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峰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北京 100083)
淺談城市宣傳微電影的創(chuàng)新思路
馮建峰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北京 100083)
近年來,以微電影形式出現的城市宣傳片作品層出不窮,各城市都在爭相推出自己城市的城市宣傳微電影。但由于在創(chuàng)作中大量的借鑒、模仿,使得很多這類作品出現了情節(jié)同質化、城市定位不準確等問題。所以需要推陳出新,為以后的城市宣傳微電影提出創(chuàng)新思路。
城市宣傳片;微電影;創(chuàng)新
城市宣傳微電影相對于傳統(tǒng)城市宣傳片,其最大的特點及優(yōu)勢就在于其電影化的敘事風格,而電影藝術作為發(fā)展了100多年的成熟藝術形式,同時也是微電影出現的根基,存在著許多能夠被城市宣傳微電影所借鑒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從題材來看,當前的城市微電影多運用的是愛情片,難免會使觀眾感到乏味,而電影藝術中,除去愛情片,喜劇片、驚悚片、科幻片、公路片等等都有著大量的成功作品;(2)從類型來看,城市微電影基本都是劇情片,鮮有其他類型出現,但紀錄片、歌舞片甚至動畫片等都有作為宣傳廣告出現的先例,也就是說城市宣傳微電影以這些類型出現也是可行的;(3)從敘事結構上來看,目前的城市宣傳微電影大多數都是采用的線性敘事結構,這雖然是最簡單也是最容易被觀眾所接收的敘事結構,但別出心裁的敘事結構往往能夠給觀眾帶來驚喜,雖然微電影時長有限,不能承載過于復雜的敘事結構,但還是可以從電影藝術的敘事結構當中獲得啟發(fā),不用一味的采用順時性的線性敘事結構。
在目前的城市宣傳微電影中,就有一些大膽借鑒電影藝術的優(yōu)秀作品。如上文提到過的大理的城市宣傳微電影《生活在別處》采用的是半記錄片的方式,微電影從導演張楊的視角出發(fā),走過大理的大街小巷,與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設計師交談,反映了這些來自大都市的人們如何在大理這樣一座歷史古城、文化古城中找到不同于現代社會的一種生活在別處的生活狀態(tài)??梢钥闯銎杏行┣楣?jié)是設置出來的,但記錄片的形式使得影片顯得更加真實,更加容易得到觀眾的認同。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進步,攝像設備已經走入了尋常百姓家,家庭DV、帶有攝像功能的照相機、手機、平板電腦等都已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特別是智能手機的出現,使得智能手機擁有了更高效的攝錄功能,甚至可以通過手機軟件簡單的完成影片的剪輯和后期工作,這也是越來越多UGC的網絡視頻出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宣傳微電影中的人物角色就是普通的城市居民,影片反映的也是普通大眾的生活狀態(tài),所以草根參與到城市宣傳微電影的創(chuàng)作當中是完全切實可行的。草根們將身邊發(fā)生的城市對自己帶來的感動或變化通過手機等設備記錄下來,通過簡單的后期制作就可以稱作一部城市宣傳微電影,且這樣的微電影來自草根群眾的真人真事,更加的真實,更能夠打動觀眾,得到觀眾的認同與共鳴。另一方面,讓草根參與到創(chuàng)作中來,增強了城市宣傳微電影的話題性,也增加了影片與普通觀眾的互動。
在2015年春節(jié)期間,中央電視臺在午間與晚間的新聞聯播欄目當中推出了一個環(huán)節(jié)——《2015回家過年》展現的就是,全國各地的普通百姓通過手機拍攝的自己回家過年的過程,其中也記錄了不同城市過年的不同方式,反映了普通大眾在忙碌了一年后回家過年的幸福感受。筆者認為這樣的方式就很值得城市宣傳微電影的創(chuàng)作借鑒。
數字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給傳統(tǒng)藝術帶來了新的傳播方式,也衍生出了一個新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段——數字藝術,而數字藝術與傳統(tǒng)藝術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其交互性。傳統(tǒng)藝術只能夠單方面的表達和接受,制作者與受眾之間架起了一面無形的墻,而數字藝術則將這面墻打破,使受眾能夠與藝術家及時的交流與溝通,甚至直接參與到作品的制作當中。相對于傳統(tǒng)藝術作品,一個真正的數字藝術作品并不是在藝術家那里完成的,而是在受眾與作品產生交互時完成的,且每一次交互都能給作品帶來新的含義。
數字技術最早給影視藝術帶來的僅僅是簡單的觀后交流,觀眾在看完影片后,通過互聯網發(fā)表評論,與作者溝通。而后則發(fā)展成作者將一部分選擇權交給觀眾,從觀眾中征集劇本、觀眾挑選演員,雖然這樣的溝通與交流也存在交互性,但并不能被稱作數字藝術帶來的交互性敘事。而目前出現的“4D”電影、彈幕等技術,也是數字技術為影視藝術帶來的新的敘事方式,觀眾通過被動或主動的交互行為為影視作品帶來了新的含義,并在影片創(chuàng)作之外,豐富和完整了影片的故事與敘事。
將數字藝術與影視藝術結合,給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加入了新的血液,更加適合當下新媒體時代的審美觀念的發(fā)展。也能借助新的數字藝術為品牌傳達、城市宣傳帶來更高效直接的植入方式,有利于城市宣傳片在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
[1]聶偉.城市文化的微電影傳播解讀[J].東南傳播,2014(05).
[2]薛永麗.城市微電影中的空間意象與消費文化意涵[D].西安:西北大學,2014.
[3]雷聰.城市宣傳片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意表現手法探究與應用[J].資治文摘, 2009(07).
[4]李薇.微電影的敘事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J905
A
1005-5312(2015)17-01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