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鶴 楊曉丹
(1.平煤神馬醫(yī)療集團總醫(yī)院 河南 平頂山 467000;2.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河南 平頂山 467000)
隨著當前口腔根管根治技術的完善與發(fā)展及大部分牙體缺損患者口腔保護意識的提升,保留殘根殘冠已成為口腔修復的重點研究內(nèi)容。一般為避免修復體脫位,通常需利用根管樁來提升牙齒的固位性與抗力性[1]。同時為滿足牙齒美學要求,樁材料的美學效果也成為口腔修復考慮的重要因素。纖維樁是當前牙體修復的新材料,其主要包括碳纖維樁、石英纖維樁及玻璃纖維樁3種。有研究報道顯示,3種纖維樁其修復效果存在一定的差異[2]?;诖耍瑸榉治霾煌牧蠘逗诵迯脱荔w缺損的臨床效果,筆者對收治的60例患者展開了分析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行口腔修復的60例牙體缺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患者均經(jīng)X線片檢查證實為牙體缺損,多合并牙周炎、根尖周炎等。隨機將其分為A、B、C 3組。A組20例(32顆患牙),男14例,女6例;年齡22~61歲,平均(38.6±3.4)歲;其中前牙8顆,前磨牙11顆,磨牙13顆,采用玻璃纖維樁修復。B組20例(30顆患牙),男13例,女7例;年齡24~60歲,平均(39.1±3.1)歲;其中前牙7顆,前磨牙10顆,磨牙13顆,采用碳纖維樁修復。C組20例(33顆患牙),男15例,女5例;年齡23~59歲,平均(38.9±3.3)歲;其中前牙9顆,前磨牙10顆,磨牙14顆,采用石英纖維樁修復,且3組患者均復合樹脂核修復。本次研究納入的3組患者年齡、性別、患牙部位等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符合可比性準則。
1.2 研究方法 3組患者在牙體修復前均接受X線檢查,確定牙根整體狀況,觀察患牙根管填充狀況。A組采用玻璃纖維樁及復合樹脂核為修復材料。預備根管,遵照樁核冠修復原則預備患牙,根管預備深度為根長的2/3~3/4,橫徑為牙體的1/3,并朝根尖逐漸變細,其橫斷面保持與牙根外形一致,根管壁光滑,并去除銳利邊緣及齲壞組織,保留冠部牙體,提升抗力。后制作印模,取海藻酸鹽、瓊脂作為印模材料,制作玻璃纖維樁-樹脂核。隨后粘固玻璃纖維樁,作光滑處理,口腔內(nèi)試戴操作,并確定壓樁固定與就位狀況,調(diào)整合位。使用酸蝕樹脂粘合劑作粘合、固定處理,在光固化機下光照10 s,去除多余粘合劑,后光照40 s,粘固。預備牙基,取印模,比色,制備全冠修復體,作牙體缺損修復。B組與C組則分別采用碳纖維樁與石英纖維樁作牙體缺損修復處理,方法基本同A組。
1.3 評價標準 3組均作破壞力學測定,記錄3種材料標本破壞時瞬間力值,確定3組抗折強度。對患者實施為期3個月的隨訪調(diào)查,記錄3組患者的修復效果。
1.4 修復效果判定 成功:全瓷冠及纖維樁均穩(wěn)定,無脫落、移位、松動等異常現(xiàn)象,且牙齦邊緣色澤與鄰齒牙齦色澤趨向一致,無炎癥及褪色,同時患者牙根及修復樁無折斷表現(xiàn),修復部位功能正常,且可正常咀嚼,無牙齦出血、牙周炎及牙根破裂等。失敗:未滿足上述任何一項則視為失敗。另觀察3組患者的修復美觀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定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破壞力測試 A組、B組及C組標本破壞時瞬間力值分別為(285.32±23.46)N、(344.28±22.77)N及(402.32±25.68)N,3組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修復效果及美觀度 A組修復成功率略高于B、C兩組,但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組美觀滿意率略高于A、B兩組,但對比差異亦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修復效果及美觀度對比[n(%)]
早期對牙體缺損殘根殘冠的修復一般多應用鑄造金屬樁材料,但存在彈性模量大、易腐蝕、易折、生物相容性差,且美觀度差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臨床推廣[3]。而非金屬樁最早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由外國學者提出,并引入臨床口腔修復領域,以碳纖維樁為主,最初由于樹脂樁彎曲強度較差,導致根尖部位樹脂無法充分固化,因而樹脂樁材料在應用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4]。但伴隨著臨床研究地不斷深入及患者對口腔修復要求的提升,保留牙體組織,最大限度保留殘根殘冠已成為口腔修復研究的重點課題[5]。但樹脂樁在強化患者咀嚼功能的同時,也存在牙根折斷、牙冠脫落及牙樁脫落的風險,造成修復失敗。直到纖維加強樹脂的誕生,為臨床口腔修復創(chuàng)造了基礎條件。
相較傳統(tǒng)金屬樁而言,纖維樁其物理性能穩(wěn)定,不含金屬成分,可避免流電對患者造成的影響。同時非金屬樁其色澤與透光性能更為接近患者自身牙齒,在美觀方面效果顯著優(yōu)于金屬樁。且其力學性能好,硬度高,彈性模量更為接近患者的牙本質(zhì),有助于保護牙體組織。此外,生物相容性好,具備抗高電阻性與腐蝕性,不易腐蝕。但也有研究表示,不同纖維樁在牙體缺損修復中效果亦不盡一致[6]。
本組研究結(jié)果證實,在抗折強度方面,石英纖維樁最高,以碳纖維樁次之,后為玻璃纖維樁,與不同纖維樁的構(gòu)成成分相關。在美學及性能方面,玻璃纖維樁及石英纖維樁色澤與臨近自然牙顏色基本一致,碳纖維樁則普遍呈現(xiàn)黑色,與自然色反差相對明顯。但從成本分析,石英纖維樁成本顯著高于玻璃纖維樁,在推廣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綜合分析其修復效果、美觀性能及成本,一般提倡選用玻璃纖維樁作為牙體缺損修復材料。
[1]毛錫勇,段成鋼.不同時機核預備對纖維樁核系統(tǒng)微滲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9):4864-4865.
[2]李冰,劉斐,張并生,等.有限元法分析不同樁核材料對全瓷冠應力分布規(guī)律的影響[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29(9):548-550.
[3]常志明.玻璃纖維樁與金屬樁核修復牙體缺損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20(29):5309-5315.
[4]唐震宇,蔣柏榮,蔣士勇,等.玻璃纖維樁修復殘根殘冠的效果[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51):9687-9690.
[5]黃菊.牙體缺損修復中玻璃纖維樁與鑄造金屬樁的應用價值[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2(47):7643-7647.
[6]劉濤,耿海霞,劉建彰,等.金合金樁核冠修復下頜第一磨牙兩壁缺損的三維有限元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2(43):6935-6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