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愛順 利 娜 蔡映紅 楊仲婷
(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660)
細節(jié)管理對降低護理服務中不良事件的效果分析
殷愛順 利 娜 蔡映紅 楊仲婷
(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660)
目的 探討細節(jié)管理對護理服務中不良事件的規(guī)避效果,以供臨床參考。方法 選擇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2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實驗組患者給予細節(jié)管理,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期間護理服務中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患者的焦慮程度和對我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jié)果 實驗組患者210例,其不良事件發(fā)生3例低于對照組,患者平均焦慮程度為(39.98±4.26)低于對照組,204例表示對我院護理工作較為滿意高于對照組,各指標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 采用細節(jié)管理能夠明顯降低護理服務中的不良事件,進而提高護理質(zhì)量,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細節(jié)管理;護理服務;不良事件;患者滿意度
護理工作是一項較為繁瑣的工作,其涵蓋面廣,且面對不同的患者,工作較為瑣碎和復雜,因此容易出現(xiàn)各種不安全的因素[1]。這些不安全因素一旦發(fā)生,會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導致護理糾紛的發(fā)生,同時還會降低醫(yī)院的良好口碑,使醫(yī)院失去患者的支持[2]。鑒于以上情況,我們在工作中,從小事出發(fā),嚴抓對患者的細節(jié)管理,從根本上提高護理質(zhì)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20例患者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入選標準:患者年齡在18歲以上,75歲以下,能夠配合我院護士的護理工作。排除:有嚴重肝腎疾病、嚴重心肌疾病、嚴重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精神病家族史等患者。
將患者按照治療的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210例,其中男110例,女100例,患者年齡在18~75歲,平均(52.34±7.55)歲。文化程度:大專以上35例,高中高職49例,中專及初中55例,小學及小學以下71例?;颊咦≡簳r間7~24 d,平均(12.26±3.66)d。實驗組210例,其中男104例,女106例,患者年齡在19~74歲,平均(52.87 ±7.86)歲。文化程度:大專以上38例,高中高職46例,中專及初中53例,小學及小學以下73例?;颊咦≡簳r間7~26 d,平均(12.38± 3.81)d。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和住院天數(shù)等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我院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包括為患者給予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生活護理、基礎護理和治療性操作等。實驗組在對患者給予護理干預時采用細節(jié)管理:①環(huán)境:檢查患者的病房內(nèi)設備,呼叫器、吸引器、氧氣等設備完好,病房內(nèi)物品完整。增加病房內(nèi)的扶手,使患者下床后能夠利用扶手緩慢地活動。并避免跌倒。護工每天2次對患者病房進行清潔。每天晨起查房時對患者隨意擺放的物品要幫助其放置到合適的地點,并告知其原因。各種標示清晰,方便患者辨認[3]。②心理護理:在患者入院后即對其進行心理狀態(tài)的評估,并取得配合與理解。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給予心理護理干預,并形成性地分析心理護理是否有效,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是否發(fā)生變化,并根據(jù)變化改變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多為患者建立社會支持系統(tǒng),使其能夠與護士協(xié)同對患者進行心理支持。在心理護理干預期間觀察患者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如患者是否有疲憊、焦慮等,及時終止心理護理干預,并注意利用每天換藥、注射等護理操作時間多給予鼓勵和支持[4]。③健康教育:改變以往單一的健康教育手段,聯(lián)合使用多種健康教育措施,如利用視頻講解、宣傳冊、實例說明等,監(jiān)督患者遵醫(yī)行為,對其中不當之處給予糾正。不但對患者給予健康教育,還為患者家屬給予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家屬患有此病的原因、是否會遺傳,怎樣照顧患者等。并定期開展各種小講座與座談會,讓患者彼此交流經(jīng)驗,提供其咨詢護士的時間。④人文:打造護士良好的外觀形象,要求護士每天注重自己的外觀,保持著裝得體大方整潔。不在護理工作期間大聲聊天、吃東西、喧鬧。面帶微笑地為患者服務。重視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例如在護理站提供針線,對語言表達不清晰的患者提供寫字板等。
1.3 觀察指標:于患者住院后第7天對其進行焦慮程度評價,采用國際通用的焦慮自評量表,滿分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其焦慮程度越重?;颊叱鲈簳r對我院護理服務進行評價,在滿意與不滿意兩項中選擇一項。由兩名護士統(tǒng)計患者住院期間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如跌倒、壓瘡等。
