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幼芳
1984年,“密碼女孩”莊馥華出生于臺灣一個小康之家。十歲那年,因為一場火災(zāi),她不幸成了重度殘障人,雙目失明,口不能言,與外界聯(lián)系只能靠聽覺。
媽媽邱梅珍辭去薪水優(yōu)厚的工作,一心一意在家照顧女兒。起初,莊馥華不能與人溝通,情緒比較急躁。邱梅珍咨詢了很多語言治療師,摸索出一套獨特的教育方法:配合摩斯電碼溝通板,指揮女兒,頭往左是一,右是二,上是三,下是四。右上是五,右下是六,左上是七,左下是八。比如數(shù)字四三代表字母“u”。莊馥華不停地轉(zhuǎn)動頭部,邱梅珍拼出一個個字。對就點下頭,不對則眨眼睛。從一字到一句,莊馥華艱難地學(xué)會了與外界交流。
莊馥華酷愛寫詩。每天,她都借助摩斯電碼溝通板抒發(fā)感情。少女情懷總是詩,邱梅珍耐心地為女兒記錄著,詩句中有美好的憧憬,有豐富多彩的聯(lián)想。七年后,經(jīng)媽媽“解碼”,莊馥華創(chuàng)作了兩百多首詩,散見各大報刊,并出版了詩集《海天浪》,成為著名的盲詩人。
紫水晶掛在我的頸項/地上的郵局是綠色,天上的帳房是金色……”這些詩句清新自然,毫無悲傷怨恨之感。莊馥華說,是媽媽的愛使她變得豁達(dá),內(nèi)心充滿陽光。她的理想是當(dāng)一名勵志作家,把愛傳到世上每一個角落。
一次,在母親節(jié)活動中,莊馥華借助鄰居女孩之手,用電腦做出了心中理想的蛋糕。在賀卡上,她靠著轉(zhuǎn)動頭部,讓姐姐幫她寫上一串?dāng)?shù)字。邱梅珍在一旁淚流滿面,原來解碼的內(nèi)容是“我愛您媽媽”。
從嬰兒到成年,子女的表達(dá)就是一連串密碼,無論多么晦澀難懂,母愛總能神奇地解密,用愛和默契為子女鋪就一條充滿希望的路。
(丁丁摘自《博愛》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