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
上一回,荷老師和阿藕說到修改的方法時,提到了很特別的方法——高聲朗讀。為了和靜靜的閱讀有區(qū)別,我們就稱為“誦”吧。
自從阿藕了解了這個方法后,小池塘的書齋里就有了瑯瑯的讀書聲。小蓮藕們都在朗讀自己的寫話片段,聲浪此起彼伏。可是讀了一段時間后,大家都有了發(fā)現(xiàn):似乎寫話水平不但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呢!
阿藕找到荷老師,說出了自己的疑惑:“為什么我越讀越覺得自己的寫話退步了呢?原先我都能感覺到自己的進步,可如今朗讀后,反而覺得自己寫的片段簡直讀不下去了!好多小伙伴也有同感?!?/p>
荷老師聽完,哈哈大笑起來。她這一笑,把阿藕笑糊涂了。阿藕心里犯嘀咕:難道我們說錯了嗎?“你呀,真說錯啦!”荷老師直接說出了阿藕的心事,“這恰好說明你正在進步啊,一段話寫得好不好,關鍵就看通順不通順。你不讀怎么知道是否通順呢?高聲朗讀,讀不下去的地方,就是寫得不通順的地方,好好修改后再讀,不就越來越通順了嗎?這就是真正的進步!”
“是這樣啊,”阿藕驚嘆道,“原來能發(fā)現(xiàn)寫話中的問題,這才是進步啊。那我今后一定會繼續(xù)朗讀自己寫的片段。不過朗讀片段時,有什么特別的好方法嗎?”
荷老師說:“問得好,當然有啊。第一種方法就是高聲朗讀,讀的時候要放出聲來,最好是約幾個小伙伴,大家一起輪流讀,一起來評,一起進步。你們想一想,這樣讀起來多有氣氛啊?!?/p>
阿藕和幾個小蓮藕正好帶著最近寫好的片段,于是立刻拿出來讀了起來。一讀還真發(fā)現(xiàn)了問題,各自拿起筆埋頭改動。阿藕心想:這方法還真管用。
“別急啊,還有第二種更有意思的方法呢?!焙衫蠋熣f道,“可以拿著自己的寫話片段,單獨到一間屋子里高聲朗讀,讓小伙伴們在窗外聽,讀的人和聽的人不見面。這有些像《中國好聲音》中的評審使用的方法,叫‘盲聽?!?/p>
“真有意思,盲聽我們能做到。不過,到底聽到什么樣的內(nèi)容才能算寫得好呢?”
“非常簡單,內(nèi)容自然真實就好啦!其實,寫話不就是要寫得自然真實嗎?”荷老師認真地介紹著,“這呀,一來檢測讀的人寫話水平怎么樣,朗讀水平高不高;二來也考驗聽的人,聽得是否認真,是否能聽出問題,聽完能給出什么意見。我覺得這特別適合你們一家三口來試一試?!?/p>
阿藕說:“好嘞!今晚,我就讓爸爸媽媽在臥室,我在客廳,朗讀剛剛寫好的《我的荷老師》,請他們進行盲聽,然后給我提意見。不過,在開始之前,我還得睜大眼睛好好改一改,可不能在爸爸媽媽面前給老師您丟臉哦!”荷老師和阿藕相視一笑。
阿藕是個急性子,希望立刻回去嘗試,其他小蓮藕也準備走了,荷老師再次叫住大家,說道: “你們先別走,今天是個好日子,大家都在。我們正好可以先試試第三種朗讀的方法?!?/p>
“什么好方法,快說??!”大家異口同聲地催促荷老師。
“那就是交換讀。你的寫話片段我來讀,我的片段你來讀。交換朗讀,一定很有意思的。想一想,為了讓交換后的讀者能讀得通、讀得順,應該怎么辦呢?”
“應該好好改一改,改到自己認為沒問題后再交換?!卑⑴簱屜然卮穑€介紹了一次真實的經(jīng)歷。阿藕說: “有一回,我讓媽媽幫我讀一段話。原本以為這段話自己已經(jīng)寫得不錯了,可沒想到媽媽讀起來結(jié)結(jié)巴巴的,好幾次都讀不下去。我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認為通順的,也許別人還是看不明白?!?/p>
荷老師鄭重地說:“對,這是個問題。你們的心里要裝著讀者。想一想哪些地方讀者可能讀不懂,先改一改,再交換也不遲!”
阿藕和小蓮藕們學到了不少好辦法,心滿意足地各自回家。阿藕知道:光懂得方法沒用,關鍵還在于要親自試一試啊。 “親口嘗梨知酸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