼光和膽識去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官商之間普遍存在的權錢交易問題,并通過對現(xiàn)實的解析與人性的透視,展示了官場體制對人性的戕害以及權力對人的異化,傳遞出了作者對官場另類生態(tài)的體味,既在現(xiàn)實意義上回答了一系列時代命題,又在審美意義上完成了對當代官場小說的突破。
(作者單位:湖南藝術職業(yè)學院)
責任編輯 曹慶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