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飲食男女》是李安“父親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是他早年家庭倫理劇代表作之一。我們可以從這部經(jīng)典的家庭倫理矛盾中得到深層次的感悟,從中感受到中國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碰撞和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本文通過影片中的一些細節(jié)和人物矛盾,來解讀《飲食男女》。
【關鍵詞】家庭矛盾;傳統(tǒng)倫理;愛情;東西方文化差異
中圖分類號:J905 ? ?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10-0125-01
一、影片的內(nèi)容與情節(jié)
《飲食男女》主人公老朱是臺灣有名的中國菜大師,由于妻子去世早,他獨自擔起了撫養(yǎng)三個女兒的責任。老朱從飯店退休后和三個女兒住在一起,每個周末老朱都要做一桌豐盛的大餐與女兒團聚。大女兒家珍是學校老師,她拒絕與異性接觸,至今還沒有結(jié)婚成家。二女兒家倩最像老朱,也深得父親疼愛,倔強要強,每次家宴都與父親發(fā)生爭吵。小女兒家寧聽話懂事,但也偷偷談起了戀愛。女兒們忙于自己的生活,與父親的代溝越來越大,兩輩人不能從內(nèi)心深處進行交流,疏忽了彼此之間的感受。老朱面對這個家庭,只好從鄰居錦榮身上尋找慰藉。朱家的家庭聚餐本是維系全家的和睦,但是每次聚餐都是不歡而散,影片中第一次聚餐,家倩說要搬出去住,第二次團聚家倩投資失敗,第三次佳寧向父親道出了懷孕并要和男朋友出去住,引起父親的大怒,第四次家珍要和剛認識的男友結(jié)婚,第五次老朱宣布要和錦榮結(jié)婚,全家一陣大亂,家宴匆忙結(jié)束。影片最后,二女兒家倩親自下廚想要全家團聚,但是大姐基督教洗禮,小妹懷孕生產(chǎn),都無法參加,只有她陪伴自己的老父親,當父親喝湯的時候,意外發(fā)現(xiàn)多年消失的味覺恢復了。老朱在與兒女文化差異的沖突下,因為愛而做出了讓步,雖然無奈但至少將悲劇化為苦澀的圓滿。
二、影片中人物的家庭矛盾
大女兒家珍與整個家庭的矛盾,是她內(nèi)心那種責任感導致她無法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矛盾。作為家中的長女,由于幼年喪母,她必須負擔起整個家庭的責任,她要照顧父親、妹妹,但對性格內(nèi)向軟弱她來說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所以她性格古板,入了基督教作為內(nèi)心的心靈寄托。但是,家珍對愛情還是充滿向往的,在愛情面前,最后她也擺脫了家庭的束縛,拋下了家庭責任,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
二女兒家倩,傳承了父親的衣缽,對烹飪有著先天的靈感,但是性格強,心比天高。在電影開頭,客廳擺著母親的遺像,和家倩長的一模一樣,導演其實在暗示家倩在老朱內(nèi)心的位置是最像她母親的,所以老朱對她有一種獨有的關愛。影片前兩次家宴中,她都想要逃離這個家。在性格上,她與她的姐妹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是家中的女強人。影片中她無數(shù)次離開家,但又回到了家。老溫生病時,她明白了自己與父親的矛盾隔閡所在,老溫的去世更是讓家倩內(nèi)心的寒冰融化。當影片結(jié)尾家珍和家寧都遠離這個家的時候,她卻選擇留在了家中。家珍烹制了一桌豐盛的家宴時,父親喝湯恢復了味覺,與影片開頭和老朱爭論湯的做法前后呼應,這說明父女二人殊途同歸,家倩回到了自己最向往的家中。
父親老朱與整個家庭的矛盾,在于他得不到女兒們內(nèi)心的認同,隨著女兒們要離家搬出去,他的內(nèi)心更得不到慰藉,他只有在回飯店幫廚指導的行為中得到滿足,所以他給鄰居家姍姍送便當,小孩子們十分喜歡他做的便當,他在這里得到了認同,得到了滿足,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影片最后的家宴中,本是女兒們撮合他和梁伯母,最終意外地是他選擇了錦榮,他想要選擇自己的生活,他這也是對時間和年齡的反抗,所以他沒有妥協(xié),而女兒們寬容了他驚世駭俗的婚姻,最鐘愛的二女兒與他也冰釋前嫌,達到了真正的溝通和理解。結(jié)尾處老朱搬離了自己的老房子,恢復了自己的味覺,他徹底地從自己的生活中走了出來,與錦榮一起走進理想的生活。
三、導演李安的東西方情懷
電影《飲食男女》敘事簡單明了,在展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同時,探討了家庭兩輩人的親情、愛情、友情。影片通過老朱和三個女兒的故事平行并排敘述,女兒的故事情節(jié)為明線,父親則為暗線,導演李安用獨特的敘述方式把老朱與女兒、錦榮、梁伯母的關系勾畫明了,敘述了兒女私情、友情和忘年戀,結(jié)局給人意外,達到了影片的高潮。
導演李安以內(nèi)斂的抒情方式將《飲食男女》中的鏡頭處理的恰到好處,干凈利落,中國文化中的微妙滋味,拿捏地到位。從電影主題背景來說,李安是具有深厚的東方文化積淀的,他對中國傳統(tǒng)倫理之內(nèi)的溫情抱有信心,但從《飲食男女》的傳統(tǒng)父權家庭在新時代的崩解來說,李安也具有懷疑和冒險精神,勇于超越自我。導演李安融合了東西方的美好品質(zhì),加上對東西方文化的融會貫通,才可以將影片中細膩真摯的父女關系娓娓道來,濃郁的傳統(tǒng)親情令觀眾動容,為我們留下了一部精彩的作品。
參考文獻:
[1]楊遠嬰,羅藝君.華語電影十導演[M].浙江攝影出版社,2000.
[2]田卉群.經(jīng)典影片讀解教程《中國化戲劇——〈飲食男女〉讀解》[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陳寶旭.《飲食男女》——電影劇本與拍攝過程[M].臺灣遠流出版公司,1994.
作者簡介:
彭云飛,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2013級戲劇與影視學碩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