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菁
摘要: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也是新課改下語文教學的必然趨勢。本文針對目前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不濃、課外讀物質量不高等問題進行了調查分析,提出了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課外閱讀;興趣;培養(yǎng)
一、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開展,越來越多的教師認為,單純按照教科書的封閉式語文教學,一方面忽視了學生個性發(fā)展,扼殺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喪失了語文學習的興趣。于是,教育研究者和教師開始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所謂課外閱讀,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jīng)常的形式,是課堂閱讀的繼續(xù)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適量的課外閱讀有助于引導學生主動求知,主動學習,可以說是引領學生進入語文知識殿堂的一把金鑰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11年版)在具體教學建議中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并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并在實施建議中提出,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根據(jù)各學段的要求,通過小組和班級交流、學習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進而考察其閱讀的興趣、習慣、品位、方法和能力。[1]
然而,目前大部分小學生雖養(yǎng)成了愛看課外書的習慣,但仍有部分學生興趣不夠濃厚,且缺乏有力的監(jiān)督機制,大多數(shù)小學生課外閱讀很難堅持每天的定時定量,課外讀物質量難以保證。課外閱讀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獨立閱讀的能力已經(jīng)迫在眉睫。
二、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分析
對學生進行了課外閱讀現(xiàn)狀調查,隨機抽取三、四、五年級學生各10名,共3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向這30名學生發(fā)出了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問卷調查。從調查統(tǒng)計結果看:
在課外時間,喜歡閱讀文學作品學生占90%以上;喜歡讀文學作品的占57%,但家中文學類書籍超過20本的卻很少;經(jīng)常閱讀(平均每周3小時以上)的學生僅占6%,偶爾閱讀(平均每周1—3小時)的學生占72%,從不閱讀的學生占22%;83%的學生認為閱讀是為了豐富知識;100%的學生表示喜歡學校增設閱讀課,看到有意思的書會和大家分享;87%的學生有寫讀后感、讀書筆記的習慣;調查讀書情況有近一半的學生能寫出名著的名字,但多數(shù)學生寫的都是作文選,或者學校發(fā)的雜志。
在課外閱讀時間上,經(jīng)常閱讀的學生僅占5%,偶爾閱讀的學生占77%,從不閱讀的學生占18%。從所閱讀的書目來看:名著僅占49%,小說、雜志占40%,漫畫類11%。有20%的家長不贊成孩子讀課外書,明確表示不允許學生看與學習無關的書;家長放任不管的占38%;家長支持學生課外閱讀的僅42%。
大部分學生有書可讀,但沒有讀課外書的需求和習慣,閱讀方法不當,部分學生閱讀時只看熱鬧,不注重積累,學生知識面窄,語文綜合能力差。
三、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師生共同參與,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yǎng)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他們才會努力去閱讀,才會由老師規(guī)定的的“要我讀”轉化為自主尋求的“我要讀”。教師可以給向學生講歷史人物、科學家愛讀書的故事,以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激發(fā)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課余時間,午休時間,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讀書,一起誦讀古詩。讀書會上,教師和學生可以共讀一本書,交流讀書心得、體會,向學生介紹自己是怎樣讀書的,給學生展示自己的讀書筆記,使學生體會到老師對閱讀的重視,以教師情感促進閱讀,激發(fā)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
(二)課內外結合,讓課外閱讀充滿在學生的生活
常言說得好: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讀什么書有益,怎樣閱讀,教師要加以指導,使課外閱讀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如學習《草船借箭》后,向學生推薦閱讀《三國演義》;學了《景陽岡》后,引導學生讀《水滸》……有了這樣的閱讀基礎,那么讀其他名著也就水到渠成了。這樣,學生的閱讀不再拘限于語文書,實現(xiàn)了由課內與課外結合的有效延伸,這樣不正符合新課標中讀整本書的建議嗎?
(三)搭建有效的閱讀平臺
組織的一系列閱讀交流活動展示了學生的閱讀成果,這既可以讓收獲者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又可以吸引那些沒有投入閱讀活動的同學也參與到其中。可在班級中時常根據(jù)主題閱讀活動進行成果展示,如讀書手抄報評比、讀書心得展出、讀書筆記評比展覽等閱讀交流活動。也可以教學生設計讀書卡,里面說明填寫的內容:時間、書名、作者、精彩詞語、優(yōu)美語句摘錄、收獲與感悟等,興趣閱讀的同時也幫助學生進行了課外積累。通過定期檢查“讀書筆記本”,了解學生拓展閱讀的執(zhí)行情況,并督促學生完成定量的閱讀任務,養(yǎng)成閱讀習慣。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課外閱讀將伴隨學生成長的每一個瞬間。如何把學生引領進書的海洋中,從中汲取書的精華,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氛圍,至關重要。我們要保證保證學生每天都有必要的閱讀時間。如:早晨學生到校后,利用晨讀閱讀30分鐘時間,每周安排學生上一節(jié)課閱讀。閱讀的同時還要寫好讀書筆記,讀寫結合,以讀促寫。一段時間下來,學生養(yǎng)成了較好的讀書習慣,讀寫結合大大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了學生課外閱讀的好習慣。
[注釋]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23頁,30頁,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作者單位:魯東大學文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