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藝藝
一個年輕的世界
一個拍出劉慈欣心中三體瞬間的科幻迷
文|朱藝藝
14分43秒的靜謐震撼
編輯 張薇 插畫 程老濕 晁春彬
“你覺得水滴應該是什么形狀的?”
“球體一端拉長一點,不會太長,大概這樣?!?/p>
這是3年前,大連理工大學的本科生王壬先生與同學探討的對話;3年后,他成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筑系的在讀研究生,拍攝了短片《水滴》(英文名Waterdrop,即三體人的水滴探測器),呈現(xiàn)他眼中的三體世界。“偽紀錄片式的旁白訪談,大段的原創(chuàng)性新聞描述,極具真實感?!睂⒂?016年7月上映的《三體》電影官微高度評價這部同人短片,而小說《三體》的原作者劉慈欣也對此夸贊不已,“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如果能拍出這種意境,真的死也瞑目了。”
這部全長14分43秒的短片,采用電影拍攝中“一鏡到底”的手法,極具視覺震撼。
短片開始,從最初的無數(shù)圓點環(huán)狀團物逐漸擴充,由小至大,鏡頭一步步拉伸,從微觀到宏觀,艦船上的螺絲釘、褶皺、艦船表面的裂痕、排列有序的地球艦隊一一呈現(xiàn)。隨著短片行進,你會意識到,這些所有的畫面只是“水滴”全鏡面反射的投影。
短片最后,一顆完整的水滴終于出現(xiàn),它在太陽光下反射出艦隊的微觀結(jié)構(gòu),隨即飛臨艦隊,對應著小說中水滴瞬間擊潰地球人的宇宙艦隊的描述,但在這部短片中,這場遭遇戰(zhàn)卻以一種靜止的形態(tài)呈現(xiàn)。然后,一切戛然而止,漆黑的畫面中響起了雨的聲音。
接受《人物》記者采訪時,王壬提到,早在4年前讀完《三體:黑暗森林》,他就有了拍攝水滴短片的想法。
和許多科幻迷一樣,王壬一直喜歡幻想的場景和故事,他對科幻的興趣最早來自法國作家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它滿足了我當時的所有理想”?!度w》在《科幻世界》連載后,王壬成為劉慈欣的忠實粉絲,他回憶當時“迫不及待想知道接下來的故事”。
出于對電影和剪輯的興趣,在大連理工大學讀本科的時候,王壬就和他科幻協(xié)會的朋友們做過一些有關(guān)科幻的小電影,《水滴》是他的第一份獨立作品。
起初,王壬寫劇本、畫故事板,他想做的其實是一個大場景的視覺故事,設(shè)想是“涵蓋《黑暗森林》里羅輯冬眠醒來一直到末日戰(zhàn)役結(jié)束的情節(jié):水滴被捕獲,然后摧毀艦隊”。這個版本做了一兩年,他到了美國讀書。使用3D渲染及后期剪接短片,每天抽空制作一兩個小時,放假則每天做8小時,但王壬對劇本的思考從未間斷,隨著個人經(jīng)歷和視角的變化,他發(fā)現(xiàn)“具象的情節(jié)很難真正體現(xiàn)水滴的精髓,在技術(shù)上也實現(xiàn)不了”,后來,他全盤推翻了過去的想法。
2013年冬天,王壬開始制作全新構(gòu)思的《水滴》,只保留了舊版本的最后一個鏡頭。整個故事,從摧毀的全過程,變成了水滴進攻前的這一瞬間—用14分43秒來闡釋的一瞬間。
除了超大的腦洞想象,極富科幻質(zhì)感的畫面,這部短片的配音也被人深深記住,除了冰島樂隊SigurRós空靈而略帶驚悚的音樂,整部短片多處使用了歷史原音,展現(xiàn)人類對于宇宙世界和外星生物的認知。
“我們走出太陽系,進入宇宙,只為和平和友誼?!倍唐_頭的這段話,來自1977年,前聯(lián)合國秘書長庫爾特·瓦爾德海姆,試圖顯示地球人以友好和平的態(tài)度與外星人接觸的希望。
“這些真實存在的錄音給人一種感受,即人的歷史永遠是相似的,過去發(fā)生的事未來會再次發(fā)生?!蓖跞筛嬖V《人物》記者,在女朋友的建議下,他把原本的配音改為真實錄音,結(jié)果令人驚喜。的確,這段錄音恰恰是人類文明最有可能被另一個文明聽到的一段話,因為這是旅行者一號、二號探測器上搭載的金唱片中記錄的一段真實的、發(fā)給外星人的錄音。
宇宙中的任何生命是不是應該由與我們相同的元素構(gòu)成?與高技術(shù)文明取得聯(lián)系是不是噩夢?與地外文明接觸會不會對接觸者造成傷害?這些背景音的討論也是歷史上力圖追問的永恒存在。
1972年11月,在美國波士頓大學舉行的題為Life Beyond Earth and the Mind of Man的座談會上,包括搜尋地外生命(SETI)的倡導者之一理查德·E.拜倫森,還有天文學、物理學、人類學等領(lǐng)域的多位科學家坐在一起,探討外星生命的種種可能。
此外,網(wǎng)友還找出了短片中斯蒂芬·霍金的原音。1988年,斯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剛剛出版,BBC進行了一場名為God,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Else的訪談,除了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嘉賓還有旅行者探測器項目的負責人卡爾·薩根,給外星人寄明信片就是他的主意,此外還有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
在知識類社交網(wǎng)站“知乎”上,科幻迷們也表達了對《水滴》短片的高度評價:有人覺得這部短片“非常克制”,從微觀結(jié)構(gòu)逐級放大,微觀宏觀影像混在一起,鏡頭唯一一次偏轉(zhuǎn),解釋前10分鐘影像的由來,也有人在片子中感受到“無知的恐懼和靜謐的震撼”,看到“渾身冷汗”。
“如果有一天真的發(fā)現(xiàn)了外來文明,我想會很開心,但也會傷感舊生活的一去不復返。希望他們會寫關(guān)于我們的詩,建造關(guān)于我們的博物館。”王壬滿懷期待地說。
“如果有一天真的發(fā)現(xiàn)了外來文明,我想會很開心?!蓖跞?,24歲,中國赴美留學生、科幻迷。拍攝了短片《水滴》,展現(xiàn)了小說《三體》的一個片段。短片讓小說原作者劉慈欣大為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