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曉元 李上云 劉 巖
(沈陽市第七人民醫(yī)院皮膚一科,遼寧 沈陽 110003)
窄譜中波紫外線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玫瑰糠疹的療效觀察
暢曉元 李上云 劉 巖
(沈陽市第七人民醫(yī)院皮膚一科,遼寧 沈陽 110003)
目的 觀察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照射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療玫瑰糠疹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玫瑰糠疹病例75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給予復方甘草酸苷片,爐甘石洗劑外用,治療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予NB-UVB照射,治療2周后判定療效。結(jié)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1.6%,治療后玫瑰糠疹嚴重程度評分(PRSS)評分為(4.8±3.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1.4%,治療后PRSS評分為(9.5±5.7)。兩組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jié)論 NB-UVB照射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療玫瑰糠疹安全有效。
窄譜中波紫外線;復方甘草酸苷;玫瑰糠疹;療效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PR)是一種常見的炎癥性、自限性皮膚病,臨床特點為紅斑、丘疹和鱗屑。筆者用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照射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療玫瑰糠疹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皮膚科門診就診的未經(jīng)任何治療的病例,符合玫瑰糠疹的臨床診斷標準[1],病程<2周。按就診順序分為治療組(38例)和對照組(37例),其中治療組男16例,女22例,年齡16~52歲,平均(21.7±8.4)歲,病程4~13 d,平均(7.2 ±4.6)d。對照組男18例,女19例,年齡14~49歲,平均(22.6±9.5)歲。病程3~12 d,平均(6.7±5.1)d。2組性別、年齡、病程差異無顯著性(P>0.05)。排除標準: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光過敏、活動性肺結(jié)核、甲亢、妊娠、白內(nèi)障、皮膚腫瘤、高血壓、糖尿病。
1.2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復方甘草酸苷片(商品名派甘能,西安利君制藥有限公司)口服,3次/天,50毫克/次,爐甘石洗劑外用,治療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予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照射采用德國Waldmann公司生產(chǎn)的UV7002L型光療儀,峰值波長311 nm。國人皮膚類型多為Ⅲ型或Ⅳ型,首次劑量0.15~0.2 J/cm2,如無紅斑出現(xiàn),以后每次照射劑逐漸增加0.01~0.02 J/cm2,最大劑量不超過0.30 J/cm2,隔日1次,6次為1個療程,照射時佩戴護目鏡,保護男性外生殖器。治療2周后判定療效。
1.3療效判定標準[2]:治愈為皮損消退>90%,無新發(fā)皮損,無瘙癢;顯效為皮損消退70%~90%,瘙癢明顯緩解;好轉(zhuǎn)為皮損消退30%~69%,瘙癢略緩解;無效為皮損消退<30%或無消退,有新發(fā)皮損,瘙癢無緩解。有效率以治愈加顯效計算。
PRSS評分:分別對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進行玫瑰糠疹嚴重程度評分(PRSS)。對軀干部和四肢的皮損數(shù)量和三種類型皮損的嚴重程度進行評分(t表示軀干,e表示四肢)。皮損數(shù)量(N):0級無皮損,1級:1~9個,2級10~19個,3級20個皮損以上;紅斑(E):0級無,1級輕度(粉紅色),2級中度(淡紅色),3級重度(紅色);浸潤(I):0級無,1級輕度(可見),2級中度,3級重度(斑塊狀);鱗屑(S):0級無,1級輕度(可見),2級中度,3級重度(較厚)。計算公式:PRSS=Nt(Et+It+St)+Ne(Ee+Ie+Se),PRSS積分越高表示病情越重。
1.4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13.0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1療效評價: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1.6%,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5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71,P<0.01),見表1。
治療前兩組PR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治療組PR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21,P <0.01),見表2。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PRSS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PRSS評分比較()
注:治療前兩組PRSS比較,P>0.05;治療后兩組PRSS比較,P<0.01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PRSS 治療后PRSS治療組 38 29.3±6.2 4.8±3.8對照組 37 28.6±5.8 9.5±5.7
2.2不良反應:治療組中3例潮紅及灼熱感,暫停照射一次并調(diào)整照射劑量后癥狀消失。
PR的確切病因和發(fā)病機制至今不明,目前認為PR可能的發(fā)病機制是微生物感染后,作為抗原或半抗原被郎格漢斯細胞加工處理后使T淋巴細胞致敏,致敏的T淋巴細胞再次接觸抗原時即釋放淋巴細胞因子(如巨噬細胞活化因子、白細胞介素-2、3、4、5、干擾素-γ等),引發(fā)Ⅳ型變態(tài)反應。PR皮損的病理特征主要是累及表皮和真皮淺層的炎癥和水腫,皮損內(nèi)浸潤細胞主要為輔助/誘導T淋巴細胞,表皮、真皮乳頭內(nèi)朗格漢斯細胞明顯增多,T淋巴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反應在PR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3]。NB-UVB能通過誘導T細胞的凋亡并調(diào)控其細胞因子的分泌來抑制T淋巴細胞浸潤。朗格漢斯細胞是PR免疫反應中主要的抗原呈遞細胞,NB-UVB照射減少朗格漢斯細胞的數(shù)量并抑制其抗原遞呈功能[4]。NB-UVB輻射到人體皮膚時大部分被表皮層吸收,僅有小部分可達真皮乳頭層,其作用部位與PR病變部位一致,現(xiàn)已在PR治療中廣泛應用。復方甘草酸苷具有皮質(zhì)類固醇樣藥理活性,可產(chǎn)生抗炎、抗病毒、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無明顯皮質(zhì)激素樣不良反應。本研究中治療組有總效率達81.6%,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PRSS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不良反應輕微,提示在口服復方甘草酸苷片基礎上聯(lián)合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治療玫瑰糠疹可以縮短病程,安全有效,患者依從性好。目前國內(nèi)對玫瑰糠疹NB-UVB光療尚無統(tǒng)一標準,具體照射治療方案仍需進一步研究。
[1] 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775-776.
[2] 劉霞,馬嘉敏.一清膠囊聯(lián)合氯雷他定治療玫瑰糠疹療效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26(9):865-866.
[3] 陳慧君,陳治國,滕曉慧,等.玫瑰糠疹的免疫學病因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3,19(7):1115-1117.
[4] 李巧玲,李利.窄譜中波紫外線在皮膚科的應用進展[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3,10(1):52-55.
R758.64
B
1671-8194(2015)35-0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