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雨蘭,趙崇良,袁 軍,董文輝,沈佳妮,陳小偉
?
仁川亞運會中國田徑項目的分析與展望
牟雨蘭1,趙崇良1,袁 軍1,董文輝1,沈佳妮1,陳小偉2
采用文獻資料、數(shù)理統(tǒng)計、對比分析法,對中國田徑隊在仁川亞運會田徑比賽中取得的成績與2010年以來世界田徑大賽的成績進行對比分析,探尋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原因,為迎戰(zhàn)2015年北京世界田徑錦標賽和中國田徑競技運動的發(fā)展提供參考。
仁川亞運會;中國;田徑項目;分析
第17屆亞運會于2014年10月4日在韓國仁川圓滿落下帷幕,中國代表團以明顯的優(yōu)勢獨占鰲頭,第9次蟬聯(lián)金牌榜榜首。其中,中國田徑隊共斬獲15枚金牌、14枚銀牌、11枚銅牌,刷新2項亞洲記錄和8項亞運會紀錄,寫下了中國田徑近年來較為輝煌的一筆,令世人刮目相看。對其優(yōu)異成績和取得突破的原因進行分析,展望2015年首次在中國舉辦的田徑世錦賽,為我國田徑運動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1.1 研究對象
仁川亞運會參賽的中國田徑運動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中國體育資訊網(wǎng)以及中國田徑協(xié)會官方網(wǎng)站獲取仁川亞運會、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1年、2013年的世界田徑錦標賽成績;利用圖書館查閱并搜集相關(guān)資料。
1.2.2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利用統(tǒng)計學知識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整理。
1.2.3 對比分析法 將亞運會田徑項目優(yōu)異成績與近幾年世界大賽的第1名、前3名及決賽成績進行對比,分析我國田徑項目現(xiàn)狀。
2.1 仁川亞運會中國田徑隊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綜述
中國田徑運動員在仁川亞運會中大放異彩,一舉刷新2項亞洲紀錄和8項亞運會紀錄,展示出了較高的競技水平??梢哉f,本次亞運會可以成為中國田徑項目發(fā)展的新起點。
2.1.1 投擲項目成績 男子標槍運動員趙慶剛以89.15m的成績奪得冠軍,打破了由日本選手溝口和洋保持了25年之久的87.60m的亞洲紀錄;張莉在女子標槍項目比賽中以65.47m的成績打破亞運會記錄;王崢以77.68米的成績獲鏈球金牌;老將鞏立嬌在女子鉛球項目中以19.06m的成績奪得第1,相對她在2013年莫斯科世界田徑錦標賽上取得的19.95m成績還有一定的差距[1]。(見表1)
表1 仁川亞運會中國田徑投擲項目運動員成績(單位:m)
2.1.2 跳躍項目成績 李金哲以8.01m的成績獲得男子跳遠冠軍;男子三級跳遠的金銀牌分別被曹碩和董斌包攬,二人各跳出了17.30m和16.95m的好成績;張國偉以2.33m的好成績獲得跳高銀牌;薛長銳以5.55m的成績獲得男子撐桿跳高的金牌;李玲憑著4.35m的成績奪得女子撐桿跳高的金牌。(見表2)
表2 仁川亞運會中國跳躍項目決賽成績(單位:m)
2.1.3 接力和競走項目成績 男子4×100m接力隊分別以37.99 s奪冠且破亞洲紀錄,成為史上首支跑進38s大關(guān)的亞洲隊伍;女子4×100 m接力以42.83 s奪冠并打破保持16年的亞運會紀錄;王鎮(zhèn)以1h 19min 45s獲得男子20km競走冠軍并一舉刷新亞運會紀錄;在女子20km競走中,呂秀芝則以1h 31min 06s奪冠[2]。(見表3)
表3 仁川亞運會中國選手接力和競走項目決賽成績(單位:s)
2.1.4 短跑和跨欄項目成績 本屆亞運會上,女子100m韋永麗以11s48的優(yōu)異成績獲得金牌,是中國隊在1988年之后首次獲得此項目的亞運會金牌;蘇炳添頂住壓力,在雨中跑出10.10s的好成績,名列第2,張培萌以10.18s的成績獲得第4。女子200m韋永麗和林慧君分別以23s27和23s53獲得銀牌和第4,較上屆亞運會無緣獎牌的狀況大有進步。男子110m欄謝文駿以13.36s的成績成為新王者;女子100m欄項目中,吳水嬌以12.72s奪得冠軍。(見表4)