1.4 數(shù)據(jù)處理:將我院的實驗數(shù)據(jù)均錄入SPSS18.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檢驗水準ɑ=0.05。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焦慮程度比較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各組間對比方法為t檢驗。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及滿意度比較采用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實驗組患者210例,其不良事件發(fā)生6例低于對照組,患者平均焦慮程度為(39.98±4.26)低于對照組,204例表示對我院護理工作較為滿意高于對照組,各指標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焦慮程度、滿意度及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降低護理服務中的不良事件,提高護理質(zhì)量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關鍵。保證患者住院期間的安全,方可切實將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落到實處。我院護理服務中,采用細節(jié)管理方法,從環(huán)境、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四個角度出發(fā):①環(huán)境:我們提高了標示等清晰度,增加了扶手等設施,使用防滑地磚等,避免了患者出現(xiàn)跌倒等意外。②心理護理:護士加強了對患者的入院心理評估、形成性評估,護士多傾聽,多理解[5],先使用共情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理解,再給予心理干預[6],避免了心理護理不符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并能夠根據(jù)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進行調(diào)整。③健康教育:護士不但給予患者健康教育,還給予患者家屬健康教育,并聯(lián)合使用多種健康教育手段,如宣傳冊、宣傳板、小講座等,并在每天對患者進行各種處置時,對患者和患者家屬提問,以分析患者的掌握程度,通過反饋對其彌補健康教育。④人文:我們要求護士著裝整潔,建立微笑服務,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喜好,并積極干預到患者的飲食與運動中,耐心地糾正其各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并為其給予生活照顧。
從本次實驗結(jié)果可以看出,實驗組患者經(jīng)過我院的細節(jié)管理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更好,緊張焦慮程度下降,護理服務中各種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更低,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患者由于接受了高質(zhì)量的護理服務,對我院護理工作滿意度更高,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進一步說明采用細節(jié)管理能夠明顯降低護理服務中的不良事件,進而提高護理質(zhì)量,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1] 郭志芬.細節(jié)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衛(wèi)生管理[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10(14):1131.
[2] 魏穎,孫玉勤,董衛(wèi)華,等.細節(jié)管理在管路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1,17(4):126-127.
[3] 梁瑞美,劉秋云.護理核心制度執(zhí)行中的細節(jié)管理[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12):127-128.
[4] 吳旭麗,王惠琴.細節(jié)管理在護理安全管理中的實施與效果評價[J].護理與康復,2010,9(8):710-712.
[5] 黃彥飛,韓敏,龐俊雪,等.細節(jié)管理在預防老年住院患者院內(nèi)感染中的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1):117-118.
[6] 張敏,聶雷霞,喻娟,等.系統(tǒng)規(guī)范護理標識在靜脈治療細節(jié)管理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17):65-66.
T he Effect of Details Management to Reduce the Adverse Events in Nursing Services.
YIN Ai-shun, LI Na, CAI Ying-hong, YANG Zhong-ting
(Dongguan Qingxi Hospital, Dongguan 52366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tails of the management to circumvent the effect of adverse events in nursing services, for clinical reference. Methods A hospital in April 2012 to April 2013 were 420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interventi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details of management,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patient care services during the adverse events the incidence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levels and satisfaction with hospital care. Results 210 cas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the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three case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mean level of anxiety (39.98±4.26)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04 cases of hospital care, more satisfaction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dex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5,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nclusion The details of the manage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adverse events in nursing services, thu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better clinical value.
Details of management; Care services; Adverse events; Patient satisfaction
R47
B
1671-8194(2015)14-00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