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維莉
為什么我家孩子不出門
記者趙維莉
暑假來了,很多家長又有了愁心事兒,自家的孩子太“宅”了。除了一些補課、學習之外,他們的孩子猶如古代的大家閨秀,常常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天抱著電腦、電視或是課外書,不與外界交流——孩子看上去孤孤單單,沒有青春期孩子該有的熱情與活潑。為什么我的孩子如此孤獨?是很多家長不得不去思考的問題,而作為家長有沒有什么辦法幫助孩子趕跑孤獨呢?
丁女士家里有一個讀高一的男孩兒,對于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在暑假的時候“惹禍”,丁女士更愁如何把兒子“攆出去”?!皬钠咴路萜谀┛荚嚱Y束,除了返校、補課,兒子小宇就在家里安心當宅男。其實這樣的情況已經出現(xiàn)好幾年了,據丁女士回憶,好像小宇讀初中開始,所有的假期就基本都是關起門來度過的,最高記錄是他讀初二的寒假,曾經有差不多兩個星期沒出門。
開始,丁女士覺得這樣也挺好,孩子不出門在家很安全,可是她漸漸地發(fā)現(xiàn),孩子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也不喜歡與人交流,甚至對父母也是待搭不理,學習也變得很吃力,“他以前的同學來約他出門,他也是找各種理由不去,現(xiàn)在連同學的電話都不接,每天好像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泵鎸@樣的孩子,丁女士很著急,怕這樣孤獨的孩子最終在社會中無法立足。
對于丁女士的憂心,青少心理專家禹春老師表示,類似小宇的情況并不是個案,“現(xiàn)在很多家庭都生活在相對封閉的小區(qū)里,孩子每天接觸的除了父母就是學校里的的同學老師,生活環(huán)境單調,加上很多家長有強烈的戒備心理,在他們的潛移默化下,孩子在心里也筑起高墻,使他們不愿意也不敢與外界交流,當然生活變得孤單?!背酥猓⒆有愿褡兊霉缕У闹饕蜻€與家長的日常教育模式有關,“不恰當?shù)慕逃绞剑矔尯⒆拥男愿癜l(fā)生變化?!?/p>
她指出,過于強勢的父母都會導致孩子的性格變得懦弱、自閉。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非常嚴厲,批評更是家常便飯,且不注意方式方法,不問緣由,只要孩子沒有達到家長的‘理想狀態(tài)’,就會數(shù)落孩子,這對孩子是非常嚴重的打擊。”禹老師指出,長期生活在批評聲中的孩子缺乏自信,在學習、生活中很難提起興趣,認為自己無論怎么做都無法得到家長的肯定,產生消極的情緒。“同時,他們認為自己的家長都無法認可自己,那么別人會更加看不起自己,失去了與外界交流的勇氣,當然會變得孤獨自閉?!庇砝蠋煆娬{道。
很多家長與孩子溝通交流時,還會忽略非常重要的一點,“交流是雙向的”,而很多家長已經習慣了發(fā)號指令,孩子來服從,“這樣的交流模式剝奪了孩子的表達權利,從而讓他們無法對家長表露心聲,慢慢地他們也就失去了表達的欲望,認為不會有人真正去想了解他的想法,分享他的感受?!边@樣的感覺,當然就會讓孩子感到越來越孤獨,只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是家庭生活的全部,在家長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卻忽略了他們是會長大的,他們常常以愛的名義,為孩子帶上“枷鎖”,限制孩子的生活模式,而卻不愿意相信孩子已經長大了,可以去獨立面對、解決一些問題了。“父母的包辦,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依賴,也許一些家長享受這樣的依賴,但是卻不知道這在逐步地蠶食孩子獨立與外界交流的能力。”禹老師說,這樣的孩子更缺乏與同伴交往的能力,離開父母就不知所措,他就會越來越感到孤獨。
讓困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走出去,除了要鼓勵他們與外界多交流,家長還要從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做起,“家長態(tài)度的轉變將會對孩子有份非常大的影響,會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p>
首先,禹老師建議家長不妨多夸夸孩子,畢竟好聽的話誰都愿意聽,幫助孩子建立起對生活對學習的熱情,幫助他們能更正確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才能讓自己更好地融入社會,而別人對自己評價所產生的影響就非常有限,孩子會變得獨立自信。”禹老師強調,獨立自信的孩子才會在社交活動中更有優(yōu)勢。
與孩子交流中,不妨“閉上嘴,多傾聽”,給孩子表達的權利,讓他們心中的想法得到一個釋放,“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愿意去分擔他們的困擾與感受,有人能夠幫助他們去分析問題,這樣孩子在面對任何問題時,都會覺得自己不孤單。”這樣的改變,會讓孩子做起事來有底氣,也會有勇氣去面對一切未知的世界。
最后,禹老師建議各位家長不妨多信任自己的孩子,因為他們是不斷成長的,而成長中的一些經歷是家長無法幫助或者代替的,家長不妨就做個“局外人”,來發(fā)現(xiàn)孩子的進步,多給予他們鼓勵,讓他們感到自己越來越強,這就會讓他們越來越主動,與外界的接觸也會越來越自信從容?!胺攀肿尯⒆訉W會自己長大,他們不是家長手中的風箏,多給他們一些決定權,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越來越棒?!庇砝蠋煴硎荆湃蔚慕逃绞?,會讓孩子的身心成長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