表4 仁川亞運會中國選手短跑、跨欄項目決賽成績(單位:s)
2.2 與2010年以來世界大賽的對比分析
2.2.1 投擲項目驚現(xiàn)“亞洲標槍王” 投擲項目一直都是中國田徑隊(特別是女隊)的強項。2013年趙慶剛隨國家隊出征莫斯科田徑世錦賽,僅以77.61m的成績無緣決賽;2013年10月在第6屆東亞運動會上擲出了82.97m的較好成績;時隔一年在仁川以89.15m的成績創(chuàng)造了亞洲記錄,在2014年排在世界第2位,躋身于世界級水平行列。由表5可知:趙慶剛這個成績無論在大邱世錦賽、倫敦奧運會上,還是在莫斯科世錦賽上,都可拿冠軍,成為名副其實的“亞洲標槍王”。男子標槍一躍成為中國田徑項目新的奪金點。(見表5)
表5 趙慶剛標槍成績與近3年田徑大賽前3對比(單位:m)
此外中國女子標槍運動員張莉也隨著訓練的提升和大賽經(jīng)驗的豐富,從倫敦奧運會的58.38m到莫斯科世錦賽的60.16m再到仁川亞運會65.47m,成績一直處在穩(wěn)步上升的階段。這個成績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可以拿到一枚銀牌,相對于莫斯科世錦賽也是前3名的水平。張莉成績的穩(wěn)步提高,也將是中國田徑隊在2015年世錦賽上的一大看點。中國女子鉛球和鐵餅競爭實力較強,后備人才較充足;鏈球競爭實力較強但后備人才缺乏[3]。
2.2.2 跳躍項目世界新銳脫穎而出 跳躍項目上,李金哲以8.01m的成績獲得金牌。在國際田徑跳遠專項賽上,他曾以8.47m的成績獲得冠軍,打破勞劍峰8.40m的全國紀錄,距亞洲紀錄僅僅只差1cm,個人也多次跳到8.30m以上。而8.47m的個人最佳成績更是讓他站到國際頂尖選手的行列。(見表6)
表6 李金哲跳遠成績與近三年田徑大賽前三對比(單位:m)
男子跳高項目中,張國偉以2.33m的成績屈居第2,但此成績在大邱世錦賽、倫敦奧運會上都可以登上領(lǐng)獎臺,在莫斯科世錦賽中也能獲得第5(見表7)。
表7 張國偉跳高成績與近三年田徑大賽前三對比(單位:m)
此外,女子跳高運動員鄭幸娟也獲得一枚寶貴的銀牌,成績?yōu)?.92m,個人最好成績?yōu)?.96m,有機會闖入北京世錦賽和里約奧運會的決賽;薛長銳以5.55m的成績獲得男子撐桿跳高金牌,此成績在北京世錦賽和里約奧運會上有望進決賽。在2014年的室內(nèi)世錦賽上,薛長銳以5.75m的成績奪得第5名,隨后在北京“鳥巢”又越過5.80m的高度,5.80m的最佳成績進入該項目世界頂尖選手行列。
2.2.3 競走保持傳統(tǒng)優(yōu)勢,接力沖向速度之巔 競走是中國田徑隊的優(yōu)勢項目,中國田徑的第一塊奧運金牌來自競走。2012年倫敦奧運會唯一一枚田徑金牌也是競走。王鎮(zhèn)在仁川亞運會男子20km競走中用1h19min45s打破亞運會紀錄,這一成績可在大邱世錦賽和莫斯科世錦賽中奪得金牌,在倫敦奧運會上可以獲得第5(見表8);女子20km競走中,呂秀芝的亞運會冠軍成績可排到莫斯科世錦賽前8,但相比倫敦奧運會第8名成績卻有明顯差距,需要進一步強化個人競技能力。
表8 王鎮(zhèn)競走成績與近3年田徑大賽前三對比(單位:s)
在4×100m的接力比賽中中國隊日趨成熟,在亞運會上此項目是中國隊的奪金項目和優(yōu)勢項目。其中男子4×100m接力用近乎完美的交接棒,以37.99s的優(yōu)異成績贏得金牌,一舉打破日本隊38.03s的亞洲記錄。該成績含金量十足,在大邱世錦賽上可獲得銀牌,在倫敦奧運會中可獲得銅牌,在莫斯科田徑世錦賽中可以很順利的進入決賽(見表9),這支年輕的隊伍還有望取得更大突破。女子4×100m以42.83s的成績破亞運會紀錄,比上次廣州亞運會的成績提升了1s多。
表9 中國男子4×100m成績與近3年田徑大賽前3對比(單位:s)
