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江
(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廣西 南寧市 530011)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可靠性分析
李泉江
(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南寧市530011)
鋼筋混凝土結構已經(jīng)成為當今建筑領域廣泛使用的材料,在實現(xiàn)建筑技術性能和功能的過程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可靠性決定了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因此有必要研究其結構設計,提高其可靠性。本文首先研究了鋼筋混凝土梁的設計,然后詳細探討了鋼筋混凝土結構概率設計和可靠指標,最后結合工程案例給予了分析。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可靠性分析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一種經(jīng)過特殊加工、灌注和處理的建筑材料,在各個工序中難免會因外部因素和內(nèi)部原因的干擾而導致出現(xiàn)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裂縫,造成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可靠性下降,并會影響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安全與功能,甚至會造成建筑物嚴重的事故。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應該從更換建筑材料的角度去解決問題,而應該從鋼筋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的原因入手,通過對材料、技術、工藝等核心要素的控制來預防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進而確保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強度與質(zhì)量。
梁的截面高度是由撓度與配筋控制其下限值,由裂縫允許值控制上限值。設計中很多人取較大的梁截面以保證撓度滿足要求。但大截面低配筋率梁對抗裂并不利,經(jīng)過適當配筋調(diào)整,裂縫寬度能勉強地滿足要求,其計算裂縫寬度很小,然而這種梁出現(xiàn)裂縫的可能性較大。
(1)鋼筋混凝土梁在框架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計算中,不必增加配筋量,只需按計算配夠負筋既可。由于地震作用等水平力作用,常使得鋼筋混凝土梁端的負彎矩遠大于鋼筋混凝土梁跨中的正彎矩。設計中為了框架鋼筋混凝土梁負筋的減少,需將鋼筋混凝土梁負彎矩乘以一個0.85調(diào)幅系數(shù)進行調(diào)幅,使鋼筋混凝土梁端負彎距減少,如果在框架計算時作負彎距調(diào)幅,而配筋時又將負筋放大,并相應增加跨中正彎距,可使鋼筋混凝土梁配筋均勻。
(2)鋼筋混凝土梁側的縱向鋼筋設計應該注意這些問題:梁側的縱向鋼筋包括梁側縱向構造鋼筋和抗扭縱筋。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實際設計中,常會遇到鋼筋混凝土梁側抗扭縱筋很大,由于電算設計時的抗扭縱筋面積較大,在下面的計算中應做合理的調(diào)整。規(guī)范規(guī)定梁腹板高大于45cm時,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合理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的間距不宜大于20cm,每側截面面積不應小于腹板截面的0.1%,鋼筋混凝土梁側縱向鋼筋的直徑一般為14~16mm;目前電算程序在結構構件計算時尚未考慮現(xiàn)澆樓板對鋼筋混凝土梁扭轉影響,必須需要人為地給程序一個梁扭矩折減系數(shù),合理選擇鋼筋混凝土梁扭矩折減系數(shù)是必要的。對跨度較大的鋼筋混凝土次梁支承于主梁上時,鋼筋混凝土次梁的支承端會對主梁產(chǎn)生較大的扭矩,在電算程序中鋼筋混凝土次梁的端支座為絞接造成的,調(diào)整后計算出來的鋼筋混凝土梁的抗扭縱筋面積會很大,必須保證箍筋的配筋率滿足規(guī)范的規(guī)定。
(3)強柱弱梁的設計理念主要是針對抗震設防而出現(xiàn)的,鋼筋混凝土柱的破壞能導致整個建筑物倒塌,而在某些區(qū)域中,可能會發(fā)生鋼筋混凝土梁的破壞。在設計時,應嚴格控制鋼筋混凝土柱軸壓比,筆者認為軸壓比不宜過大,我們對柱斷面及配筋設置時應分部位處理,應該全柱通長加密箍筋,且配箍率滿足規(guī)范要求,矩形截面柱對稱配筋。同時建議適當加強角柱、邊柱的配筋,所有鋼筋混凝土柱建議縱筋均不宜小于20mm。而對梁配筋則建議應配足梁中部筋,避免柱比梁先屈服,使鋼筋混凝土梁端能先形成塑性鉸。由于柱端受彎承載力比梁端的實際受彎承載力大,從而在地震作用下促進梁鉸機制的形成。
