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凌生
(株州聯(lián)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1)
纖維增強塑料由于在應用上的潛在多樣性,目前還沒有簡便的方法辨別某項應用和設計是否合理,也沒有現(xiàn)成經(jīng)驗和規(guī)律可遵循,更重要的是沒有典型的設計和現(xiàn)成測試經(jīng)驗可以照搬。人們可以借助于計算機輔助工程軟件對制品進行有限元分析、模具流道內(nèi)流動分析、熱變形分析和冷卻分析等,并且越來越多地用于增強材料[1]。
本文以我司研究的一款南非機械間非金屬材料葉輪為設計對象,此葉輪擬采用短纖維增強塑料(SMC)制作葉輪主體,為避免葉輪與軸的摩擦,輪芯仍采用鑄鐵材質(zhì)。為指導葉輪材料的選型、了解葉輪運行時的應力分布以及輪芯與葉輪間啟動時的應力狀況,以ANSYS Workbench軟件作為模擬計算工具,對葉輪在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以及風機啟動瞬間的應力分布狀態(tài)進行了分析,并輔以理論計算加以驗證,確定了非金屬材料葉輪的最大結構強度,結合考慮葉輪的載荷特性、運行環(huán)境及材料特性,最終確定非金屬材料的強度設計標準。
考慮到風機在啟動瞬間,扭矩最大能放大到額定扭矩的2~3倍,這里取3倍值計算,即啟動瞬間扭矩Mmax=3×18.112=54.336N·m。
南非機械間葉輪模型見圖1,為了便于計算避免應力集中區(qū),模型中簡略掉了螺絲孔及排水孔;輪芯為專門設計的鐵質(zhì)輪芯,加大了槽口,減輕了重量。
圖1 葉輪及輪芯模型
葉輪材料選用模壓SMC材料,由于SMC材料成分的不同,其密度范圍較廣,一般在1.4~2.0 g/cm3之間,這里根據(jù)前期的試驗數(shù)據(jù)選定1.8 g/cm3作為材料參數(shù)。輪芯選用HT200,密度設為7.85 g/cm3。
網(wǎng)格劃分設定葉輪的網(wǎng)格尺寸為10 mm,其余采用默認設置,網(wǎng)格節(jié)點數(shù)為63 538個,即使采用更精細的網(wǎng)格劃分對結果的影響很小,考慮的計算效率,采用此網(wǎng)格劃分方式,劃分后的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網(wǎng)格劃分
葉輪與輪芯是采用整體壓制成型,為簡化運算,這里采用全Bonded接觸,假定葉輪與輪芯緊密結合,不發(fā)生位移和分離。實際情況會比較復雜,由于兩者采用不同的材質(zhì),其熱膨脹系數(shù)有差異,長期運行中,其接觸形式會有變化,但對整體的受力情況不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接觸設定如圖3所示。
圖3 接觸設定
邊界條件的設定如圖4所示:A為葉輪輪芯添加圓柱約束,圓柱切線方向自由,其余固定,模擬葉輪旋轉(zhuǎn);B為電機軸正常運行時的扭矩為18.112 N·m(依電機額定功率計算,試驗測得葉輪功率要低,換算成扭矩為10.5 N·m,但對計算結果沒太大影響),電機軸對風機葉輪做功,帶動葉輪旋轉(zhuǎn),在葉輪輪芯處施加了18.112 N·m的扭矩;C為葉輪額定功率下的轉(zhuǎn)速為2 900 r/min,故在葉輪上加載旋轉(zhuǎn)速度303.5 rad/s。D為扭矩是成對的,故在葉片外圈處設置反向?qū)ΨQ扭矩,模擬空氣阻礙葉輪的旋轉(zhuǎn)。
圖4 邊界條件設定
設定葉輪整體為分析對象,以平均應力為分析值,圖5顯示的是在非金屬葉輪整體在正常運轉(zhuǎn)條件下(軸的扭矩為18.112 N·m,轉(zhuǎn)速為2 900 r/min)的平均應力分布云圖。
圖5 正常工作下的平均應力分布云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最大應力出現(xiàn)在葉片與輪轂結合的前部圓角處,此處產(chǎn)生了應力集中區(qū)域,最大應力為8.5MPa,而葉輪輪盤以及葉片根部大部分區(qū)域的應力不超過6.6MPa,在這里將最大應力8.5 MPa作為結構設計強度值。
參考有關文獻[2],通常纖維復合材料安全系數(shù)根據(jù)載荷情況可取2~10之間,如表1所示。
表1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安全系數(shù)
在結構設計中,為了確保結構安全工作,又應考慮結構的經(jīng)濟性,以及質(zhì)量要求,并需要結合考慮載荷的穩(wěn)定性、材料性質(zhì)的均勻性和分散性、理論計算公式的近似性、構件的重要性與危險程度、加工工藝的選用、使用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而選用合適的安全系數(shù)。
葉輪在機車上的運行環(huán)境復雜,主要是受到離心力的長期靜載荷,同時還會有由于風機啟停而產(chǎn)生的疲勞載荷以及機車運行中的沖擊載荷(但載荷數(shù)值比長期靜載荷要小很多),因此徑綜合考慮這里選取較大的安全系數(shù)5。
