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君特·格拉斯善于用動物來寓意男性,他作品中有一種半人半動物型男性形象,具體可以分為兩種類型:1.“外表是人,內心似動物”的半人半動物“丑男”;2.“外表似動物,內心是人”的半人半動物“丑男”。無論哪種“丑男”,都有著深刻的寓意:前者寓意著法西斯對人們心靈的毒害;后者寓意著文化藝術與政治的對立及知識分子外表的異化和內心的反抗。
關鍵詞:男性 半人半動物型 寓意 毒害 對立反抗
君特·格拉斯是德國當代文學史上比較重要的一位作家。其作品中的反法西斯傾向和對德國罪民的批判以及不斷提醒德國人對自己暴行的反省和對人類命運前途的思考使他的作品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君特·格拉斯作品中的主要形象基本上是“丑男”,在他筆下有一種“特殊”的“丑男”形象——半人半動物型,這種“丑男”具有豐富的寓意。
一、半人半動物“丑男”形象
《狗年月》中的馬特恩、阿姆澤爾,《蝸牛日記》中的奧托均屬于半人半動物“丑男”形象。前者的特征為“外表是人,內心似動物”,后者的特征為“外表似動物,內心是人”。
(一)“外表是人,內心似動物”的半人半動物“丑男”形象
這類形象以《狗年月》中的馬特恩為代表?!豆纺暝隆分邪⒛窛蔂柡退倌陼r期的朋友馬特恩之間的恩怨構成了作品的主要線索之一。馬特恩是一個外表怪異的人,小說中寫到:“這個幾歲的孩子叉開雙腳站著,在三月份露出紫紅色的膝蓋,叉開十指,瞇縫著雙眼,讓他那頭發(fā)剪得很短的頭上的所有傷疤——這些傷疤是由于摔跤、斗毆和鋼絲網(wǎng)劃出裂口落下的發(fā)腫——具有鮮明的特色,他從左到右,把牙齒咬得咯咯作響。他兩臂交叉,撐在棍子上,呆若木雞,陷入沉思之中,平時困倦得遲鈍的目光變得咄咄逼人,暗淡無光,讓人毫無目的地猜想到仇恨?!彼屯荒瓿錾陌⒛窛蔂?,八歲時結為兄弟,但不久卻反目成仇。馬特恩的一生是失敗的一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在精神上依附于阿姆澤爾,“謀殺”了阿姆澤爾后,他酗酒,偷東西。
表面上看,馬特恩似乎是個不可理喻且相互矛盾的投機分子,但按照格拉斯的觀念,他的所作所為有其邏輯性和必然性:由于缺少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行動能力,所以他逃進理念范疇之中,以尋找安身立命的可能性。如此一來,無論是共產主義還是反法西斯主義,對他而言均沒有了任何區(qū)別。從這個意義上講,他所謂的信仰最終充其量也只是一種偽信仰。這種信仰非但不能給人以精神自由,相反會成為人的精神束縛,以致他不得不忍受內心極大的不自由、不成熟和奴性。馬特恩是一個既有奴性又有攻擊性的人,雖然他對阿姆澤爾的仇恨首先源自唯心主義的思想,但不能否認的是他有著對阿姆澤爾的嫉妒,后者在智力、財富方面均超過他。他雖然身強力壯,甚至一段時間內能夠充當阿姆澤爾的保護人,但智力上顯然處于劣勢。在阿姆澤爾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稻草人制作過程中,他幾乎幫不上忙,只能在后面扛東西,與此同時他在經濟上經常依賴阿姆澤爾。后來阿姆澤爾在他的煽動下幾乎送了命,他不僅是受害者,同時也是殘酷的迫害者,是畸形的法西斯時代精神的產物,最終他拒絕承認自己的錯誤,選擇并維持了盲目的仇恨和憤怒。馬特恩偏激、酗酒,動不動就把牙齒咬得格格作響,嘴里時不時冒出“猶太鬼”這句罵人話。為了個人利益,他不惜出賣好友,恩將仇報,把莫逆之交打得鮮血淋淋。對于那些曾經損害過他的人,他從不放過,把那些人的名字記在“心上、脾上和腎上”,然后,一個一個地進行報復,把淋病傳染給他們的妻子、情人、女兒。馬特恩性格有缺陷,他嫉妒、冷酷、仇恨、暴虐、固執(zhí)、自私、心狠、精神分裂,是一個內心黑暗丑惡的人。
(二)“外表似動物,內心是人”的半人半動物“丑男”形象
這類形象以《狗年月》中的阿姆澤爾和《蝸牛日記》中的奧托為代表。
《狗年月》中的人物阿姆澤爾是滑稽的,“那胖乎乎的人影,微紅的皮膚,身上滿是斑點,人又胖腿又短,像一頭小豬,會引人發(fā)笑?!?/p>
