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見梅,王莉娜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81醫(yī)院腫瘤內四科,江蘇 南京 210002)
注射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是一種新型的紫杉醇類抗腫瘤藥物,為抗微血管藥物,能誘導和促進微管裝配,具有聚合和穩(wěn)定微管作用,干擾微管再排列,導致有絲分裂停止,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F(xiàn)將我科2007年7月至2014年1月應用注射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化學治療(簡稱化療)的45例腫瘤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護理報道如下。
選取應用注射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化療的腫瘤患者45例,病理分期均為Ⅲ/Ⅳ期。其中胰腺癌16例,肺癌9例,乳腺癌6例,食管癌、胃癌各3例,卵巢癌2例,肝癌移植術后、頜下腺癌、甲狀腺癌、鼻咽癌、頸部轉移性鱗癌、惡性黑色素瘤各1例;男32例,女13例;年齡46~73歲,中位年齡54歲。
采用注射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美國Fresenius Kabi LLC公司,進口藥品注冊證號 H20130650,規(guī)格為每瓶100 mg),按照患者的體表面積以260 mg/m2給藥;第1天和第8天,靜脈滴注30 min,每周重復,連續(xù)使用2~3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價。選擇高年資、經驗豐富的護士操作。操作前,做好防護措施,戴護目鏡、手套,穿防護衣,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規(guī)范及查對制度,做到現(xiàn)配現(xiàn)用,雙人核對簽名。
藥物配制時使用20 mL注射器抽取0.9%氯化鈉注射液20 mL,沿內壁緩慢注入,時間不短于1 min,切勿直接注到藥物粉劑上,以免形成泡沫,注入結束后至少靜置5 min,待凍干粉完全浸透后輕輕搖動藥瓶,使浸透的凍干粉完全溶解,若形成泡沫,應再靜置15 min,直到泡沫完全消退。溶解后的藥液應呈乳白色,無可見微粒。輸注此類藥物前護士應選擇合適的給藥工具,給予鎖骨下靜脈置管(CVC)或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置管,避免外周淺靜脈給藥,并向患者做好帶管期間的知識宣教,取得患者的理解與配合。
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抗癌藥物急性及亞急性不良反應分度標準[1]判定。
結果見表1。
表1 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化療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例(%),n=45]
2.2.1 心理護理
腫瘤患者心理負擔重,加之缺乏化療知識,對治療過程充滿恐懼。護士應多與患者交流,讓患者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從專業(yè)角度給予合理的解釋,并為其制訂詳細的護理計劃,及時處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遇到的護理問題。治療前協(xié)助患者做好各項輔助檢查,如血常規(guī)、血生化及心電圖檢查等,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治療過程中注意病房的巡視,做好交接班。
2.2.2 不良反應護理
骨髓抑制:治療間歇期要定期給予外周血細胞計數(shù)檢查,出現(xiàn)骨髓抑制時,要及時遵醫(yī)囑給予升白細胞、升血小板等對癥處理;指導患者多臥床休息,注意個人衛(wèi)生,減少人員探視,進食易消化飲食,忌過硬、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勿用力排便。嚴重骨髓抑制(Ⅳ度)時應入住無菌層流病室,專人護理,杜絕人員探視,注意觀察患者黏膜的變化,出現(xiàn)黏膜潰瘍時要及時處理,必要時做細菌培養(yǎng),給予合理的藥物漱口及外涂;指導患者進食半流質飲食,使用軟毛牙刷,并注意有無出血征象,嚴密觀察患者神志、意識,注意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脫發(fā):脫發(fā)是紫杉醇類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在化療前應向患者解釋清楚,治療后2~3周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脫發(fā)[2],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臨床護理中應高度重視,女性患者往往會由于脫發(fā)而出現(xiàn)放棄治療的念頭,治療前應適時告知患者這種脫發(fā)是可逆的,治療結束后頭發(fā)會重新生長,可讓既往出現(xiàn)過脫發(fā)的患者與其交流?;颊叱霈F(xiàn)脫發(fā)時,要及時清除床單上的毛發(fā),以減少對患者的感官刺激,指導患者勿用刺激性洗發(fā)用品洗頭,可用溫水清洗,減少刺激,必要時協(xié)助患者理發(fā),佩戴帽子或假發(fā)套,多鼓勵患者,增強其治療信心。
神經毒性:紫杉醇類的末梢神經毒性以感覺纖維,尤其是支配疼痛與溫度的神經感覺纖維較顯著,而對運動纖維和支配顫動和本體感覺的神經感覺纖維影響相對較小,對周圍神經軸突有一定損傷[3]。本研究中共出現(xiàn)5例神經毒性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雙下肢酸痛,1例為較明顯的足跟部酸痛,疼痛數(shù)字評分法(NRS)評分為4~5分,需止痛藥物控制;其余4例為不同程度的酸痛不適,遵醫(yī)囑給予維生素類等營養(yǎng)神經類藥物治療,并協(xié)助患者溫水泡腳,指導患者活動時注意安全,穿防滑鞋。做好心理疏導,告知患者這是藥物的毒性反應,是可逆的,以減輕患者顧慮。
消化道反應:化療期間,多數(shù)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應,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食欲差、便秘等。該藥物所致腹瀉癥狀比較少見。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腹瀉,服用止瀉藥物后癥狀得到控制。嚴重腹瀉者應給予靜脈補液,注意觀察患者的出入量,并做好記錄。護理應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要因人而異,做好飲食指導,避免由于進食不當而誘發(fā)或加重藥品不良反應。
2.2.3 化療后護理
化療后1周內要注意休息,減少外出,以防感冒,定時復查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指標,注意口腔、皮膚、會陰部的衛(wèi)生[4]。適量活動,以增加機體抵抗力,并做好飲食指導,宜進食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腌制食物的攝入。
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已廣泛應用于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等多種腫瘤的治療[5]。在臨床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總結經驗,注意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給予及時對癥處理,并提前做好預防及心理干預,從而保證化療的順利進行。
[1]吳春麗,劉建紅.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護理[J].吉林醫(yī)學,2012,33(14):3 064-3 065.
[2]卞麗娟.注射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治療復發(fā)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護理[J].健康必讀雜志,2012,5(5):143.
[3]田玉英.化療藥物致周圍神經毒性護理進展[J].醫(yī)學信息,2011,9(9):5 960-5 961.
[4]王莉娜,高 靜.紫杉醇白蛋白微粒用于晚期腫瘤患者的護理體會[J].實用腫瘤學雜志,2011,25(1):69-71.
[5]潘麗霞.注射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治療惡性腫瘤復發(fā)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2):1 365-1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