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鳳英
(太康縣人民醫(yī)院外科 河南周口 461400)
隨著護理模式的改變,醫(yī)療護理服務從“以疾病為中心”逐漸轉變?yōu)椤耙曰颊邽橹行摹钡男滦妥o理模式。舒適護理具有整體性、個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能夠明顯減輕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產生的不良情緒,保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普外科患者通常需要進行局部切割和縫合手術,增強了患者生理方面的應激反應?;颊呤艿揭欢ㄒ蛩氐挠绊懀苋菀壮霈F(xiàn)恐懼、緊張等情緒,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1]。本文選取普外科收治的120例患者進行研究,分析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太康縣人民醫(yī)院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普外科手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為21~80歲,平均(51.7±5.6)歲。對照組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為20~79歲,平均(52.1±5.4)歲。手術類型包括胃部手術、肝脾手術、闌尾切除術、膽囊手術等。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手術類型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以常規(guī)護理為基礎,給予舒適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2.1 術前舒適護理 患者入院后,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使患者盡快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消除陌生感。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語氣要輕柔,態(tài)度要誠懇,言語要簡潔易懂,同時還要介紹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醫(yī)院的綜合情況以及責任醫(yī)師信息。讓患者初步了解一定的疾病知識,以消除或者減輕不良情緒。詳細講述術前注意事項、麻醉情況和手術環(huán)境等,告知患者相同手術的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信心和配合度。
1.2.2 術中舒適護理 對手術室內濕度和溫度進行控制,保證在舒適范圍內。協(xié)助患者擺好體位,既不妨礙患者的生理功能,又方便醫(yī)生進行手術操作。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如有異常應及時告知醫(yī)生。
1.2.3 術后舒適護理 手術后將患者送往病房,協(xié)助其家屬擺好患者的體位。在監(jiān)護儀器設置過程中,將儀器的使用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項告知家屬。多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對護理計劃進行調整。出院時,幫助患者制定院外繼續(xù)康復訓練計劃,定期回訪,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
1.3 觀察指標 根據(jù)醫(yī)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定性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7%,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0.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舒適護理是一項新型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采取有效措施,讓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保持最佳狀態(tài)。對手術患者實施圍術期舒適護理,可有效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保證最佳手術狀態(tài),降低手術風險,促進患者康復[2-3]。本研究給予60例普外科手術患者舒適護理,包括術前舒適護理、術中舒適護理和術后舒適護理,盡快讓患者適應醫(yī)院環(huán)境,減輕患者所產生的緊張和焦慮情緒,改善護患關系,以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7%,對照組為70.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在普外科手術患者護理過程中效果較好,可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值得臨床推廣。
[1]孫麗娟.對普外科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7):299 -301.
[2]暴彩霞,王惠英,王曉芬.舒適護理在普外科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效果[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12,26(5):375 -376.
[3]叢林萍,代仲.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5(4):128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