《蝸牛日記》中的奧托像一只蝸牛,他看上去可笑又可憐,什么都不是,是一個身上什么都歪著斜著的人:右肩耷拉著,右耳下垂。與此同時,右邊的眼睛緊瞇,將右嘴角吊了上去。在這樣一張走了樣的、專與對稱過不去的臉上,聳立著一個肉乎乎的、根兒朝左傾斜的鼻子,由于旋兒多,沒有辦法分頭路。下頜丁點兒小,隨時準備縮回去似的。
“外表似動物,內心是人”的半人半動物男性形象雖然外表酷似動物,很丑陋,但內心世界卻有一種不屈不饒的抗爭精神。
阿姆澤爾,因為體胖和有一半的猶太血統(tǒng),遭人歧視。但他的血液里似乎有一種天生的反叛精神。他身強力壯,在體能和體育運動方面總是強者。阿姆澤爾——黃金小嘴——布勞克塞這三個名字表明阿姆澤爾性格發(fā)展的三個不同階段。與童年時代的名字“阿姆澤爾”聯(lián)系在一起的往往是:“具有音樂稟賦,能唱童聲高音區(qū);在繪畫方面表現(xiàn)不凡;制作的稻草人聞名遐邇,令人嘆為觀止。”“黃金小嘴”是他被打掉三十二顆牙齒后離開故鄉(xiāng)、來到柏林并鑲上全副金牙后得到的綽號。作為“黃金小嘴”的阿姆澤爾和藹可親、忠厚老實、樂于助人,體現(xiàn)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他對昔日恩師——布魯尼斯的養(yǎng)女燕妮的幫助,飽含著巨大的勇氣和真摯的情懷。在法西斯橫行的年代,布魯尼表面上是因為刑事犯罪,實則是因為政治問題鋃鐺入獄,要收留這位集中營囚犯的養(yǎng)女,風險可想而知?!包S金小嘴”時代的阿姆澤爾作為一位著名的藝術家和芭蕾教練,在藝術上一絲不茍,在教學中嚴格要求,受到人們普遍的尊重?!安紕诳巳麪栂壬边@一稱呼標志著這時的阿姆澤爾已經身居布勞克賽公司經理這一要職。在這一時期,他的才華集中在拓展業(yè)務和開發(fā)新產品上面,他除了繼續(xù)制作稻草人和開辦了具有重大意義的磨坊主馬特爾咨詢機構之外,還生產了在西德引起軒然大波的“神奇眼鏡”。對于馬特恩過去的所作所為他佯裝不知,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
阿姆澤爾雖然有黃金小嘴、布勞克賽先生三個名字、三重身份,但其基本品質卻一脈相承。他的真誠、智慧、冷靜、善良和幽默、樂觀,在各個時期都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
奧托行動與精神都酷似蝸牛,有“懷疑精神”,對于奧托來說,沒有什么是絕對的和一成不變的。他后來出于興趣成了研究蝸牛的生物學家。希特勒上臺初期,由于他先前所在的人文中學生源不足,因此來到猶太公立學校繼續(xù)任教。盡管猶太人的某些習俗讓他感到陌生,對猶太復國主義者的主張更有所懷疑,但當這些人成為納粹迫害的對象時,他卻毫不猶豫地站在他們一邊。因為親近猶太人自然引發(fā)親納粹分子對奧托的不滿,他被視為異己,遭到莫名的毒打。
奧托躲到了一個自行車商人施托馬家的地下室里。施托馬家的地下室不是奧托逃亡的終點,更不是他向世界告別的地方。地下室歲月對于奧托而言是一個過渡時期,奧托憑著他的韌性和堅持戰(zhàn)勝了一切,他不僅活了下來,而且還憑著耐心和愛心治好了房東女兒莉斯貝特的抑郁癥。
奧托外表行動都似蝸牛,并無美感,但內心堅韌,和格拉斯小說中的許多人物一樣,他是一個具有審美價值的意象性符號。他是懷疑原則的代表,也是“緩慢、謹慎、堅韌頑強”的化身。恰恰是這個看似“什么都不是”的人被認為是格拉斯小說中鮮有的毫無保留的正面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講,蝸牛代表了格拉斯本人循序漸進的社會進步觀?!耙驗檫@種超越一切界限、留下迅速風干的滑動痕跡的爬行動物除了其他為訓練有素的哲學頭腦們所稱道的生物性特征外”,最值得注意的還是它的“腳踏實地”,它奮力向前,卻從不躍進,而且永無終點。蝸牛的哲學其實就是愛心與耐心。如此意義上的蝸牛更像是德國傳統(tǒng)的動物寓言中的角色。它所體現(xiàn)的與其說是自身的生理特點,不如說是格拉斯極力宣揚的人的政治品質:敏感、謹慎、耐心、持之以恒而又善于妥協(xié)、富有自我批評精神,既有實踐和思想上的靈活性,又不乏學習能力。蝸牛柔能克剛,甚至可以“毛發(fā)無損地爬過開啟的剃須刀”。