2.2.4 短跑和跨欄項目蓄勢待發(fā) 仁川亞運會男子100m項目中,張培萌和蘇炳添的成績均可進入倫敦奧運會和莫斯科世錦賽前8,二者曾在2013年分別跑出10.00s和10.06s的個人最好成績,有極大可能在2015北京世錦賽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進入前8名;男子110m欄中,謝文駿發(fā)揮出色,正式成為劉翔接班人,先是在鉆石聯(lián)賽上海站以13.23s的個人最好成績奪冠,又在此次亞運會上以13.36s的優(yōu)異成績成為新王者;女子100m欄項目中,吳水嬌奪得冠軍,成績?yōu)?2.72s,成為中國史上女子100m欄第2快成績,僅次于張瑜在1993年創(chuàng)下的全國紀錄12.64s(江蘇選手蘇懿萍在2001年全運會大順風的情況下成績12.70s)。男子110m欄和女子100m欄項目,在仁川亞運中的成績可進入倫敦奧運會和莫斯科世錦賽前8名;程文、肖霞和蔡敏佳的400m欄成績雖不能進入倫敦奧運會前8,但進步不小。短跨項目以謝文駿和吳水嬌領(lǐng)跑的中國選手大都很年輕,說明我國在短跨項目上人才充足,具有很大發(fā)展?jié)摿Α?/p>
2.3 仁川亞運會中國田徑隊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原因分析
2.3.1 外教戰(zhàn)略成效顯著,訓練理念創(chuàng)新突破 國家體育總局和田管中心根據(jù)現(xiàn)狀和實際采取了行之有效的舉措,大力推行“走出去,引進來”的戰(zhàn)略。在這樣的方針政策下,一方面彌補了一些項目教練員水平能力的欠缺和局限、也加強了同世界體育強國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穎的訓練方法和模式。中國田徑隊多個項目都邀請了外教執(zhí)教,張莉在賽后也談到了與外教的磨合:這個過程挺難,訓練理念有創(chuàng)新。趙慶剛也是在德國教練霍恩的指導(dǎo)訓練下,一舉取得了巨大突破,躋身于世界水平行列。李艷鳳能取得世界水平的成績也與其外籍教練卡爾·海因茨的執(zhí)教有關(guān)??梢?,重視交流也是成績提升的關(guān)鍵。
2.3.2 國家的發(fā)展對于體育事業(yè)的推動與支持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加大與深入,我國經(jīng)濟建設(shè)取得很大的成就,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直接推動了體育的開展與壯大,特別是中國國際地位的極大提升,世界影響力的加大等因素助推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積極發(fā)展。國家通過不斷改革也為體育的發(fā)展迎來了春天,加大了體育的普及和投入,為我國田徑不斷向前進步建立了良好的發(fā)展背景。
2.3.3 國內(nèi)賽事進一步完善,運動員參賽能力提升 國際田聯(lián)鉆石賽上海站、世界田徑挑戰(zhàn)賽北京站等重大田徑賽事的成功舉辦,不但推動了田徑運動在我國的普及性,更為運動員參賽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同時,更加注重國際交流,積極參加國際賽事,為運動員提供更多鍛煉和學習的機會,為進一步使運動員積累重大比賽經(jīng)驗提供了平臺,重大比賽的參與和大賽經(jīng)驗的積累是運動員成績不斷穩(wěn)定和提高的保障。
2.3.4 國家政策的優(yōu)化 調(diào)整戰(zhàn)略方針,重點發(fā)展優(yōu)勢項目;加強引進和學習先進訓練方法和手段,以賽代練,提高運動員綜合素質(zhì)[4];針對體育科研,更加重視和提高體育科研的總體實力,加大資金投入并落實到不同層面,培養(yǎng)我國田徑優(yōu)勢項目和潛在優(yōu)勢項目的后備人才;發(fā)揮舉國體制的優(yōu)勢,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將有限的資源短期內(nèi)向一個目標領(lǐng)域傾斜,從而確保目標的實現(xiàn)[5]。
此外,取得突破也離不開訓練科學性的提高,針對運動員個人實際情況量體裁衣,制定科學有效的個體訓練計劃;讓運動員不失時機地參加各大國際賽事,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和競技狀態(tài);成績突破也與運動員選材的科學化發(fā)展和運動員自身刻苦努力的結(jié)果密切相關(guān)。
(1)在亞洲范圍內(nèi),中國的田徑項目長期排在榜首且遙遙領(lǐng)先于其他國家,短、跨、投優(yōu)勢明顯;但在世界范圍內(nèi),中國田徑還顯得有些薄弱。
