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芩
韓國的物價到底有多高
●蘇芩
很多國人對韓國的印象,或許只停留在“購物”上。韓國,正在日益變成中國的一個大商場。基于此,越來越多國人對韓國的生活成本感到好奇。真實的韓國,生活成本到底如何呢?
來首爾的第二天,訪問建國大學,最讓我驚訝的是學校修建的一棟老年公寓,當天的歡迎晚餐就在那里進行,一進門完全是五星級酒店的感覺,西餐做得精致地道,飯后與校方領(lǐng)導閑聊發(fā)現(xiàn):這棟老年公寓面向社會開放,人人皆可來這里租住,只要你付得起房租。一套50坪(換算成中國房屋面積165平方米)的公寓,要交納20多億韓元,折合人民幣1000多萬的保證金,然后每月再交折合人民幣2萬多元的管理費。
韓國租房有所謂的保證金制度,相當于押金,保證金越高,房租越低,反之,房租則需支付得更高些。對年輕人而言,租房常常也需要家里的支持,因為保證金是筆龐大的支出。很多剛出校門的年輕人,只能租住在格子間里,房間里只能容納一張床和簡單的衣柜,這樣的房子30萬韓元,折合人民幣1700多元可以搞定。
我的一位朋友新近在距離首爾市區(qū)較遠的地方租了套小兩居,那位置相當于北京的五環(huán)外了,大概交了一億多韓元,折合人民幣50多萬元的保證金,然后再交每月折合人民幣約兩三千塊的管理費。他一直強調(diào),這算很便宜的。
食品價格也不含糊。逛了一趟超市,蔬菜特價專區(qū)里,黃瓜赫然寫著700韓元一根,合人民幣4塊多。蒜薹2000韓元200克,將近人民幣12元,那樣一小把,炒出來簡直不舍得大口吃。韓國的肉不是論斤賣的,通常都是包裝好的,一份100克、200克,最貴的是本土產(chǎn)的牛肉,一斤接近200元人民幣,國外進口的肉反而便宜,一斤不足百元人民幣。
在街邊韓國本土小吃攤上,買了兩份街上看起來點擊率最高的小吃,一個是炒年糕,3000韓元一份,還有一種類似熱狗棒的東西,里面是一根火腿腸,外面裹了土豆和面粉一起炸,1500韓元一根。坦白說,這兩樣東西我都沒有吃完,勉強吃了幾口,很不好意思地丟進了垃圾桶。沒辦法,被中國花樣繁多的小吃訓練過的味蕾,確實很難為這樣的食品點贊。
韓國也有讓我們覺得便宜的消費,一張電影票約合人民幣35元,聽一場明星演唱會也就合人民幣100多元,而韓國人均月收入約為2萬人民幣。
唯一跟國內(nèi)比相差不太大的是書價。去了一趟首爾最大的書店,因為不是周末,顧客也是寥寥。我的《男人那點心思,女人那點心計》《情場不輸人,職場不輸陣》兩本書的韓文版定價約為人民幣70多元,比電影票價貴,瞬間覺得挺感動。
在韓國,每個人都渴望進入三星這樣的企業(yè),因為有較高的收入。在韓訪問期間得知,韓國女性的就業(yè)率很高,全職太太越來越少,除了觀念的轉(zhuǎn)變,經(jīng)濟壓力是很大的原因。韓國外交部中有六成的外交官是女性,與樸槿惠總統(tǒng)上臺后,帶動本國女性自信心增強有關(guān)。
首爾街頭,帥男美女撲面而來?;蛟S很多人都好奇于韓國發(fā)達的整容業(yè),我更贊服韓國女人對化妝的熱情。韓國街頭很難見到不化妝的女人,越是年齡大的大嬸,妝容越濃。韓國女孩兒從高中起就開始化妝,很多20出頭的姑娘已經(jīng)到了不化妝堅決不肯出門的地步,難怪韓國的化妝品便宜又好用。當天在明洞遇到了一款韓國某位當紅藝人推薦過的面膜正在促銷,一律半價,每張1500韓元,折合人民幣不到10塊錢。
韓國女人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不論外在形象還是生活細節(jié),都極嚴謹。與韓國駐華使館的金小姐聊天,她表示有時覺得生活壓力太大,每個人不自覺地對自己很嚴格,反而羨慕中國人可以活得很輕松。中韓的很多觀念都是相通的,剩男剩女過年回家都會被父母逼婚,爸媽嘴里照樣常愛說“你看別人家孩子……”
聊到這兒,我開始慢慢感覺到:這個國家的整潔、嚴肅、守禮、自律……其實跟生活的焦慮感分不開。正因如此,韓國人對食物有著與生俱來的珍惜。飛機上難吃的盒飯,中國人嘗兩口就扔掉,韓國人卻能認認真真吃得干干凈凈。飯只吃七八分飽,對職業(yè)有強烈的敬畏心,注重自己在他人眼里的形象。
總結(jié)起來,韓國人留給我最突出的印象就是:克制、約束、不縱容,有著強烈的自我管理意識。韓國街頭很難見到胖子。雖然街上很少有垃圾桶,但大家會自備垃圾袋。韓國的火車站沒人檢票、上車也沒人查票,秩序一片井然。某種程度上,這個國家實現(xiàn)了國民自己管理自己。
(摘自作者的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