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番禺區(qū)石碁第四中學 香碧顏
建筑模型設計與制作活動課程設置
文/廣州市番禺區(qū)石碁第四中學 香碧顏
1.掌握建筑模型一些基本的設計制作方法、技巧。提高對建筑模型的設計能力、制作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審美能力,鍛煉意志,陶冶藝術情操。
2.了解中國園林藝術文化內涵以及有關方面的知識,發(fā)掘其中所展現的人文思想,增強民族自豪感,傳承民族文化精髓。
3.體會“人與自然”的一種和諧氛圍,密切與自然、與社會、與生活的聯系,深切感受“科技、環(huán)保、節(jié)能、低碳”的科學生活理念并貫徹在建筑模型的設計制作中。
4.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促進協作探究精神、學習交流能力、相互欣賞的意識的生成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等的提高。
“建筑模型設計與制作”課程從建筑模型歷史起源與發(fā)展入手,遵循學生認識事物的特征和“建筑模型”相關專業(yè)知識的特點,以豐富多樣的操作活動貫穿始終,課程內容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和其他學科知識。整個課程包括5個模塊內容即“認識建筑模型”、“建筑模型常用工具與材料介紹”、“建筑模型設計”、“建筑模型制作”、“建筑模型賞析”(見表1)。學生先了解建筑模型的相關知識與制作技巧后,再動手設計制作,發(fā)揮各自的才能,創(chuàng)作出不同風格的建筑模型作品。
表1“建筑模型設計與制作”課程內容基本框架
1.適合對象:初中學生。
2.課時安排:每周一節(jié),共18課時。
3.場地、設備及教具要求:
建筑模型社團活動室、建筑模型套材、剪刀、美工刀等有關材料與工具。
4.教學資源:
自編的講義,互聯網有關建筑模型的資源。
5.教學策略:
(1)密切聯系生活,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造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盡量選擇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習內容,引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與熱情。例如,教師可讓學生結合各種相關的比賽和活動進行作品創(chuàng)作,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開闊學生的創(chuàng)作空間。
(2)鼓勵合作學習,完善創(chuàng)新方案
在創(chuàng)作作品的活動中,教師可讓學生自由組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chuàng)作比賽,除了引導學生依靠自己的能力進行創(chuàng)新方案設計外,還應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小組交流,發(fā)現創(chuàng)新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再通過小組協作提出改進建議,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方案。例如,在“設計構思”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各組同學相互啟發(fā)、互幫互助,為本組的建筑模型設計出謀獻策完善方案,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討論中共同成長。
(3)發(fā)揮信息技術優(yōu)勢,提高審美能力
欣賞作品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時應遵循輔助性和實效性原則,用有效、實用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提高效率和質量。如在建筑模型賞析中,讓學生直觀感受中國古典園林的建筑的厚重沉穩(wěn)、玲瓏清雅。然后結合教學目標,讓學生暢談欣賞作品后的心得體會,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行適時的點撥、總結,提高學生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
本課程評價注重將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結合起來,除了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外,還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采用學生自我評價、小組相互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評價。在學生自評與小組互評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認可自己作品的同時,學會尊重、欣賞他人的作品,并且客觀地評價他人的作品。教師還應注意多對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
責任編輯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