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櫓泳
歪脖樹
◎櫓泳
故鄉(xiāng)的水牛塘邊有一棵歪脖樹,樹不遠處就是黃牛皮的家。那是兩間簡陋的土坯草房,屋后栽著大片的中草藥。我不記得那些草藥的名稱,也不知道它們能治什么病,那些只有黃牛皮自己知道。他是個跑江湖的,常帶上這些草藥出門趕集替人治病。他不是郎中,就是一個跑江湖的,也沒有什么文化。黃牛皮少年時在外闖蕩,靠祖?zhèn)鞯牟菟幤胶退忝蜇院跔I生。其實他自己也知道這些藥多半不能治病,但只要吃不死人就沒什么問題??勺屓似婀值氖枪枢l(xiāng)村頭卻經(jīng)??吹接虚L途跋涉的人來這里尋訪黃牛皮治病,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們總把黃牛皮說成世外高人或在世華佗。
黃牛皮在趕集賣藥前總會說一些固定的行話,那是圈住圍觀人群的手段。大凡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都精通此道,他們有一系列這樣的貫口。世間的事情一旦與江湖關(guān)聯(lián)就會變得神秘莫測,黃牛皮這些手段屬于祖?zhèn)鳎?dāng)然更加玄妙。我常見他清晨站在水牛塘邊的歪脖樹下大聲背著那些順口溜“人有男女老少,樹有榆柳?;?,各人身體不同,必然會有小恙,本人祖?zhèn)髅胤健?/p>
歪脖樹旁就是生產(chǎn)隊的水牛塘,池塘很大,樹冠像一把巨大的傘,足足遮住了池塘的一角。虬壯樹根像一個個臺階逐漸伸向池塘的深處,農(nóng)民在田中插秧回來時總愛到這里洗洗涮涮涼快一下。黃牛皮見到有很多人聚到這里時,總會砍上幾簇草藥來這里洗一洗湊湊熱鬧。那些剛割來的草藥碧綠水靈、香氣濃郁,讓歪脖樹下的水也變得蔥蘢香醇。
村民們相信黃牛皮是見過大世面的人,要不黃牛皮洗草藥時背誦十八反和湯頭歌時怎么會那樣順溜。黃牛皮喜歡把那些算卦看病時遇到的奇趣之事當(dāng)成故事說出去,鄉(xiāng)下人沒有多少文化,只能憑借自己的想象來判斷事物,自然對黃牛皮的淵博知識會投以深深的羨慕。
然而這倒不是黃牛皮的初衷,他只想從這些村民們無端崇拜的眼光中找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為了將自己的形象更加高大化,他常常把自己經(jīng)歷事件的真實性夸大,讓情節(jié)更加充滿野趣和離奇。時間長了,說得多了自然也就說習(xí)慣了。顯然他對這種吹牛沒有一點心理負擔(dān),每逢出門時他總會挺著胸脯,哼著小調(diào),早把自己當(dāng)作城鄉(xiāng)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那年秋天,外地來了一個仰慕黃牛皮醫(yī)術(shù)的人,據(jù)說患有30多年的老寒腿。黃牛皮顯然不能讓他失望,于是用藥加重,誰知這老頭喝過藥水還沒走出他家院門就倒地不起,好在搶救及時沒有出人命。黃牛皮為此事賠了一筆錢后懊悔地大病了一場。沒過多久,四周的村莊基本上都傳遍了。由此黃牛皮的名聲一落千丈,對此他并不想解釋什么,那些事原本就很難說得清楚,即使說清楚了對自己也未必有什么好處,于是他也就不想去解釋了。只是面對著鄰里街坊,他再也挺不起胸脯,只能低著頭在譏諷和指責(zé)中默默地等待著蒼老。
黃牛皮當(dāng)年為了娶到老街的盧寡婦,曾以算命為由說盧寡婦是掃把星克夫克子,其實他這么做無非就一個企圖,他想娶盧寡婦。記得盧寡婦嫁過來時她的兒子小客事因為尿床,黃牛皮又胸有成竹地替他針灸,誰知二三下就弄得孩子口吐白沫,險些喪命。那天黃牛皮誠心地向盧寡婦道了歉,還拿出自己的多年積蓄給她,勸她回家好好過。
說自己什么都不懂顯然抹不開情面,更對他的仰慕者無法交代,若就這樣昧著心理混過去,卻又無法洗去自己的罪責(zé)。月光朦朦,黃牛皮長長地嘆了口氣,趁著夜色他偷偷砍了屋后的那片草藥,那種氣味讓他日夜遭受無端的折磨。黃牛皮常年在外奔波,身體早被拖入暮年。盧寡婦離開他那天,他來到歪脖樹下,半倚著樹干發(fā)呆,那棵樹早已蒼老,枯黑的樹干與他瘦弱的身軀混為一體,一樣的枯黑頹然。池塘的水面一絲漣漪也沒有,早已沒有了草藥味,更沒有前來洗涮的村民,靜靜地,悄悄地。
我已多年沒有回故鄉(xiāng)了,寫這篇文章前曾打電話問我弟弟關(guān)于歪脖樹下的黃牛皮近況,據(jù)說黃牛皮前幾年犯哮喘病嚴重,吃了自己配的一副中藥中了毒,早已死了,墳?zāi)咕驮谕岵睒渑缘牟菟幪锢铩?/p>
每年春夏之間,黃牛皮的墓地依舊還會長出稀稀落落的草藥,那是他當(dāng)年砍得不徹底,生出的草藥雖然稀疏卻很清秀蔥蘢,只是沒有了往日的氣勢。草藥田頭那棵歪脖樹倒好像正了不少,雖是老態(tài)龍鐘卻也虬髯飄飄,安靜地看著草藥田和靜靜的池塘,好像代表著黃牛皮向人們懺悔。人們看著這些零落的草藥,仍然還會想起黃牛皮,放羊的小孩倒是不敢過去,害怕羊吃了這里不知名的草藥也會死去。盛夏,孩子們到水塘中游泳嬉戲時,總會爬上那棵歪脖樹,那個樹的歪把子在池塘上方,孩子們坐在上面捏住鼻子像跳水運動員一樣,撲通一聲,河面泛起一圈圈波紋,不一會兒孩子們探出腦袋,回過頭笑瞇瞇地看看那棵歪脖樹……
(推薦人陳宇)(責(zé)任編輯劉月嬌)
作者簡介:櫓泳,原名盧永,江蘇省泗陽縣人,曾多次在散文網(wǎng)、榕樹下、文章閱讀網(wǎng)等文學(xué)網(wǎng)站和《青年文摘》發(fā)表散文近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