在強度設計的過程中,材料特征值Rk、結構設計強度值Sd、材料許用強度值Rd的關系為
其中γMx為材料安全系數(shù)。
因此,在通過計算機輔助模擬計算出的最大結構應力8.5 MPa,及選定了材料的安全系數(shù)5的情況下,確定出材料特征強度值Rk=8.5×5=42.5。
在這里選取整數(shù)40 MPa作為南非機械間風機非金屬葉輪的材料設計強度標準。
針對此例,葉片在運行過程中主要是受到離心力的作用,而風載、葉輪自重與葉輪受到的離心力相比可以忽略。
離心力和由它引起的應力在葉片端部為零,向葉根逐步增大,到葉片根部時達到最大值,因此以單個葉片作為整體來計算葉片根部的應力大?。?]:設定材料密度為1800kg/m3,單個葉片的重量m=0.1 kg;葉片重心離旋轉(zhuǎn)中心的距離r=0.192 m;葉輪轉(zhuǎn)速w=2 900 r/min=303.5rad/s;依據(jù)離心力計算公式,F(xiàn)=mrw2=0.1×0.192×303.52=1 768.6 N。
葉片根部面積約有1 000 mm2;故葉片根部受到的拉應力為,σ=F/S=1768.6÷0.001=1.77×106Pa。
從計算結果來看,理論計算出的數(shù)值與計算機模擬計算的結果有部分出入,這主要是由于葉片為異形,葉片根部受力面積及離心力分布并不均勻,導致應力分布也不均勻,變形明顯的區(qū)域其應力分布也更集中,從計算機的應力分布圖中可以看出,應力水平都在一個數(shù)量級上,從整體結構上來說,通過理論計算驗證選取40 MPa作為材料強度設計指標是安全的。
葉輪輪芯的結構如下,軸的扭矩通過輪芯傳遞給葉輪,葉輪與輪芯是整體壓制成型,兩者間精密包裹,接觸面上存在較大的摩擦力,但其中的摩擦力不便計算,為了簡化計算,忽略掉了輪芯與葉輪之間的摩擦力,假定扭矩通過輪芯的開的4個U型槽作用給葉輪,如圖5所示。這樣計算出來的結果將比實際大。
槽的垂直投影面積約為S=980 mm2,該面積中心線與旋轉(zhuǎn)中心線的距離大致為R=25 mm。
4個槽中的單個槽面垂直面上施加的平均作用力為,F(xiàn)=Mmax/(4R)=54.336/(4×25)=543.36 N,單個槽垂直截面上的應力為 σ=F/S=543.36÷980=0.55 MPa。
考慮的輪芯與葉輪相互包裹存在摩擦力,故輪芯與葉輪槽孔之間的實際應力將會小于此值,這說明風機啟動瞬間,輪芯作用給葉輪正面面積上的應力不超過0.55 MPa。
采用ANSYS Workbench軟件模擬風機瞬間啟動的情況,在前面模擬計算的基礎上,僅改變邊界條件的設定。邊界條件的設定如圖6所示。
圖6 啟動瞬間的邊界條件設定
A為葉輪輪芯添加圓柱約束,圓柱切線方向自由,其余固定,模擬葉輪旋轉(zhuǎn)。
B為電機的額定扭矩為18.112N·m,一般風機啟動瞬間,軸的扭矩能放大到正常運行時的2~3倍,為模擬風機啟動瞬間的應力情況,在葉輪輪芯處施加了54.336N·m的扭矩。
C為扭矩,是成對的,故在葉片處設置固定約束,模擬空氣阻礙葉輪旋轉(zhuǎn)而產(chǎn)生的對稱反向扭矩。
設定葉輪整體為分析對象,以平均應力為分析值,圖7顯示的是在電機軸的扭矩54.336N·m的條件下非金屬材料葉輪的平均應力分布云圖。
圖7 啟動瞬間的平均應力云圖
在葉輪與輪芯的邊緣切線上出現(xiàn)最大的應力集中區(qū)域,最大應力為0.43 MPa,而葉輪輪盤、葉輪與輪芯結合部的大部分區(qū)域以及葉片的根部的應力分布都不超過0.38 MPa,由圖中可以看出,由于兩者結合面全部設定了bonded約束,分擔了受力,所求得的應力值應該比實際值要偏小。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即使電機瞬間啟動時扭矩放大,但葉輪應力水平比正常工作時要小很多,對材料結構不易產(chǎn)生破壞。
1)通過上述的計算分析,確定了南非機械間葉輪的非金屬SMC材料設計強度為40 MPa。;2)風機葉輪的工作狀態(tài)復雜,但主要是受到自身高速旋轉(zhuǎn)時產(chǎn)生的離心力,而風機啟停及振動時產(chǎn)生的作用力是短暫的且很小,對葉輪的整體強度影響不大;3)采用ANSYS Workbench分析更加便捷和直觀,通過計算機模擬計算和理論計算相互驗證,確保了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及材料設計強度的可靠性;4)材料選型不僅要滿足材料設計強度要求,還要結合材料的工藝性、成本及材料的耐久性等多方面綜合加以分析。
[1] Jones R F.短纖維增強塑料手冊[M].詹茂盛,譯.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38-39.
[2] 馬志勇.大型風電葉片結構設計方法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1:82-83.
[3] 續(xù)魁昌,王洪強.風機手冊[M].2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