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
甘薯收獲后采用適宜的儲藏方法,可以使其保持較好的口感,保鮮時間可達半年以上,甘薯完好率可達90%?,F將其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選擇適宜的地窖
選擇在地勢較高、土質以紅壤土為主的地方建地窖。地窖以深度3米、長2.5米、寬2米左右為宜,每窖可儲藏鮮甘薯2000~4000千克。
二、做好消毒工作
存放甘薯前須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硫黃懸浮劑800倍液均勻噴灑地窖,以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
三、選擇完好的甘薯
嚴格剔除帶病、受凍、破傷嚴重的薯塊,搬運入窖時輕拿輕放,不要損傷甘薯皮。
四、合理擺放
甘薯按大小進行分級堆放,以便倒窖。甘薯堆放高度以離洞頂60厘米左右為宜,以利甘薯呼吸散熱。
五、控制好窖內溫度、濕度和空氣成分
1. 溫度
甘薯儲藏的適宜溫度為10~14℃。溫度過低會遭受冷害,使薯塊內部變褐變黑,煮熟后有硬心并有異味,而且后期極易腐爛;溫度過高,薯芽會萌動、糠心,加速黑斑病和軟腐病的發(fā)展。
2. 濕度
相對濕度以85%~90%為宜。當窖內相對濕度低于80%時,薯塊內水分蒸發(fā),致使薯塊脫水、萎蔫、皺縮、糠心,食用品質下降;相對濕度超過95%時,則薯塊退色褐變,病原菌繁殖,腐爛率上升。甘薯入窖時含水量若超過70%,應敞窖通風,排濕降溫。甘薯塊在田間受水漬3天以上的,只能用來喂豬或制粉,不可窖儲。
3. 空氣成分
薯窖內的含氧量不得低于4.5%,否則易導致薯塊缺氧呼吸,輕則喪失發(fā)芽力,重則缺氧“悶窖”,造成窒息性全窖腐爛。
(作者聯系地址:山東省棗莊市新城區(qū)水利大廈329室 棗莊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郵編:27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