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春
焦裕祿精神是超越時空的精神力量,是歷久彌新的寶貴精神財富。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不僅要學深學透,領會其精神實質(zhì),更要指導實踐,落實到工作中。玉山縣在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中,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為全面深化改革,為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加快玉山發(fā)展提供強大正能量。
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必須堅定理想信念,讓對黨忠誠成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首要條件。對黨忠誠,是共產(chǎn)黨人的靈魂和基礎,是黨員領導干部最基本的政治品格。解放初期國家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焦裕祿響應黨的號召,從共青團鄭州地委來到洛陽參加礦山機器廠籌建工作,一干就是9年。后來開封地委決定派焦裕祿去蘭考時,指出蘭考是最窮的縣,希望他在思想上要有經(jīng)受最嚴峻考驗的準備。焦裕祿堅定地說“越是困難的地方越能鍛煉人,不改變蘭考的面貌,我絕不離開這里”。學習和發(fā)揚焦裕祿精神,就是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為修身立業(yè)的壓艙石,堅持思想建黨這個傳家寶,注重理論素養(yǎng)這個必修課,更好地補精神之“鈣”,固思想之元,守為政之本。要像焦裕祿那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必須樹立公仆情懷,讓親民愛民成為黨員干部的自覺行動。焦裕祿同志“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充分體現(xiàn)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他常說:“共產(chǎn)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xiàn)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彼教m考縣的第一件事不是開會,而是下鄉(xiāng)訪貧問苦;他開縣委會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講話,而是到火車站安撫逃荒要飯的難民;他把自己當作人民的兒子,為農(nóng)民雪天送糧,把黨的溫暖帶給千家萬戶,這是焦裕祿親民愛民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學習和發(fā)揚焦裕祿精神,就是要像焦裕祿那樣把群眾當親人,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始終做到一心為民。
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必須錘煉務實作風,讓勇于擔當成為實現(xiàn)崛起的堅實保障。焦裕祿精神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勇于擔當,實干、苦干、拼命干。這是一種務實的工作作風,一種堅強不屈的意志,一種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一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勁。當時蘭考面臨內(nèi)澇、風沙、鹽堿“三害”肆虐的嚴峻局面,焦裕祿以“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大無畏精神投入到“三害”治理中。學習和發(fā)揚焦裕祿精神,就是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始終保持一種敢作敢為的勇氣,保持一種逆勢飛揚的豪氣,不怕矛盾復雜,不怕任務艱巨,不怕責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擔,敢于克難制勝,敢于奮勇當先,以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和優(yōu)良作風帶領廣大群眾迎難而上,用鐵的肩膀扛起人民賦予的重任。
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必須恪守清正廉潔,讓干凈干事成為為官從政的畢生追求。焦裕祿同志潔身自好、廉潔自律,是領導干部學習的好榜樣。他曾經(jīng)說災區(qū)面貌沒有改變,群眾生活很困難,富麗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連想也很危險。為防止揮霍浪費,嚴禁用公款大吃大喝,請客送禮,他親自起草了《干部十不準》。焦裕祿深知打鐵還要自身硬,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他時時以身作則,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嚴格按照黨紀黨規(guī)辦事。學習和發(fā)揚焦裕祿精神,就是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錘煉黨性,磨煉心性,常思律己之益,常思放縱之害,認清欲望的背后是陷阱,明白貪婪的盡頭是毀滅,勒緊心中的“緊箍咒”。要經(jīng)常對照“三嚴三實”要求檢視,隨時發(fā)現(xiàn)和清除思想上的灰塵和污漬,始終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高地。
(責任編輯: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