影響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不定因素很多,在設計、使用運作、施工中都會存在這些不定因素,從而使結構在可靠性、適用性、安全性方面同樣具有不確定性,即使按正常的方法設計建造和使用結構,仍不能保證結構抗力R大于作用效應S,從而不能保證結構是絕對安全的。但是從概率論的觀點來看,當這種可能性達到極小時,就可以認為結構是可靠的。
3.1結構的實效概率和可靠概率
從概率學的角度來講,需要計算出S>R時的失效概率ρf。
在實際計算中,采用了把隨機變量S、R等只看成兩個統(tǒng)計數(shù)字特征值,即標準差σ及平均值μ,然而若采用數(shù)學方法求解失效概率ρf將會很復雜難懂,并且在計算時采用了線性化手段,不考慮二次以上的統(tǒng)計特征值。
如果影響結構可靠度的隨機變量S和R是相互獨立的,并且沒有其他影響因素,并且隨機變量S和R若服從正態(tài)分布時,可取Z=R-S=g(R,S)作為結構的功能函數(shù)。
隨著條件的不同,功能函數(shù)具有如圖1所示的三種可能,因此可用結構的功能函數(shù)來判別結構當前所處的工作狀態(tài)。
圖1 鋼筋混凝土結構狀態(tài)圖
(1)當Z<0時,(R
(2)當Z>0時,(R>S),結構處于可靠狀態(tài);
(3)當Z=0時,(R=S),結構處于極限狀態(tài)。
要使鋼筋混凝土結構安全可靠,需要滿足的必要條件是:Z≥0。
3.2結構的目標指標和可靠指標
考慮到計算和使用不便,雖然采用失效概率來衡量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可靠性,有一定的工程意義,但是,由于有較多的因素影響ρf,所以可引入可靠指標β=μzσz來代替ρf度量結構的可靠性。其中σz為結構功能函數(shù)的標準差;μz為結構功能函數(shù)的平均值。
β與ρf之間存在一定反比關系,如表1所示。
表1 β與ρf關系對應表
在進行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時,由于需要考慮水工建筑物對重要性的不同要求,應根據(jù)水工建筑物的級別,采用不同安全級別的水工建筑物結構。查表得知,應采用3級的水工建筑物結構安全級別。
當采用可靠指標βT來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時,應滿足β≥βT,其中,βT為目標可靠指標(允許的可靠指標)。當采用失效概率設計時,應滿足:ρf≤[ρf],其中,[ρf]為允許的失敗概率。當按照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持久狀況)設計時,可采用如表2所示的目標可靠指標βT。
表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結構構件目標可靠指標βT
已知一辦公樓屋面采用自重為2.0kN/m2的預制板,板寬b= 1.2m,計算跨度l=3.0m,屋面防水層采用二氈三油,屋面用平層為20mm厚的水泥砂漿,20mm厚的板底抹灰,保溫層為80mm厚加氣混凝土,屋面雪荷載為0.4kN/m2,活荷載為0.7kN/m2,安全級別為Ⅱ級,下面將通過以下工程實際情況來確定屋面板的彎矩設計值:
4.1可變載荷
因屋面雪載荷和活載荷不能同時存在,且雪荷載小于活荷載,故取屋面活荷載來計算可變載荷,其可變載荷標準值為:qk= 0.7×1.2=0.85kN/m。
4.2永久載荷
220mm厚水泥砂漿20×0.02=0.4kN/m2;
二氈三油0.35kN/m280mm厚的加氣混凝土6×0.08=0.48kN/m220mm;
預制板自重2.0kN/m;
厚板底抹灰17×0.02=0.34kN/m2,合計3.57kN/m2。
因此,作用在板上的永久載荷標準值為:gk=3.57×1.2=4.28kN/m。
4.3屋面板跨中彎矩
持久設計狀態(tài)γ=1.0;
Ⅱ級安全級別γ0=1.0;
板的計算跨度l0=3.0m;
板跨中截面彎矩設計值M=7.11kN/m。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是復雜的過程,任何參數(shù)錯誤的選擇均有可能使整個設計結果存在不安全因素,導致整個設計出現(xiàn)錯誤,甚至造成嚴重的工程事故。本文針對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常見問題進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討,我們應追求突破,不斷創(chuàng)新,為建造出更好的工程項目而一直努力。
[1]黃士錦,閆玲,劉冉.淺析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J].門窗,2014(01):79.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
[3]吳崢.淺析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02):64.
TU201.1
A
1673-0038(2015)23-0044-02
2015-5-12
李泉江(1983-),男,碩士,主要從事結構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