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卿
GTX950M顯卡17英寸屏魔法師游戲本
■劉俊卿
今年夏天注定不同凡響,原因是國內游戲本品牌又多了一個“魔法師”——采用17英寸屏幕的M7。
M7使用了簡單的奇美a-Si TN面板,非廣視角顯示,比較有料的就是全高清分辨率、霧面涂層、300 cd/m2的典型亮度,一般游戲畫面可以對付,但是會丟失一些黑暗中的細節(jié)色彩和貼圖紋理。
鍵盤方面唯一好說的是背光和手感,首先背光是兩檔調節(jié),開啟、更亮、然后就關閉,可能照片不夠清楚,實際上字符是透光的。另外就是手感還不錯,彈性足,鍵程頗長。觸摸板沒有了實體鍵,輕觸的效果也就那樣兒,需要點時間適應。
接口方面,2×USB3.0、2×USB2.0(含eSATA)、VGA輸出、HDMI輸出、以太網接口、耳機、麥克、以及SD?讀卡器,還保留了DVD功能。這些設計遵循的原則很簡單:就是應該有得就有,不是必需的就不要。不過像eSATA、DVD這樣的設計確實用的人已經太少了。
眼下的便攜浪潮M7并沒有跟隨,因為跟隨是要代價的,意味著內外都要重新設計,5999元的定位顯然也就滿足不了這樣的需求。所以我們看見M7的分量絕對十足,堪稱“家居殺手”。
M7采用了這個尺寸產品很常見的配置,包括四核i7-4710MQ、4G×2?內存、1T+128G本地存儲,顯卡則使用了較新的GTX 950M,而非GTX 960M。關于i7-4710MQ就不用多聊了,介紹過很多次,一般來說現在17英寸游戲本的標配CPU一般都是這款產品,性能有,很高,但47W TDP注定是續(xù)航短命的能耗大戶。
M7標配4G×2內存,顆粒出自英睿達(原鎂光),除了三星,現階段游戲本大多會考慮其下的產品,表現上其實和三星相差無二,韓國人無非是市場宣傳、公關方面做得更到位。
現在游戲本采用1T+128G的存儲組合非常普遍,M7也是如此。128G固態(tài)顆粒出自建興,1T?硬盤出自東芝。建興是大多數國產游戲本選擇的產品,比起三星、英睿達,其成本相對低廉,保有對普通硬盤一倍的速度優(yōu)勢(230MB/s)也足以滿足眾多普通玩家的實際需要。
雖然東芝是筆記本硬盤的老廠,但不少玩家認為她在西數、希捷面前一般排不上號。的確,過去很多低端非游戲本電腦都采用她家的產品,出現在像M7這種市場定位和品質的產品身上也就顯得比較正常。而近兩年,西數和希捷放下身段,無形中對東芝形成合圍之勢,壓力山大。還是看數據吧,讀取速度平均90MB/s真沒什么好顯擺的,寫入的話會更低,不過這個批次的性能很穩(wěn)定,波動很小。
雙顯切換,GTX 950M相對HD4600的優(yōu)勢是除了架構和制程,多出了31倍的渲染單元、紋理填充速度快了17倍、像素填充速度快了近20倍、有獨立的2G緩存空間、核心頻率快了一倍,另外能支持自動“睿頻”,整體上至少比后者強悍2倍!很“高、大、上”吧,但是限制在了DDR3顯存規(guī)格,所以M7注定和GTX 960M的產品還沒得比。
不少國產游戲本產品青睞于采用獨立拆裝的電池設計,M7也是如此,其標稱電池容量為4400 mAh,通過PCMARK 8家用環(huán)節(jié)的續(xù)航測試為2小時20分鐘,換做游戲預計只有不到2小時的樣子,這在17英寸產品中并不突出,也足見GTX 950M+i7的組合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燈”~
M7充裕的機身空間雖然增加了分量,但是結合雙銅管散熱方案,倒是為玩家提供了相當出色的操作舒適性體驗。不光是運行穩(wěn)定,關鍵是機身溫度的控制令人印象極為深刻:C面平均溫度度僅34℃,底座平均溫度僅32℃!相信屏幕前很多熟悉筆記本產品的人也會和我一樣目瞪口呆。
魔法師M7定價5999元,i7-4710MQ、GTX 950M顯卡、8G內存、128G固態(tài),這些個配置總能為這個價格找到一個選擇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