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成熟與否,不是看他能否說出許多深刻的道理,或是思想境界有多高,而是待人接物恰到好處,不卑不亢,保留自己的棱角,又有接納他人的圓潤。
麥田稻鷹:
不久前,一位在名牌大學就讀的學姐回校開講座,她介紹說她讀的專業(yè)有多好,于是我們年級的許多人也想考這個學校的這個專業(yè),包括我?,F(xiàn)在,我很苦惱!因為報考的人太多,競爭會不會很大?我很擔心,怎么辦?
浙江 許仁
許仁:
你的問題,讓我想起小時候班上考試,離結束還有半個小時就有人開始交卷。隨著交卷的人越來越多,我的壓力越來越大,最后也不得不趕緊交了卷。是的,我們就是這樣被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事物、思想裹挾著前進,從而迷失自己的。所以,做人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清醒,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想過的生活,否則,難免會掉進“被奴役”的命運,使自己的人生落得悲劇一場。
麥田稻鷹
麥田稻鷹:
我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但我漸漸發(fā)現(xiàn)我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完全不一樣。對同樣的事情,我們的態(tài)度會截然不同,所以我們之間的矛盾很多……你覺得這樣的兩個人還適合做朋友嗎?
河南 之乎
之乎:
朋友之間保持一致,可大大減少沖突,減少我們內心的失望和憤怒。反過來,不一致也好,它會讓我們的生活保持活力。在不斷出現(xiàn)沖突和解決沖突的過程中,朋友間可以互相提個醒兒,讓彼此都有機會靜下來,觀察自己和認識自己。一份好的友誼,需要我們學一點兒“求同存異”的技巧,而一定質量和數(shù)量的“同”,是朋友之間彼此包容、欣賞對方的“異”的感情基礎。說白了,人和人相處一定會有不開心,關鍵是有沒有更多的開心來補償。也許你可以換一個思考的方向,找一找你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同”的地方。
麥田稻鷹
麥田稻鷹:
我現(xiàn)在所在的這個班是個名副其實的差班,上課吵,下課后更吵,這兒的學生根本都不想考大學。我想拼一把,又怕受打擾?,F(xiàn)在都高二了,但身處這種環(huán)境,你說我該怎么辦???
新疆 木里木
木里木:
學習的環(huán)境真的重要嗎?在我看來,無論在哪里,都是學習的好環(huán)境。問題不在于地方,而在于我們內心的目標。你是否真有學習的迫切愿望?曾國藩的弟弟曾國潢想當教師,以便獲得學習的時間與動機,曾國藩在寫給他的信中說:“且茍能發(fā)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茍不能發(fā)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xiāng)、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麥田稻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