(2)在仁川亞運會中,中國田徑隊頻出亮點,投擲項目以“亞洲標王”趙慶剛揚眉吐氣,跳躍項目世界新銳脫穎而出,競走保持傳統(tǒng)優(yōu)勢,男女接力沖向速度之巔,短跑和跨欄有待大放光彩,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整體水平得到提升。
(3)心理素質(zhì)差與發(fā)揮不穩(wěn)定,仍是我國田徑運動員在比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4)訓練觀念的轉(zhuǎn)變、對外交流合作的加強、教練員隊伍的充實壯大、國內(nèi)賽事系統(tǒng)的完善為我國田徑運動員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訓練大環(huán)境,是中國田徑項目整體進步的信號。
[1] 中國體育資訊網(wǎng)http://www.sportinfo.net.cn/Default.aspx.
[2] 中國田徑協(xié)會官方網(wǎng)站http://www.athletics.org.cn/.
[3] 陳小偉.世界田徑錦標賽女子投擲項目成績變化特征研究[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38(12).
[4] 徐向軍.我國田徑運動發(fā)展現(xiàn)狀及訓練對策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6):840~842.
[5] 張 琦,李 意.從第14屆田徑世錦賽談中國田徑運動現(xiàn)狀[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4).
The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Chinese Track and Field from Incheon Asian Games
MOU Yulan1, ZHAO Chongliang1, YUAN Jun1, et al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data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article analyzes comparatively on the achievements that are Chinese Athletics Team getting in the Incheon Asian Games Athletics Competition, and in the World Athletics Championship dating from 2010 to now, is to seek for the reasons to achieve outstanding results. In order to fight against the 2015 World Athletics Championships in Beijing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track comparative sports.
Incheon Asian Games; China; Track and Field; Analysis
1007―6891(2015)06―0016―04
10.13932/j.cnki.sctykx.2015.06.05
G811.2
A
2015-08-25
1.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四川成都,610041;2.成都體育學院田徑教研室,四川成都,610041。
1. Graduate Faculty,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2.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Section,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