君特·格拉斯主張一種改良主義的進步觀。相信進步能夠通過讓步和個人在具體情況下的堅強來取得?!爸挥心切┱J識并承認進步當中停頓的人,只有那些一次或多次放棄過的人,只有那些曾經在空蕩蕩的蝸牛殼中待過的人,那些在夢想的陰影中居住過的人,才能夠衡量進步。”
二、半人半動物“丑男”形象的寓意
(一)“外表是人,內心似動物”的半人半動物“丑男”的寓意
寓意著法西斯對人們心靈的毒害和摧殘。
《狗年月》中的馬特恩是一位精神和肉體的雙重受害者?!八纳砩铣錆M了矛盾,他既是赤色組織‘紅鷹的成員,甚至還是共產黨,但是又參加過沖鋒隊,當過兵,上過前線。他既散發(fā)革命的傳單,又參與沖鋒隊追捕革命者、迫害無辜者的行為。他曾經因為‘侮辱元首在什未林劇院被解雇,因為反抗法西斯在警察局被打斷肋骨。他既有過輝煌又有過恥辱。他靈魂中的陰暗面在他與期歃血為盟的好友阿姆澤爾的關系中暴露無遺。小時候,馬特恩是阿姆澤爾的好朋友和保護者,為阿姆澤爾打抱不平,在阿姆澤爾恐懼時為他解圍。但后來馬特恩加入沖鋒隊,揍起自己唯一的朋友阿姆澤爾卻比別人更兇更狠,直打得阿姆澤爾血流滿地,牙齒脫落。沖鋒隊的身份使他靈魂中獸性的一面惡性膨脹,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后來為了進行“非納粹化”,他無所不用其極,不惜讓仇敵的女眷患上淋病。在人的外表下的馬特恩早已沒了人的良知,已經和動物無異,兇狠,殘暴,充滿了獸性。
在德國境內,法西斯對人們心靈的毒害和摧殘隨處可見。這種精神受害者的人數(shù)遠遠超過肉體受到殘害者的數(shù)量。正因為受害者的范圍更廣、更深,所以展示這種影響就更具有重要意義。
(二)“外表似動物,內心是人”的半人半動物“丑男”寓意
1.文化藝術與政治的對立
文化藝術經常在國家興旺發(fā)達的同時得到繁榮發(fā)展。在德國這二者的高潮卻從來沒有一致過,凡是帝國處在強大統(tǒng)治的時候,它的文化精神就比較貧乏,而當國家衰弱之際,思想文化卻得到迅速的發(fā)展?!八枷刖瘛迸c“國家政權”的分裂使得德國的文化藝術與政治發(fā)展不同步。
比如,17世紀的德國一步步走向了殘酷的專制統(tǒng)治,國家的發(fā)展舉步維艱,但在此時德國向世界提供了四位天才畫家克拉納赫、丟勒、格呂內瓦爾、荷爾拜因和天文物理學家開普勒。18世紀德國的諸侯因貪圖權勢,爾虞我詐而把國家弄得四分五裂,但此時文化藝術卻出現(xiàn)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光輝時期,德國文壇人才輩出,萊辛、歌德、席勒等相繼出現(xiàn)在了德國文壇,思想巨人也應運而生,出現(xiàn)了許多位哲學大家,對世界的貢獻達到了最高峰時期。這時候出現(xiàn)的德國七位音樂大師,比德國詩人和思想家更加聞名于世,他們是巴赫、韓德爾、海頓、格魯克、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
這種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導致德國的國家政權在失去了“思想精神”的引導和監(jiān)督后最終走向恐怖的法西斯獨裁。希特勒是德國歷史上政治權力與思想精神背道而馳的最大事例,他以國家名義鎮(zhèn)壓和反對思想精神。格拉斯《鐵皮鼓》中的奧斯卡失去話語權,《狗年月》中阿姆澤爾被人嘲笑和攻擊、排擠,《貓與鼠》中的馬爾克被眾人的追逐、潛入水中,《蝸牛日記》中奧托的蝸居,就是遭受納粹鎮(zhèn)壓的知識分子的寫照。
