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然
(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四川 成都 611756)
博物館的光環(huán)境設計初探
朱一然
(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四川 成都 611756)
博物館是對光環(huán)境有著特殊需求的一類空間,文中從自然光照明,人工光照明,展品的照明方法,光照與文物保護四個方面闡述了博物館光環(huán)境設計原則。
博物館;光環(huán)境;設計
光是一種電磁輻射,光波在整個電磁波譜中只占據很小的部分,光波的波長區(qū)間從幾納米至1毫米之間。我們將人眼能看到的那部分光叫可見光。人有80%以上的信息是通過視覺感知外界物體的大小、明暗、顏色、動靜而獲得的。視覺是人最重要的感覺之一,它依賴著光而存在。光能給空間帶來不同的效果,光的變化會引起空間的明暗變化,正確的運用光可以改變空間體量,調節(jié)空間的氛圍??臻g界面之間的距離與光線的強弱決定著空間密度??臻g密度隨著距離的增大或光線的增強而減小。虛空是指空間界面間的距離或光線的強度增大到無窮大時的空間密度。反之,空間的密度隨著距離的減小或光線的減弱而斷增大。光不會對空間本身的體積產生影響,但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
博物館建筑因其規(guī)模、類型、特點的不同,它的建筑組成也有所區(qū)別,但是博物館所共有的三大基本職能(收集保管、調查研究、普及教育)決定了博物館也有大體對應的基本組成。
一般說來,每個博物館都有陳列區(qū)、藏品庫區(qū)、技術用房、行政辦公用房、學術研究用房及設備用房等部分組成。
陳列區(qū)作為博物館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觀眾活動的前臺,也是博物館實現其社會功能的主要方式。這部分的光環(huán)境設計是整個博物館光環(huán)境設計的重點。
博物館博物館照明的基本要求是將展品呈現出來,更高要求是真實還原展品“原貌”,使展品的魅力充分的展示出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保證照明光的照度是對展品無傷害以及讓觀看者舒適的。
(一)利用自然光照明
在現代博物館建筑設計,自然采光被廣泛運用,它有許多人工光不具備的優(yōu)點:有較寬闊的光束,能夠充分表現展品的立體感;是顯色性能最好的光源;節(jié)約能源;為博物館這種非盈利建筑節(jié)省費用;給參觀人員的心理帶來自然親近感。自然光又可分為日光和天空光,日光是太陽的直射光;天空光是太陽光在天空中的折射光。博物館展廳引入自然光,要從三個層面去考量:對展品的保護,防止光線對展品的損害;防止直射日光造成的室內過熱;眩光造成的視覺損傷和干擾。所以要有針對性的引入自然光源。
(二)利用人工光照明
與自然光相比,人工照明具有布光更靈活和光源更穩(wěn)定的特點,便于控制是博物館照明的主要光源。博物館是各種珍貴文物展品收藏,展示,宣傳的空間,對于人工光的數量與相關特性都需要關注,如照度,顯色性,光譜,眩光等,人工光必要時還要具備可活動可調節(jié)的功能。博物館里的人工照明光源主要有白熾燈,金鹵燈,LED燈,光纖等。人工照明的方式分為嵌入式照明,發(fā)光天棚,懸吊式,反射式,導軌透射式等,人工照明根據配光形式分為直接照明、間接照明、半直接照明、半間接照明等。
(三)展品照明的設計方法
在博物館展示照明系統(tǒng)中,整體性照明與局部重點照明需要保持平衡。整體性照明與局部重點照明是針對不同的對象進行服務的——博物館整個展區(qū),重點展品,一般展品、展區(qū)背景。參觀人對展品的判斷來自照明系統(tǒng)的照度,照度要適宜,太低觀看耗時,太高又會眩光。同時展品背景的顏色與展品的認知度也息息相關。背景和展品顏色接近,不利于展品信息的傳達。光源的顯色性也是影響展品觀看效果的因素。對于博物館內展品照明來說,真實地還原展品的色彩是重要的原則。
一般說來光源的顯色指數越高,顯色性能越好。顯色指數若超過90,表明其顯色性能優(yōu)異。顯色指數低于80的光源通常不能用于博物館照明。特別是對色彩有很高要求的博物館、美術館應該盡量引用自然光進行展品照明。因為傳統(tǒng)繪畫作品多是在自然光下進行創(chuàng)作的,這些光源的顯色指數為100。18~19對于一些需要重點展示的精彩展品,為了達到吸引視線,體現展品精華的特點,常運用點光源來實現。重點考慮的因素是掌握光束的“構造”,特別是光束的尺寸和形狀,還有溢出光的量和光線的強度。光束的尺寸對于物體需要照射的范圍具有決定作用。
大部分的光束是圓錐形的,光源距離物體的距離越近,覆蓋面就越小,反之則越大。
(四)光照與文物保護
光線對文物的影響也是博物館光環(huán)境設計中必須考慮的重要部分,光對于文物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一些展品在光的照射下,無需特別處理,但是大部分的展品在受光后,其色彩和品質都會受影響,所以需要特別的保護。通常來說,繪畫作品受光的影響較大,要避免長時間,高亮度的照射,彩陶類作品也是易受影響,青銅,石刻,玉器受光的影響不太大。
中國有燦爛的歷史,中國博物館肩負著向國內外觀眾展示國家文化與精神的重要作用,如今我國的博物館設計已經有了很多提升,但發(fā)展的空間仍很大,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1]杜異.博物館的光環(huán)境設計[J].裝飾,2007.
[2]張昕,詹慶旋.我國博物館光環(huán)境之歷史與現狀[J].建筑學報,2005.
[3]郝洛西.視覺與展示博物館光環(huán)境設計[J].時代建筑,2006.
TU242.5
A
1005-5312(2015)17-00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