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國
“雞”憶
劉志國
“最近少吃雞肉啊,聽說又鬧禽流感了,還挺嚴重呢!”母親又在嘮叨了。也難怪她不放心,現(xiàn)在的肉雞都是養(yǎng)殖場填鴨式養(yǎng)殖,飼喂密度大不說還不讓運動,雞生病了就靠各種抗生素往起堆,人吃了這種雞健康才怪呢。
不由得又想起家里以前養(yǎng)雞的經歷,那時候的雞真的是“餓了吃青草,饞了吃螞蚱”,純純的天然養(yǎng)殖,好吃不說,吃著也放心。小時候家里年年養(yǎng)雞,基本都是那種一年一茬的小笨雞,年年都樂在其中,但唯獨有兩年的養(yǎng)雞經歷讓我現(xiàn)在想起來都記憶猶新。
小時候,家附近有個養(yǎng)雕場,有一年不知怎么竟然賣起了雞苗,據(jù)說是從外國引進的優(yōu)良品種,死亡率低不說,長成后還個大肉多。當時普通的肉雞幼仔才八毛錢一只,而這種肉雞賣到了五元錢一只。父親禁不住賣雞人的各種勸說,背著母親偷偷買回了20只雞仔,在當時那可是將近三袋白面的價錢。雞仔拿回家后,母親確實發(fā)火了,但是禁不住我和弟弟一直為父親“說情”,看著我倆瘦弱的小身板,母親嘆了口氣說:“這么貴的東西,你倆可得給媽經心啊”。
那時候我們城鎮(zhèn)的周邊還沒有“禁牧”,我們小哥倆下午放學后還要去放會兒牛的,這樣在放牛的時候就可以給雞捉螞蚱吃。我們捉螞蚱不用網子,用手扣、用腳踩,更多地時候是用鞭子抽,專揀那種個兒大會飛的抽,準頭很足,每次天黑回家都能打滿滿一瓶子螞蚱。后來,那一年的雞也就養(yǎng)成了一個奇怪的毛病,不是看見太陽落山才進窩,而是等到我倆放?;貋沓赃^螞蚱才進窩——徹底改變了老祖宗留下的生物鐘。
每逢六日或者到了暑假的時候,我和弟弟會到更遠的地方去放牛,那邊的草更好牛更愛吃。每天天一亮我倆就起來,帶上午飯,到晚上擠奶的時候再把牛趕回來。北方的草原上有“山叫驢”,是和蝗蟲一類的東西,但是體型要大的太多了,通體呈黑灰色,挺著一個碩大的肚子,跟螞蚱類比的話猶如蟻后和螞蟻。雌蟲一般都會占據(jù)一叢刺稞子,像南方的知了一樣發(fā)出陣陣刺耳的尖叫聲,一里地外都能聽到。雄性山叫驢不會叫,尾巴是向上彎的,和蝎子的一模一樣,而且它沒有領地,是徹頭徹尾的流浪漢,需要眼尖才能抓到。由于抓山叫驢比較出數(shù),而且沒有打螞蚱那么費勁,我們白天會以抓山叫驢為主,每次回家都能拎回一大袋子,最多的一次能有六、七斤,全都喂給了那些“吃貨”們。
最神奇的是那年的雞食欲特別旺盛,吃的東西特別雜亂,比如說蛤蟆、老鼠。連母親都說,養(yǎng)了這么多年雞,只見過老鼠咬死雞,還沒見過雞吃蛤蟆老鼠的。北方的草原,下過雨之后不光是滿滿的蘑菇、地皮菜,蛤蟆也會有很多。自從發(fā)現(xiàn)它們吃蛤蟆以后,下過雨,我和弟弟還會出去給雞捉蛤蟆。至于老鼠自然是捉不到的,但是我們有辦法,放牛時去草原上捉野鼠,我們這叫“花貍棒”,帶上鐵鍬和足夠的水,一天可以捉十幾只?!盎ㄘ偘簟焙艽蠛芊剩氏碌男∑ね部梢宰尷纤嚾俗龀珊芎每吹难b飾品,而捉“花貍棒”也就成了放牛時最好的消遣方式了。
秋末的時候,那群雞個個膘肥體壯,只死了一只,還是被牛踩死的。最大的一個十三斤半,最小的一個也有十斤。第二年,養(yǎng)雕場倒閉了,那種雞就再也沒有買到。
還有一年的雞讓我記憶深刻,因為它們曾是我最好的玩伴。記得那窩雞是自己孵的,只留了一只公雞和四、五只母雞,公雞威武雄壯,叫“元帥”,和我家那只“老奸巨猾”的奶山羊一樣,是附近孩子的噩夢。如果讓它看見有孩子在家門前路過,即便沒有進院,它也會長途跋涉,不辭勞苦的追過去開啄。碰見個子矮的,它還會飛到人家的肩膀上啄人家的頭。估計很多人沒挨過雞啄,其實它嘴啄的并不疼,要命的是它把嘴啄在你的衣服上不松開,用爪子快速的蹬你,而那蹬的才叫一個疼。當把你“驅逐”走后,它會昂首挺胸的在一群母雞身邊顯白,打兩個鳴清清嗓子。
那時候我們比較淘氣,專門去欺負那只公雞,比如在腿上護住鐵片去挑釁它,聽著它把鐵片踢得咣咣亂響,感覺特別出氣。還有的時候專門“累”它,就是等雞要進窩的時候,去雞窩門口學個公雞打鳴或者往它身上丟塊石頭,然后轉身就跑,它會扎著翅膀追出你幾十米遠,看追不上你了,它會驕傲的打鳴,邁著八字步進窩。然后你再回來逗它,它會繼續(xù)追你,慢慢的天黑了,其它雞都進窩了,它還是進不了窩,“氣”的一直咯咯,冠子漲的通紅。每次我們都要逗的它跑幾十次,直到最后累的任你怎么學打鳴,怎么扔石頭、踢雞窩門它都不出來了。印象最深的一次,我一直挑釁它,把它累的趴到院子中間走不回去了,最后還是被父親罵了一頓,把它抱回雞窩的。
“元帥”不敢啄父親,但是敢啄我們娘仨,尤其是母親,有一段時間只要看見母親出屋,不管離多遠它都會跑過去啄,害的母親每次出屋手里必須要拿東西,什么笤帚、火鏟、爐鉤子,手里有東西它就不敢上。那段時間,“元帥”成了我們的玩伴和“相互仇視”的好朋友,在沒有電視、缺少書籍的童年里給我們帶來了無數(shù)歡樂,轉天兒我們被它追的滿院子亂跑,轉天兒又背著父母偷偷給它喂好吃的,歡笑聲就一直徜徉在院子的各個角落,直到有一天它追著啄母親時被父親不小心一石頭打死了。為了這事,我們和父親生了好幾天氣,燉的雞肉我一口都沒有吃。
現(xiàn)在家里已經有快十年沒養(yǎng)雞了,但是每每想起以前養(yǎng)雞的日子,就覺得是那么的充實快樂。那時候我們沒有電視,沒有臺球和電游,但是我們一樣過得很快樂,而那種快樂才是最最真實的快樂。也許只有真正的回歸自然,生活才能有更多發(fā)現(xiàn),才會變得更有意義,當然,我們的身體也會更健康,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