不管德國的政治結構如何動搖,精神思想只會越來越堅定與美好。代表“國家精神”的人們鄙棄專制的祖國,渴望消滅封建割據(jù),實現(xiàn)民族統(tǒng)一。在格拉斯的作品中不斷肯定代表德國的思想精神的藝術家——在專制暴政中真正為了理想而堅持的人,不屈服強權的人。如《狗年月》中的阿姆澤爾,阿姆澤爾的稻草人藝術具有多重意義,經過阿姆澤爾的手,“普魯士王國的士兵,明火槍手、二等兵軍士、小四方旗手和軍官”在田野里“晃來晃去”,歷史就這樣被重新復活了。與此同時,他遵循“原型首先應當取自大自然”的藝術原則,觀察世界,并試圖忠實地再現(xiàn)世界,阿姆澤爾再現(xiàn)的是時代風貌,他所制作的瘋狂斗毆的沖鋒隊員、目空一切的納粹分子等給第三帝國德國人畫了一幅群像,阿姆澤爾的藝術宛如一面矗立在人們面前的鏡子,起到某種警示的作用。在納粹的統(tǒng)治之下,那些代表“國家精神”的文學藝術家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著抗爭,內心世界是非常崇高的,是堂堂正正具有“思想精神”的人。但這些人由于德國法西斯的種族偏見和因不與法西斯同流合污受到納粹的壓迫,被納粹及廣大納粹支持者視做異類,丑化成了動物。
但不管掌控國家政權的人如何扭曲和丑化他們,但事實是“曾經使德國名揚天下的‘精神與藝術永遠高于恐怖的‘德國政權之上;‘文化生活永遠高居于‘政治生活之上;創(chuàng)造德國文化的‘被統(tǒng)治階級永遠高居于不能代表德國文化的‘統(tǒng)治階級之上,把所有的德國皇帝和首相加在一起,也比不上莫扎特,舒伯特,丟勒、席勒等,沒有任何一次德國的‘勝利能與她的文學、音樂、繪畫、藝術、哲學相媲美”。格拉斯用鋒利的筆對德國民族“正統(tǒng)”(國家權力)進行了無情的鞭撻。
2.寓意著知識分子外表的異化和內心的反抗
兩次世界大戰(zhàn)讓整個世界面目全非,人們飽受了戰(zhàn)爭所帶來的創(chuàng)傷。尼采喊出了“上帝已死”的口號,達爾文進化論告訴人們人并不是上帝之子,而是由猴子進化而來,和動物等同。人們開始對信仰產生了懷疑,傳統(tǒng)的價值觀也開始崩潰,再加上西方工業(yè)化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異化。世界上的一切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理想與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人類在世界上的處境非常糟糕,在本質上是荒誕的,非理性的。
正當人們陷入迷惘找不到出路的時候,法國的薩特提出了他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存在先于本質;世界是荒誕的,人生是痛苦的;面對現(xiàn)實,做出選擇”,他告訴人們痛苦的原因(是因為世界的荒誕),面對痛苦,要勇敢做出選擇(給陷入迷惘中的人們一盞前進的指明燈),頓時讓西方人找到了“救命的稻草”,存在主義哲學瞬間風靡整個歐洲。
存在主義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君特·格拉斯,他特別喜歡另一位存在主義哲學家加繆,格拉斯在他的《文學與神話》一文中寫道:“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我還是一個無知的年輕人,充滿著好奇,正如我們這一代的許多人那樣,更多的處于反叛而不是處于了解而投奔存在主義及其款式,我第一次閱讀了加繆的《西西弗的神話》,當時并沒有正確理解令我著迷的東西。今天,由于經驗教訓以及政治上的影響,我想起了滾石頭的童話——它一次又一次地被推上山,卻不想停放在那兒,想起了嘲笑諸神、肯定西西弗的英雄主義的荒唐。這種荒唐天天都可以得到證實。用寥寥數(shù)語概括整個神話的這幅快活的推石人的圖像,與我們今天雜亂的信息或者社會學的生產過剩相比,能更全面、并且更有意義的證明人類的存在?!焙髞砭亍じ窭乖诮邮苤袊浾叩脑L談時,又提到了加繆及其《西西弗的神話》:“這個西西弗連續(xù)不斷地滾著那塊沉重的石頭上山,推至山頂,又會重新滾下來,他又從頭開始做這項費力的工作,周而復始永遠也不可能完成??磥硭坪跛械呐Χ际前踪M,但你知道加繆的文章最后怎樣評價他的嗎?我們不得不把西西弗設想成為一個幸福的人?!?/p>
