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瑤冉 黃秋瑩
終于等到你
●郝瑤冉 黃秋瑩
93歲高齡,不辭辛勞乘坐飛機往返于重慶和臺北,張淑英是為了去看一個人,準確地說是去看一個名字,一個她刻骨銘心77年的名字。一段塵封77年的往事也在張淑英的講述下漸漸浮出水面……
我是福州人,14歲那年,經人介紹認識了鐘崇鑫。他是重慶榮昌安福鎮(zhèn)人,那時從黃埔軍校畢業(yè)已近4年,家里三代單傳,母親催促他早日成婚。
在他的下屬家,我見到了他,1.75米左右,長得還算高大,不笑不說話。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軍官,那么溫柔善良。他問我會不會寫字,我回答會的,他便拿出紙筆讓我寫。我寫了福州地名“洋頭口”3個字,他看了贊不絕口。后來回家,媽媽問我歡喜他不,我害羞地點點頭。就這樣,我們訂婚了。
那一年舊歷五月十九日,我們舉行了婚禮。我愛時髦,知道有洋婚紗,可條件有限弄不到。不知道他從哪里幫我弄到了白色的長頭紗,我高興極了。
婚后,他把每個月的軍餉都交給我,他很節(jié)約,對我卻大方得很,我想買什么,他一律支持。他從不讓我洗衣服,說軍裝太厚,不想我的手磨破。也不許我穿顏色艷麗的旗袍,不喜歡我化妝,他總是說:“阿妹不化妝就很美了?!?/p>
后來,崇鑫的部隊調到南京下關,我和婆婆搬到江陰鄉(xiāng)下,他每周回家探望我們一次。
1937年舊歷七月初七,他一回家就說要去上海。我感覺這次和以前不一樣,他很匆忙,走的時候甚至都沒有收拾換洗的衣物。我去車站送他,給他買了一件汗衫、一條內褲。一路上,我們誰都沒有說話,我的心里七上八下的,想讓他別走,卻又說不出口。要發(fā)車了,他大步朝汽車走去,我不敢看他的背影,轉過身去。突然,他跑上來從后面抱住我,我轉臉一看,他流淚了,說:“阿妹,我會回來的?!?/p>
崇鑫走后,我每天都心跳得厲害,不知前方戰(zhàn)事如何。
1937年冬,我和崇鑫通了電話。他告訴我,他已經升到259旅中校參謀主任,這意味他要上前線去打仗。他說現在請不到假,沒辦法回來看我,叫我不要擔心,照顧好自己。在這之前,他給我寄來好幾封信,信中說我的表弟陣亡了,他的同鄉(xiāng)也陣亡了,還說萬一他犧牲了,我還年輕,讓我不要委屈自己。通過這次電話后,我就再也沒有過他的消息。
1938年春,我和婆婆回到了榮昌。從那時起,我每天夜里都要驚醒很多次,卻總是夢不到他。
1944年,我終于輾轉從軍長的舅侄那里得到他的消息,信里這幾句我到現在還記得:兄陣亡,無法函告,軍座經常想起鐘兄英明才干,至今耿耿于懷??吹叫牛宜邢M计茰缌?。
第二年,婆婆病逝,我父母也跟弟弟去了臺灣。他們想帶我走,可我不愿意。崇鑫是重慶人,我這輩子都要守在這里。
后來,有很多人給我說媒,我都拒絕了。直到1949年,經人介紹,我認識了第二任丈夫。他對我的好,慢慢撫平了我的傷痛。
可崇鑫是我的初戀,這輩子我都不會忘記他,知道他陣亡后,我一直想知道他的靈位放在哪里。1983年孩子們的父親去世,5年后,我才把心愿告訴了3個孩子。1991年,我一個人去臺灣找弟弟,拜托他打聽消息。后來,我們在《淞滬抗戰(zhàn)暨南京失守紀實》一書中查到這樣一段:“城外部隊苦戰(zhàn)3日,打到12月12日上午,259旅旅長易安華、參謀主任鐘崇鑫和旅部直屬部隊官兵全部陣亡于雨花臺陣地……”
這時,找到他的靈位成為我最大的心愿。
在孩子們和志愿者的幫助下,終于在臺北忠烈祠找到了他的牌位。志愿者還把崇鑫和我的照片合成在一起,送到我手上。拿到崇鑫和我的合照,我流淚了,沒想到這輩子還能與他相見。
我要去臺北看他,可孩子們和志愿者擔心我在路途中有不測。我告訴他們,沒有什么比見到他更重要的。如果我在去臺灣的路上走了,帶著我的骨灰去見他也行;就算是回來的路上走了,這輩子我也無憾了。
在臺北忠烈祠,我看到了他,他的靈位在第一排右起第四個。我說:“崇鑫啊,我來看你了,我終于找到你了,從此我們再也不分開?!蔽铱吹匠琏蔚呐莆簧戏綄懼叭f古流芳,忠義千秋”。這句話是給他,給他的戰(zhàn)友們的。我安心了,他在臺北不孤單,有他的戰(zhàn)友們陪著他。
在臺灣這6天,我哪兒也沒有去,只想去忠烈祠。第二天,我們又去了,能多看他一會兒是一會兒。離開臺北前一天,我去跟他告別:“我找到你了,可我不能一直留在這里。也許,今后再也沒有機會相見,這可能是最后一次和你說話了?!?/p>
我和他之間沒有說過一次我愛你,可我始終記得他的那句話:“我會回來的?!?/p>
(摘自《重慶晚報》2014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