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雄 鄧云新(通訊作者) 王海濱 于布為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北院麻醉科 上海 201801
重型顱腦損傷(severe head injury)多伴發(fā)顱內壓(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可導致神經功能缺損、腦疝而致患者呼吸和循環(huán)衰竭,與顱腦損傷患者的預后直接相關。研究顯示,重型顱腦損傷患者ICP在20mmHg以下時,病死率為18.4%,超過40 mmHg,病死率升高至55.6%[1]。當ICP超過20mmHg即需降顱壓治療,減輕繼發(fā)損傷。甘露醇因其明確的臨床療效,成為目前最常用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脫水劑,但長期大劑量使用,可造成血腦屏障損傷,顱內壓反跳,引起電解質紊亂、低血鉀、低血鈉、腎衰等并發(fā)癥[2]。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多為復合傷,采用甘露醇降低顱壓效果可能不理想。近年來,實驗及臨床研究表明,高滲鹽水可有效降低各種原因引起的顱內高壓,且不良反應少,其療效和安全性值得認可[3]。本研究收集24例重度外傷性顱腦損傷合并顱內高壓患者,術后分別給予3%、7.5%高滲鹽水和20%甘露醇脫水治療,觀察降低顱內高壓的療效及安全性,現(xiàn)介紹如下。
1.1 病例選擇 入選標準:(1)傷后6h以內入院;(2)GCS評分3~8分,顱內壓>20mmHg,持續(xù)時間超過5min;(3)CT 示顱腦損傷,顱內出血量<20mL且中線移位<0.5cm,無腦疝形成;(4)在ICU 接受重癥監(jiān)護,病例資料完整。排除條件:入院前曾使用高滲性脫水劑;合并心、肺、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合并水電解質紊亂,中樞性高鈉血癥;血氣功能紊亂。24例重度外傷性顱腦損傷合并顱內高壓患者,男12例,女12例,年齡18~60歲,平均(31.7±2.5)歲。
1.2 方法 按照性別、年齡、病情,分為高滲鹽水組(A 組)和甘露醇組(B組),A 組16例行高滲鹽水治療,B 組8例行甘露醇治療。A 組再分為A1、A2 組,分別采用等滲透量3%、7.5%高滲鹽水[2mL/(kg·次)],2次/d經中心靜脈置管在半小時內輸入;B組采用使用20%甘露醇[5mL/(kg·次)],2次/d經靜脈快速輸入。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血清S100B濃度。用藥后6h內,連續(xù)2h、6h監(jiān)測患者ICP,測定顱內壓(ICP)、平均動脈壓(MAP)、中心靜脈壓(CVP)、血Na+、血漿滲透壓、腦灌注量(CPP)、血清S100B濃度。記錄起效時間以及治療后至ICP 恢復用藥前水平所間隔的時間。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因數據不服從正態(tài)分布,采用非參數Wilcoxon秩和檢驗,組間進行差異顯著性雙因素方差分析SN-K(Student-Newmnan-Keuls)多重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各組ICP變化情況 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各組ICP變化、降顱壓顯效時間及持續(xù)時間
2.2 治療前后各組MAP、CPP和CVP變化情況 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各組CPP、MAP變化
2.3 治療前后各組血鈉和滲透壓變化情況 見表3和表4。
表3 治療前后各組血鈉離子濃度
表4 治療前后各組血漿滲透壓
2.4 治療前后各組血清S100B 的變化情況 用藥前血清S100B濃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 組血清S100B濃度均較用藥前增加(P>0.05),高滲鹽水組上升幅度較甘露醇組小,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治療前后各組血清S100B
重型顱腦損傷合并顱內壓(ICP)增高,嚴重的顱內高壓可導致神經功能缺損、腦疝而致患者呼吸和循環(huán)衰竭,與顱腦損傷患者的預后直接相關,嚴重神經功能缺損發(fā)生率達5%~50%[4]。在血腦屏障受損的情況下,甘露醇分子量較小,易透過受損的血腦屏障進入水腫區(qū),長期使用可在局部蓄積,加重局部水腫,形成顱內壓“反跳”。氯化鈉的翻轉系數為1.0,比前者更不易透過血腦屏障,使水分通過在血管內和組織間建立起的滲透梯度,由細胞內和組織間隙進入毛細血管,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Koenig等研究表明,HTS比甘露醇更有效治療顱內高壓,且不良反應更?。?]。臨床使用高滲鹽水濃度分為3.0%、5%、7.5%、10%、23.4%等濃度,HS也有一定不良反應,有研究報道,應用HS糾正血鈉濃度過高過快,也可能引起“反跳性腦水腫”等不良反應,一般選擇7.5%為主要研究濃度[6]。本文顯示,采用濃度為3%、7.5%高滲鹽水,即能發(fā)揮高滲鹽水的作用,又能減輕各種損傷因素的影響,減少神經組織損傷,與20%甘露醇比較,高滲鹽水短期內(6h內)有助于減輕傷后繼發(fā)性損傷,高滲鹽水可增加正常組織BBB通透性,不良反應遠比甘露醇小。
總之,高滲鹽水療效與甘露醇相當,降顱壓作用持續(xù)時間長,有助于減輕傷后血腦屏障繼發(fā)性損傷,并發(fā)癥少,且患者無腎臟功能改變,這一點明顯優(yōu)于甘露醇。由于臨床使用高滲鹽水的濃度不一,對高滲鹽水的應用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入。
[1] 韋祖斌.大骨瓣減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研究進展[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3,8(1):82-88.
[2] Dieinger MN,Zazulia AR.Osmotic therapy:fact and fiction[J].Neurocrit Care,2004,1(2):219-233.
[3] 江穩(wěn)強,曾紅科,陳純波.高滲鹽水和甘露醇治療顱內高壓比較的系統(tǒng)評價[J].循證醫(yī)學,2008,8(5):279-283.
[4] 薛勝祥,李英霞.高滲鹽水在神經科應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09,14(1):61-63.
[5] Stevens RD,Sutter R.Prognosis in severe brain injury[J].Crit Care Med,2013,41(4):1 104-1 123.
[6] 楊云娜,劉偉國,趙奇煌.高滲鹽水治療顱腦外傷性腦水腫的研究進展[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06,33(4):364-367 .