作為加繆觀點的信從者,君特·格拉斯贊同世界是“荒誕”的觀念,認為世界具有荒誕性,荒誕本身就是生活的部分。那么面對荒誕,應該怎么做呢?君特·格拉斯很贊同西西弗的做法,積極向上推石頭,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積極應對,永不屈服。因為世界是荒誕的,所以君特·格拉斯認為在荒誕的世界里的生活是無法被如實記錄的,必須用荒誕不經的方式來記錄。所以他小說中的人物都有“不正常,滑稽,荒誕,丑陋”的外表和正常人所不具有的“特異功能”,如:侏儒奧斯卡聲音能穿透玻璃;中學生馬克爾有一個像老鼠樣引貓來捕捉的喉結;老鼠能說人話;男人們在一條魚的指導下完成事業(yè)?;恼Q在君特·格拉斯的作品中承載了深深的寓意,成為了一種意象,影射納粹法西斯、或德國罪民,或流亡的知識分子,能更形象生動地喚起人們的自省意識。面對荒誕,要經過真正的理性思考,勇敢做出選擇,與現(xiàn)實抗爭
君特·格拉斯一直以來在不同場合表達他的這種觀點。在海爾布隆作家聚會上格拉斯以“學習反抗,進行反抗,敦促反抗”為題進行了演講,他說“我們總是錯過反抗,德國的歷史是一部錯過反抗的歷史”,“自從我懂得了恐懼以后,從此以后我能夠想象任何形式的戰(zhàn)爭。戰(zhàn)后我們這代人掛在嘴邊的誓言是“再也不要戰(zhàn)爭了”,但這種否定,這種“我不參與”的態(tài)度是不夠的,我們要學習反抗,進行反抗并敦促反抗。君特·格拉斯作為一個有社會良知和責任感的作家,他認為一個代表精神思想的知識分子,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是不應該回避政治,置身事外的。德國走向了法西斯跟全體德國人民的盲目服從與不作為是有關系的,特別是與一般德國平民比較起來肩負著使命的德國知識分子。君特·格拉斯在《文學與政治》中寫到:“我覺得,文學與政治從來就不是相互排斥的對立體:我寫作的語言患了政治病;我寫作的國家沉重地承擔著政治的后果;我作品的讀者,跟我這位作家一樣,都帶有政治的烙?。簩で竺撾x政治的田園生活將不會有多大意義,因為甚至月亮的比喻也已突然顯得陰森可怕?!蔽膶W家應該積極介入社會,存在主義哲學的核心就是“積極選擇”,介入社會。君特·格拉斯和薩特、加繆一樣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存在主義的哲學思想——用文學干預現(xiàn)實。“由于文學的人道主義格言,暴政也會恢復健康”。
君特·格拉斯塑造了一個個外表荒誕丑陋,內心理性崇高的人物形象。奧斯卡寧愿自殘成為一個侏儒,也不愿和社會同流合污。阿姆澤爾被沖鋒隊打掉了滿口牙齒,面對朋友的背棄,眾人的欺壓,親人的離去,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在馬爾特最終陷入瘋狂時,他卻憑著自己的韌勁、堅持和樂觀獲得了成功。而奧托用他的蝸牛信念使自己和別人活了下來,人生因此具有了價值感。
從這些角度我們似乎看到了西西弗永不言敗的堅持,這也會讓我們想起古希臘悲劇最高典范《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海明威《老人與?!分械纳L醽喐绲热宋镫m敗猶榮,雖死不懼的精神。這是一種無以言說的悲壯崇高之美。
參考文獻:
[1]胡其鼎譯,[德]君特·格拉斯著.狗年月[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6.
[2]馮亞琳.君特·格拉斯小說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92.
[3]馬婭.普通人的選擇與歷史——論格拉斯文本中對黑色歷史的反思[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6,(3).
[4][德]艾米爾·路德維希.德國人[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1.
[5]林笳等譯,[德]君特·格拉斯.與烏托邦賽跑[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153.
(韓海燕 遵義師范學院人文與傳媒學院 5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