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連華
畫出來的“愛”
代連華
在美國洛杉磯市的一個貧民區(qū)里,許多無家可歸者露宿在街頭或者躺在公園的長椅上,他們沒有家,卻渴望得到關(guān)愛與溫暖。
史密斯是一名繪畫藝術(shù)家,也是一名慈善家,常常給貧民區(qū)里的流浪者們送去衣物等。有一次,史密斯給他們送來食物,發(fā)現(xiàn)流浪漢鮑勃正在布置自己的“家”。說是家,其實就在墻角下,鋪著撿來的被褥、枕頭和布單等,旁邊還有小桌椅。鮑勃無奈地對史密斯說:“我們是被遺忘的群體,沒有溫暖沒有愛?!?/p>
史密斯望著破舊的土墻和衣衫襤褸的鮑勃,安慰著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睘榱俗岝U勃鼓起生活的勇氣,史密斯從車里拿出畫筆和顏料,開始在墻上繪畫。他在斑駁的墻上,畫上門、窗以及綻放的花兒,還有各種家具等,一個溫暖的家在筆下誕生了。
鮑勃開心得手舞足蹈,“雖然只是畫出來的家,卻也讓我感到溫暖和關(guān)愛,謝謝史密斯?!?/p>
幾天后,當史密斯再次經(jīng)過貧民區(qū)時,他被流浪者們團團圍住,原來他為鮑勃畫出來的“家”很溫暖,他們也希望擁有一個畫出來的“家”。
史密斯沒有想到涂鴉之舉,卻讓無家可歸者感到溫暖。于是,史密斯決定為他們畫出溫暖的家,雖然不能遮風擋雨,卻在精神上給予他們安慰。
從那以后,史密斯一有時間就去流浪者聚居的地方,用手中的畫筆為他們畫出一個又一個的家,隨著流浪者們的需求,繪畫的版本也不斷更新。
約翰是一個殘疾人,每天坐在輪椅上,輪椅沒有椅背而只能靠在廢棄鐵門上,史密斯就給殘缺不全的椅子畫出椅背和椅子扶手,還為約翰在腳下畫出一只陪伴他的小狗。整幅畫面逼真形象,約翰看起來不像是窮困潦倒的流浪漢,而是坐在輪椅上出來遛狗的殘疾人。
而居住在樹下的黑人克拉克,則具備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枝繁葉茂的大樹下,有一座漂亮的圓形宮殿,周圍還有花園、小橋流水以及各種裝飾物。原來,史密斯拖來一張白色泡沫板,在上面畫出一座宮殿,而克拉克就躺在泡沫板下休息,結(jié)果流浪的克拉克就像國王,生活在金碧輝煌的皇宮里。
七十歲的娜拉老奶奶,年輕時就喜歡彈鋼琴,如今居無定所,自然不可能再彈鋼琴。后來,史密斯為她在床前畫出一架鋼琴,讓娜拉興奮不已。每天臨睡時,她都會在想象的美妙琴聲中入眠。
一幅又一幅涂鴉作品誕生了,有家有物,甚至還有龍蝦大餐。每一幅作品都惟妙惟肖,不僅流浪者倍感溫馨,路過的行人也深受感動。
雖然,有些民眾指責史密斯的繪畫行為是“畫餅充饑,”但更多民眾支持史密斯。因為愛有許多種表達方式,畫出來的愛也是愛,不僅讓流浪者們感受到溫暖和關(guān)愛,色彩斑斕的畫面也會讓他們心情愉悅,從而有信心面對生活。
“畫出來的愛,也是對心靈的一種安慰,”史密斯平靜地說:“無論有著怎樣的際遇與坎坷,都不要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心懷美好生活會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